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太行陉窑头段
摘要: 太行陉窑头段.汉至清.沁阳市常平乡.古建筑.新增.河南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太行陉窑头段.汉至清.沁阳市常平乡.古建筑.新增.河南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太行陉是太行八陉之一,是古代历史上沟通晋东南和豫西北的一条重要通道,也是茶商贩茶的必经之路。其南起沁阳北部太行山口,北接山西长治市(古称上党)。
太行陉古道全长100多公里,有两条主线,一条经沁阳市常平乡常平村—古羊肠坂—碗子城,另一条经沁阳市常平乡窑头村—关爷坡。古道上文化遗存众多,达38处。省保单位古羊肠坂、窑头古坂道是“太行陉”上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存。
古羊肠坂位于常平乡常平村北,北接山西晋城碗城村,其南连常平村,现由古坂道、城堡、关卡、摩崖石刻、造像等组成,长度约2428米。窑头古坂道位于常平乡窑头村至关爷坡,现由古坂道、厘金所、车马店、奎星楼、关爷庙、关爷坡关帝庙、寨门、天井及茶池等遗迹组成,长度约1673米。这些文化遗产见证了南北文化经济的繁荣,是研究古代交通史及豫晋文化、经济交流的珍贵资料。
2021年,焦作成立了焦作市“万里茶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领导小组,并将“万里茶道”申遗工作列入政府工作报告。同年,太行陉窑头段成功申报河南省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
2023年12月,焦作召开“万里茶道”申遗工作推进会,正式进入申遗快车道。
在文物调查和考古发掘方面,焦作在碗子城城址上发现了唐、宋时期的陶片和铜钱,并在其西南部的水窖内,清理出大量宋代钱币,如“崇宁通宝”“熙宁通宝”等。此外,我市还在太行陉古道上发现了茶池遗址、晋豫商号捐资碑、官民修路碑等重要文化遗存。沁阳已征集明清碑刻、石磨盘、家谱、石碓臼、条石、柱础等近200件(套),集中实施保护。
目前,焦作按照“万里茶道”河南段申遗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要求,已完成了《太行陉窑头段维修保护设计方案》《常平阻击战旧址——旅部、连部旧址维修保护设计方案》《太行陉沁阳段古坂道及相关遗迹考古调查项目申报书》的编制工作,并争取到了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资金。2025年、2026年,焦作还将争取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资金700余万元,用于文物本体维修保护、古坂道及相关遗迹考古调查。
焦作市文广旅局组建了“万里茶道”太行陉申遗工作调查研究专家组,绘制茶道线路图,组织撰写了《太行陉古道及相关遗迹调查报告》《万里茶道沁阳段:太行陉仙神口古道的考察与研究》《万里茶道太行陉:沁阳窑头段古坂道及相关遗迹调查报告》等一批有分量的学术论文。沁阳开展了“万里茶道”太行陉展示馆陈展及系列文化采风活动,不断扩大太行陉知名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