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福昌城遗址
摘要: 福昌城遗址.唐、宋.宜阳县韩城镇.古遗址.新增.河南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福昌城遗址.唐、宋.宜阳县韩城镇.古遗址.新增.河南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21年12月,入选河南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福昌城遗址位于宜阳县韩城镇。
这个背靠崤山、面朝洛河的省定贫困村,曾是中国唐代两京驿路上的重要节点,村北地下有多处古代遗址。在村里保存完好的隋朝福昌阁,每逢农历三月初三举办的万人赛神会,是豫西民俗风物的大集萃,再现着昔日的繁华。
一合坞,在韩城镇的福昌村北面(也有疑在洛宁县河底镇夹沟村卧牛寨一说)。福昌在秦汉、唐宋之际,一直是郡、县建治之所。《元和郡县志》卷五记载:“福昌县东至府一百五十里,古宜阳地,……汉属弘农郡,……隋于此设宜阳郡。唐武德元年(618)改为熊州。改宜阳县为福昌县。”《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注解:“宜阳县,战国时韩邑。……后周明帝又于一合坞治宜阳县,在今县西六十里,隋州县具废,唐改为福昌县。”
现在村北土塬上有福昌城遗址,考古发掘发现存有残高1~3米不等的北城墙,城内北部有一土墩,传为点将点,城南峭崖下有一片称之“下花园”的隙地,西南高岗上有福昌阁(《宜阳县文物志》介绍,“据旧县志记载,隋朝曾建福昌宫,但无确凿考证。现存建筑始于明代,于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全面修葺”。),西临土沟,为原城西门的大道(今城门沟)。考其地形,确是一个修筑坞堡的好地方。
《水经•洛水注》写道:“洛水又东,经一合坞南。城在川北原上,高二十丈,南、北、东三箱,天险峭绝,惟筑西面,即为合固。一合之名,起于是矣。”《通志》卷一七七提到的河南府福昌县“县城即魏之一金坞”和《元和郡县志》提到的“今县城即魏之一全坞”,均为《水经•洛水注》记载的一合坞。
《魏书•杜恕传》讲道:“恕去官,营宜阳一泉坞,因其堑垒之固,小大家焉。”《晋书•刘聪载记》说道:“刘曜济自盟津,将攻河南,将军魏该奔于一泉坞。”《资治通鉴•晋纪九》也讲道:“浚(魏浚)族子该,聚众据一泉坞,藩以为武威将军。”清代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八《河南府三》诠释的更清楚,他说:“《晋书》:一泉坞,在宜阳西南洛水北原上。又名乙泉戍。……晋太和四年,燕慕容垂奔秦,乙泉戍主吴归追之至阌乡,是也。宇文周时,亦置重兵于此以备齐。唐初移宜阳县于此,改曰福昌。”以上典籍提到的一泉坞,也为今福昌村北的一合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