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水泉遗址

摘要: 水泉遗址.新石器时代.郏县安良镇.古遗址.新增.河南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水泉遗址.新石器时代.郏县安良镇.古遗址.新增.河南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遗产描述:水泉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寇店镇水泉村万安山断崖上。开凿年代从北魏至北宋,主要是北魏之作。
石窟坐东向西,背山面水,呈拱形。北距北魏洛阳城约20千米。深11米,宽6.30米,高7米。共刻大小佛龛400余个。是洛阳地区龙门石窟周边一处规模较大的北魏时期的佛教石窟寺。石窟年代较早、内容丰富、艺术水平较高,又不乏独特、新颖之处,对研究佛教在中国的传播、石窟寺在中原的兴起与发展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2013年3月5日,水泉石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遗产简介:水泉石窟,北魏时期民间开凿的佛教石窟寺。始凿于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的太和年间(477年至499年),后历经东魏、西魏、唐代、北宋不断增刻而成。水泉石窟开凿在万安山断崖上,就天然溶洞修凿,是一座深11米,宽6.30米,高7米的大型敞口纵长方形平顶殿堂窟。有400多个造像龛和1000多座造像。水泉石窟内的二佛并立与众不同。二佛并立的本尊是水泉石窟的最大特点,可谓世间罕有。据介绍,水泉石窟系由自然溶洞开凿而成,北侧立佛通高538厘米,南侧立佛上半身残毁,残高294厘米,就残留部分看,衣纹表现与北侧佛相似,其形体略大,二佛间溶洞进深9米,宽 0.9米,最宽处可达2米。石窟主采取了顺应岩石构造而雕造两尊大致相同的立像,以代替一尊主像,由此造成了佛像形制上的与众不同。
                                         

分类: 中文 相关遗产点 遗产数据库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