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资料库
东亚世界形成史论

页 数:488
编辑推荐:
该书对中国广大读者了解东亚世界的形成历史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勾勒了中国文化经由朝鲜半岛传播到日本,后两者在接受文化传播的过程中逐渐发展其自身的文化、经济、政治、社会等诸方面的脉络,而且阐明了古代东亚世界的基本原则和结构,廓清了坊间流传的许多似是而非的“东亚知识”。全书内容建立在专业学者严谨研究的基础上,又由作者在复旦大学通识课程上多次讲授,还两度出版,博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是值得认真阅读和努力传播的一部严肃的有质量的通识类著作。
内容简介:
东亚世界首次形成于唐代,成功的原因不在于唐朝的军事强大,而在于其文化价值观获得普遍的认同,法律制度被各国自主移植,构成共同的文化基础。唐代形成东亚世界的成功经验在于开放和包容,在达成文化共识基础上的求同存异。在探索东亚未来的时候,深入研讨其过往的历史文化交融,颇具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本书所考察的古代中国、日本和朝鲜半岛国家,存在着近千年的长期紧密关系,却也发展出各自不同的民族文化,尤其经历了近代的剧变,从今日来看,虽然地理上相邻,但在文化上隔膜颇大,有必要加强彼此的文化交流,以增进相互的理解。
作者简介:
韩昇,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副会长。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明治大学文学部、关西大学等大学教授·研究员。通过生物遗传学和历史学的跨学科联合研究,首次成功找到曹操宗族基因,走出了文理科合作研究中国历史的新路子,为创建新时代跨学科综合研究的“历史人类学科”奠定基础,多次获得国际和国内人文社科优秀研究成果及教学大奖。主要研究领域为汉唐史、东亚历史与国际关系、佛教史。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3— 9 世纪北方民族谱系研究”。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先后开讲《盛唐的背影》《寻找曹操》和《风云唐太宗》等多个系列节目。出版《从封建到大一统》《隋文帝传》《日本古代的大陆移民研究》《东亚世界形成史论》《海东集》《盛唐的背影》《苍茫隋唐路》《正仓院》《盛唐格局》等著作十余部。讲述中国传统家训与教育的专著《良训传家》、系统整理自己研读《史记》心得的专著《从封建到大一统》,双双荣获文津图书奖。翻译了号称日本汉学研究巅峰之作的《九品官人法研究》,出版译著十余部。发表学术研究论文一百多篇。
第一编 总 论
第三节 “大一统”理论与天下秩序
第三节 征伐与和亲
第二节 移民与文化传播
第二编 东亚世界的历史进程
第四节 倭国与南朝关系的演变
第二节 百济向倭国的文化传播
第五节 “吴国”移民及其事迹
第三节 大陆移民与佛教勃兴
第四节 隋征高句丽
第四节 国书与倭王号
第五节 贞观末年至高宗时代的东亚形势与朝鲜政策
第三节 日本争夺朝鲜南部的战略利益
第四节 以唐朝为中心的东亚世界
第五节 井真成身份与唐朝对遣唐使的待遇
第四节 中国与朝鲜移民身份地位的比较
第五节 文教艺术
新版后记
新版后记
本书出版十多年了,还一直受到关心,说明大家对东亚十分重视。
我第一次出国留学,命运安排我到东京外国语大学,转眼之间已经过去40年。放眼东亚,问题依旧。汉唐时代,东亚形成了以儒家伦理道德为共同价值观的文明区域。虽然从唐朝以后,各国的发展出现了很大的差异,尤其是日本从“唐风文化”转向“国风文化”,政治经济体制也由中央王朝演变为以武士庄园为基础的幕府,但是,其社会价值观并没有改变。儒家伦理无非仁义礼智信,在此基础上形成社会行为准则和各式各样的制度法律,形态虽异而文化底色相近,故得以整合成为历经千年的文明区域,称之为“东亚世界”。一直到近代西方文明来袭,东亚文明区域被撕裂了,动荡一世纪,战火连百年,各国看似已分道扬镳,制度取向各异,度尽劫波,至今,亚洲还是一个破碎的世界,没能重新聚拢起来重建东亚文明。是文化的共同性已经荡然无存了吗?显然不是。无论在日本还是韩国,都能深切感受到东亚古代文化之根有多深,指导人们思想和行为的价值观依然是基于家庭伦理的礼义谦和,甚至把这种伦理扩大到现代大型企业的管理,形成了不同于西方的东方经营模式,有些方面对于儒家文化的保存甚至还多过中国。在此基础上,东亚各国吸收了西方文化所强调的法与规则,而西方重视的个人主义则被融合于东方集体主义之中,尊重个人权利的同时讲究和谐,完成了东西方文化的对接,但其价值观的根基仍然深扎于东方的古代文明。因此,东亚新的文化整合的基础依然存在,而且,这个整合极其重要,是东方文明再现现代价值与东亚作为世界一极的必经之路。文化是流动与相互影响交融的,而不是零和博弈。在共性中展现个性方显独立价值,于个性中蕴含共性才能共同繁荣。因此,文化的多样性极其重要,推动着相互的比较、借鉴和提升。从世界文化的格局看亚洲,文化的整合更显重要。如何超越各种矛盾形成共识,仍然是亚洲各国的共同课题。在这个方面,古代东亚世界的形成过程可以启发人们去思考。
东亚世界首次形成于唐代,成功的原因不在于唐朝的军事强大,而在于其文化价值观获得普遍的认同,法律制度被各国自主移植,构成共同的文化基础。从日本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日本推行“唐风文化”与日本社会发生冲突而出现本土化,甚至出现迥异于中国的武士政治体制,都没有构成东亚世界内部的结构性冲突。从中国、朝鲜半岛到日本,呈现的是文化的多样性现象,背后的支撑是共同的价值观与世界观。构成其共同价值观的要素之一的佛教,又贯串起印度与中亚,如此宏大的文化流动与个性发展,不是作者个人的学识所能阐发的,所以只能对东亚世界形成史做一些考察,更多注意到国家间关系的演变、人员的往来和文化的传播,至于更加深入的专题研究,我曾经出版过《日本古代的大陆移民研究》,今后还将展开其他领域的探讨。唐代形成东亚世界的成功经验在于开放和包容,在达成文化共识基础上的求同存异。在探索东亚未来的时候,深入研讨其过往的历史文化交融,颇具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二战以后欧洲成功的整合经验,给亚洲提供了借鉴。亚洲在世界上的地位及其贡献,取决于自身的整合程度。所有的整合都基于对历史文化传统的深入了解,进而吸收现代文明的长处,融合创新。
本书所考察的古代中国、日本和朝鲜半岛国家,存在着近千年的长期紧密关系,却也发展出各自不同的民族文化,尤其经历了近代的剧变,从今日来看,虽然地理上相邻,但在文化上隔膜颇大,有必要加强彼此的文化交流,以增进相互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