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洛阳耐火材料厂旧址
摘要: 洛阳耐火材料厂旧址.1958-1979年.洛阳市涧西区郑州路街道.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新增.河南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洛阳耐火材料厂旧址.1958-1979年.洛阳市涧西区郑州路街道.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新增.河南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洛阳耐火材料厂位于涧西区西苑路,是国家“一五”时期156个重点项目之一,是国家为发展冶金工业自行设计、自行建设的我国第一个大型耐火材料厂,是冶金工业部直属的大型企业,国家、行业耐材标准的主要起草者、制定者之一,新中国耐火材料工业的摇篮。
洛阳耐火材料厂核心物项高铝车间、一矽车间、机械化原料库分别兴建于1958年9月、1958年6月和1960年9月,分别建成于1960年9月、1959年12月和1966年。车间厂房具有“一五”时期工业设计的典型特点,建筑形态多样,有大盒子建筑、小院建筑、大料仓建筑、独栋建筑及连片长形建筑,红砖红瓦、拱顶设计、高空多跨,高空桥式皮带传送长廊上料系统的建筑设计稀少、独特,机械化原料库单层多跨大型库房,大落差、高空间,具有很强的历史感和很高的艺术价值。
洛阳耐火材料厂在建设时期条件困难,建设者边建设、边生产,产品除了自用,还支援了包钢、重钢、湘钢等钢铁工业和38家军工单位的建设,为新中国当时的钢铁工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洛阳耐火材料厂的科技价值主要体现在其各个时期生产的符合当时工业建设所需的新产品。比如,1964年,洛阳耐火材料厂试制成功电炉顶高密度高铝砖、高炉用高铝砖和大型玻璃窑硅砖3种新产品。其中大型玻璃窑硅砖超过全苏标准,为中国人民争了气。
60余年峥嵘岁月,洛阳耐火材料厂承担了国家“六五”“七五”“八五”“九五”等重大耐火材料科技攻关项目,为我国耐火材料事业及高温工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洛阳耐火材料厂承载着行业和城市的历史记忆,见证了国家和工业发展的历史进程,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科技价值、社会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2020年被国家工信部认定为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2021被河南省政府核定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