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肖云儒:在这儿,我被重新铸造了灵魂

摘要: 肖云儒 云儒文化 原文题为《从丝路起点长安,一路向西》文 | 肖云儒我五十年前本是学新闻专业的,当了20年报纸文艺副刊编辑和不像样子的记者,而后便钻进书斋成了学者。想不到人过七十,竟又当起了记者,跟着车队跑丝路,从西安到罗马,走它个三万里。西部,丝路,承载着民族的西部开发之梦,中华复兴之梦。对我个人来说,也是人生之梦,学术之梦。这是一次圆梦之旅,盼了整整半辈子。从我30年前开始研究中国西部文化,即丝路文化 ...

肖云儒 云儒文化

原文题为《从丝路起点长安,一路向西》


文 | 肖云儒


我五十年前本是学新闻专业的,当了20年报纸文艺副刊编辑和不像样子的记者,而后便钻进书斋成了学者。想不到人过七十,竟又当起了记者,跟着车队跑丝路,从西安到罗马,走它个三万里。


西部,丝路,承载着民族的西部开发之梦,中华复兴之梦。对我个人来说,也是人生之梦,学术之梦。这是一次圆梦之旅,盼了整整半辈子。


从我30年前开始研究中国西部文化,即丝路文化的国内段。28年前组织了中国第一次西部文化研讨会并作主题发言。26年前写作出版了中国第一部《中国西部文学论》并两次再版,学界过誉,称为“中国西部文化研究的理论构建之作”,获得“中国图书奖”和“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成果奖”。对西部文学、电影、音乐的创作实践和西部文化的深度思考,多少产生了一些影响。 



我在陕西生活了半个世纪,而且现在就住在丝绸之路商贸起点——大唐西市旁边。我是那么想写一写我与这座城一辈子的缘分。


西安作为古丝路的出发点,在西安城里其实有好几处。

国家使节张曾是从未央宫出发的,

民间商贸驮队则从西市出发,

唐玄奘呢?

则是在皇帝没有给他护照的情况下,偷偷西行的。

他们的出发点都在这座古城。



有意思的是,我在《西京搬家史》一文中写到的,半世纪中我在西安搬过五次家,竟离不开钟楼附近、城墙内外、兴庆宫、丰庆宫对门,与历史好有缘份。

我天天穿过城墙和碑林上班,竟无暇顾及汉鸿儒董仲舒之墓和唐花萼相辉。我在城墙下拣过秦砖汉瓦。

我的儿子在城墙根的开通巷小学和西安高中上了十多年学,爬着城墙玩大。

老妻是西安交大教授,每天路过交大校园里的西汉墓壁画28星宿天象图去给学生讲课。

而最近十年,我们家竟然又落脚于唐代西城墙遗址附近,儿子则住进了大唐西市的社区,干脆住到丝路的起点上来了。两代人的命运就这样和古城相交,和丝路相交。


这些年来,我写了许多研究长安文化的论文和散文,怀着一腔热爱解读三秦和古城,也痛切地针砭这块土地上的各种弊病。甚至一度被口诛笔伐,一度又被父老乡亲称为“古城代言人。”



而钟楼是西安的中心,也是这座城市的标志之一。我给钟楼撰写过一联,镌刻在它入口处的柱子上。

阳春烟景八百里秦川唯此楼坐镇

大块文章五千年华夏赖斯玺铃印

说的是钟楼坐镇八百里秦川,钟楼像一颗金印在华夏历史上盖下了自己的章子。其实确切地说,钟楼只是这个金印上边的瑞兽,整个印章应该是西安城墙周长十几公里的那个方框。西安城外的曲江池,则是一池上好的印泥了。


这副对联极言了西安在陕西、在中国的重要性。长安应该是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史的上篇中,最精华的篇章,又是中国现代史中昂扬向上的旋律。



我是一个被西部重新铸造了灵魂的东部人。我在西部第二次诞生。我爱西部如爱我的母亲,我总感到,冥冥之中的夸父是有道理的:

西部不应该永远是太阳落下去的地方,光明消失的地方;

总有一天,它会光明永驻;

现在,

以“‘一带一路’:新西安 新经济 新活力”为主题的首届世界西商大会后,

这里正在升起新的太阳,

那便是精神的重振和经济的腾飞。



我愿意且正在为此而劳作。

我吁请更多的人为此劳作。



  • END •  

分类: 中文 研究 专家观点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