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背孜古寨
摘要: 背孜古寨.清.鲁山县背孜乡.古建筑.新增.河南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背孜古寨.清.鲁山县背孜乡.古建筑.新增.河南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背孜的历史据说可以追溯到周朝,东周最后一位天子周赧王姬延在东周灭亡后就生活在这一带。背孜境内的老婆寨内有一座天子坟,传说就是周赧王的归葬处。背孜乡是宛洛古道的重要枢纽,曾经商贾云集、店铺林立,距其不远的汝州市寄料镇就是明证,寄料是当时商人寄存草料的地方。繁盛时期,背孜古街长六百米,宽五六米。长条的青石板从尧山取下铺就了背孜古街,道路两侧小溪流水潺潺,鱼儿徜徉。如今,仅留下老街两旁的古宅还在告诉世人古镇当年的风华。背孜古街现存的古宅仅剩15户左右。走进保存最完善的范家大院,三进宅院仅剩两进。大门前上马石仅剩一部分,门楣上的三幅教子图让人能想见老主人对后辈的期许。盗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这处古宅荒草丛生,已经没有生活的印记了。背孜村的古宅需要保护,最快今年8月古街上的古宅就有第一笔资金进入,保护省级传统古村落。古街尽头是鲁山第十七中学,这里前面曾是戏楼,后面曾是山陕会馆。向东北走去,北寨门映入眼帘。相传背孜的南北寨门建于清同治年间。鲁山县政协编撰的《文博遗存》中记载,“背孜遗址”就是春秋战国一直到汉代的边关古城址,歇马岭关及寨门至今犹存,门洞可通车马,木制两扇大门,高2米多,修省级公路和二广高速公路,均绕过了背孜古寨,寨门得以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