遗产数据库
开封人民会场
摘要: 开封人民会场.1929年.开封市鼓楼区相国寺街道.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新增.河南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开封人民会场.1929年.开封市鼓楼区相国寺街道.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新增.河南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人民会场于开封市自由路西段路北,坐北朝南,是1928年冯玉祥第二次在河南执政时,为推广社会教育工作,下令动工修建的,1929年竣工。修建时利用了拆除的救苦庙砖瓦、木料等。原名国民大戏院,经冯玉祥改定为人民会场。人民会场落成后,规模宏大,颇为壮观,楼高3层。是当时河南最大的室内公共场所。
人民会场,1932年由私人租赁改名为广智院,1935年改名为中华戏院,1938年改名为新民大戏院,1945年恢复原名。1946年改名为社会电影院,1948年恢复原名。1949年改名为人民电影院,1950年改名为人民影剧院,1953年改名为中苏友谊宫,1960年恢复为人民影剧院至今。但人们仍俗称为人民会场。人民会场长期为戏剧演出场所,大型会议也在这里举行。梅兰芳、马连良、李万春、李少春、袁世海等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及相声大师侯宝林、马季等曾在此献艺。
建国后人民政府多次拨专款修葺改建,会场门厅的主立面改建为局部4层砖混结构,4根大柱挺立在门前;内部3层改2层,东西侧厅及楼梯均改为钢筋混凝土结构。1979年加固屋架,更换屋顶瓦、天花板。1992年屋顶改建为全钢网架水泥板结构。人民会场的建筑别具一格,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2002年5月,人民会场被公布为开封市文物保护单位。
据(《相国寺》第三期期“相国寺附近之著名场所”)“(民国十七年),国民军总司令冯玉祥为了扩大唤起民众工作,推广社会教育,始移迁救苦庙所存之木料瓦石建斯场所。开始建筑时名国民大戏院,………人民会场门首书两侧分悬‘人民会场’四大金字,据云系当时冯玉祥手书...”
据(《开封市史志资料选辑》“人民会场与救苦庙”):“冯玉祥亲往视察后,很是高兴,冯指示将原名‘民大戏院’改名为“人民会场”,还亲自写了一幅对联…“京剧中被誉为,‘北马南麟’自成一家的著名须生泰斗马连良,一九三二年也在这里演出过...”;“到民国国二十ー年(1932年)人民会场由商人梁子格租货,设立河南省广智院。……特别是一九三二年七月,京剧大师梅兰芳在开封人民会场演出,更是轰动河南...";"一九四六年,河南省的著名豫剧演员集中到开封人民会场演出,他们组成了共和班,其中有著名豫剧表现艺术家陈素真和著名豫剧演员马金风、姚淑芳、刘素真、侯秀真等,直到开封解放陈素真还在那里演出。”一九五0年市人民政府对人民会场进行了一次翻修。使衰圮的人民会场焕然一新。……一九五四年我省豫剧表艺术家常香玉在这里演出豫剧《红娘》、《断桥》,...受到开封各界人民的欢迎,...又有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万春、袁世海在开封人民会场演出《将相和》、《霸霸王别姬》、《三岔口》等真是盛况空前。
据《开封市史志资料选辑》一九八五年第二期“冯玉祥与人民会场:“ー九五七年和一九七九年人民会场又进行两次翻修,这两次翻修使人民会场内部装饰别具一格;视线清晰,座位舒适,成为我市老剧场改装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