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青年庄知青旧居
摘要: 青年庄知青旧居.1973年.夏邑县罗庄镇.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新增.河南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青年庄知青旧居.1973年.夏邑县罗庄镇.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新增.河南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夏邑县罗庄镇张楼青年庄知青旧居,当年的年轻知青如今都已经60多岁了,看到他们曾经生活的地方,一幕幕仿佛就在眼前。
同期声:知青宋桂花
(1974年4月20号,当时我们是响应党中央毛主席知识分子下基层,接受贫下中农教育的伟大号召。我们当时才十七八岁,就是积极踊跃报名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4月20号那天早上下着蒙蒙的细雨,我们66名知青坐着大卡车,来到了咱们这个青年场,到张楼青年场之后我们受到了大队和贫下中农的热烈欢迎,因为第一次嘛离家走,到一个响应主席号召到咱们农村去,就是很新鲜很激动。)
同期声:知青陈志明
(那时候来的时候,咱们农村最稀罕的还是穿那个红棉袄绿棉裤,因为那时候交通比较闭塞,现在交通都是非常方便了,那时候都是土路,好多当地的农民都是妇女,我们说那妇女连县城都没去过。)
解说:在当地领导和农民师傅安启云、孙文全等人的带领下,经过全体知青的艰苦努力,在原来的不毛之地上种植了小麦、大豆、谷子等多种农作物和约80亩梨树园,并获得了丰收。随着政策的变化和其他原因,知青陆续通过返城、招工、征兵、升学等途径离开,至1979年全部离开张楼青年庄。虽然他们离开了这里40余年了,但依然对这片让他们付出了青春汗水的土地念念不忘。
同期声:知青宋桂花
(来到夏邑,特别是来到我们张楼青年场这一块儿,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都感到很震撼。原来我们这一块儿一亩地几十斤都不够,现在你看这红高粱都是几千亩红高粱,那高粱亩产都是几百斤上千斤的,看到这里吧楼房也是一栋栋,确实给我们当时来的时候相比有天壤之别了,我们非常感谢党中央改革开放这个政策,也非常感谢夏邑县县委县政府,夏邑县人民的勤劳奋斗,这和他们这个是分不开的。)
同期声:知青陈志明
(我来到这儿心情非常激动,看到了我的故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脚踩的就是我们曾经挥汗如雨辛勤劳作的地方,看到这样的变化非常激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