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资料库

荐书 | 徐天进:《不朽:大漆艺术五千年》序

摘要: 《不朽:大漆艺术五千年》编: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出版社: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时间:2024年8月《不朽:大漆艺术五千年》是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2023年度大展同名展览图录,“不朽”特展展出从新石器到当代漆器作品,其中国家一级文物26件,新颖、精要、学术地展现漆器传承的文物之美与艺术之珍。本书以数十倍超高清展示5000年漆器史重要文物90件 ...

《不朽:大漆艺术五千年》

编: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

出版社:上海书画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8月



《不朽:大漆艺术五千年》是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2023年度大展同名展览图录,“不朽”特展展出从新石器到当代漆器作品,其中国家一级文物26件,新颖、精要、学术地展现漆器传承的文物之美与艺术之珍。本书以数十倍超高清展示5000年漆器史重要文物90件,勾勒从良渚时期到当代漆器发展的整体脉络,诠释5000年漆器“为何不朽”“不朽为何”“何为不朽”。


序  言

徐天进



“不朽:大漆艺术五千年”展,是良渚博物院基于良渚文化诸多对中华文明的形成产生深远影响的考古发现,并试图以其为原点,梳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发展脉络的新尝试,是对此前以“玉魂国魄”为名,以不同历史阶段的玉文化为主题的系列展的进一步扩充。这些展览不仅为观众提供了丰富而系统的观展内容,也极大地促进了对良渚文化本身的研究,对准确认识良渚文化在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大漆,是大自然给我们的一份馈赠。更是一种生命形态,一种历千年而不朽,又一直处于变化中的生命形态。



中国最早使用大漆材料的考古证据来自浙江余姚井头山遗址,距今已有八千多年的历史,之后经跨湖桥、河姆渡、良渚文化……绵延不绝,传承至今。先民们的智慧不仅发现了这种材料所独有的特性,而且不断创造性地使用这种材料,制作出大量具有不同历史阶段特征、兼具多种实用功能和极高审美价值的艺术珍品,成为中国物质文化中最具标识意义的部分。

这本图录与展览的内容略有不同。展览中关于大漆生产及加工制作技术的部分没有收录,图录内容的编排和展览的叙述框架也有区别。为便于阅读,内容的编排大体按时代先后为序。虽然因种种原因,有些时段和地域的漆器没能借到,但从良渚的漆器开始,到唐明修先生的作品为止,我们还是大致勾勒出了五千年来中国大漆艺术相对完整的发展脉络。



古代与当代漆艺作品的并置,是这次展览及图录的一次尝试。我们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消解“古”与“今”的隔阂,为从更宏阔的视角和立场看待我们的历史提供帮助。“厚古”而不“薄今”,让博物馆真正成为连接过去和未来的桥梁,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为了弥补因展览空间、条件所造成的观展局限,我们对大部分展品进行了重新拍摄,尽最大可能通过各种不同角度、尺度的清晰图像,为读者提供更丰富的展品信息。我们希望这是一部可以兼顾研究和鉴赏双重需求的图录。



“坚牢于质”“光彩于文”,不仅是大漆的自然属性,也可视为悠久的中华文明的特性。由衷希望这次展览及本书的刊布,能够为大家了解中国大漆艺术的概貌及发展历程有所帮助,更希望观众和读者因此而加倍珍视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使之成为丰富我们今天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



一次展览,一本图录的完成,离不开大家的帮助和共同努力。我谨代表良渚博物院,向给我们慷慨提供展品的:上海博物馆、山西博物院、湖北省博物馆、湖南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荆州博物馆、马鞍山市三国朱然家族墓地博物馆、温州博物馆、福建省唐明修漆艺术研究院表示衷心的感谢!向给我们无私提供各种支持和帮助的同仁、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分类: 中文 研究 书籍资料库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