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乌兰夫同志办公旧址

摘要: 乌兰夫同志办公旧址..1947-1951年.革命遗址及爱国主义教育纪念地.兴安盟科右前旗.内蒙古自治区第三批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乌兰夫办公旧址始建于1936年,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浩特市兴安路北段东侧,1996年被列为全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沿革:乌兰夫办公旧址始建于1936年,原是日军修筑的一座神社。1947年2月至1949年11月,内蒙古自治政府主席乌兰夫曾 ...
乌兰夫同志办公旧址..1947-1951年.革命遗址及爱国主义教育纪念地.兴安盟科右前旗.内蒙古自治区第三批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乌兰夫办公旧址始建于1936年,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浩特市兴安路北段东侧,1996年被列为全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乌兰夫办公旧址始建于1936年,原是日军修筑的一座神社。
1947年2月至1949年11月,内蒙古自治政府主席乌兰夫曾在此办公。在当时复杂的形势下,乌兰夫遵照党中央和中共东北局的指示,运筹帷幄,积极开展工作,解决了一系列重大问题,使各项工作很快打开局面,走上正轨,形势迅速好转。
1974年11月7日,乌兰夫办公旧址毁于火灾。1987年4月,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重建。同年5月,在原址南30米处开始动工兴建,8月竣工,房舍外观与原建筑相仿。
2007年5月至6月,中共兴安盟委、兴安盟行政公署将其作为红色文化景点进行全面维修,调整充实展出内容。室内现陈列有内蒙古自治政府1947年在王爷庙(今乌兰浩特市)成立时的文献和乌兰夫的讲话图片等珍贵历史资料。

建筑布局:
乌兰夫办公旧址,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乌兰夫同志工作过的地方,位于乌兰浩特市兴安北路东侧。
该房始建于1936年,为青砖砌墙、人字架起脊、古筒瓦罩顶一层平房建筑。房舍座东朝西,占地面积1317平方米,建筑面积402.91平方米,平面呈方形。房屋中轴线上依次为踏步、门厅,右侧为会议室,左侧是走廊、办公室、起居室。屋后绿树婆娑,门前花团锦簇,使其更显得庄严肃穆。
这座普普通通的房舍,不仅是内蒙古自治区诞生前后的历史见证,更是内蒙古人民走向自由与光明的指挥中心。1947年2月至1949年11月,乌兰夫奉中共中央东北局之命来到王爷庙后,就在这栋房子里办公。就是在这栋房子里,乌兰夫和他的战友们运筹帷幄,掀开了内蒙古崭新历史的第一页,绘制出了自治区建设与发展的第一张蓝图。

展出内容:
拾级而上,步入正厅,一眼便可看见自治区政府成立时乌兰夫同志的大幅照片。照片两边挂着“不朽功绩,光照千秋”大字条幅。正厅北侧有两个大房间,分别是当年的会议室和警卫战士的住处。南侧有一狭小走廊,走廊西侧的三个小间是当年的警卫室、秘书室、办公室,东侧一大一小两个房间是乌兰夫当年的办公室和卧室。办公室约有30平方米,粗糙的地板上,靠西墙摆放着一张三人椅、两张单人木椅;南墙下一张小小的写字台上摆放着一架手摇电话机、一只笔筒、一方砚台和一叠文件;办公桌后是一把木制转椅,墙角处有一木制衣架。最惹人注目的是南墙上那面内蒙古自治政府旗,长约1.5米,宽约1米,上下为红色,中间蓝地上缀有交叉着的锄头、套马杆,中间有一颗红五星,象征着农牧民联合奋斗,打出一片新天地。仅有10余平方米的卧室更显简陋。一张木板床上铺着一条极薄的褥子,上边叠放着一条军用棉被;窗下摆着一对简易木质沙发,门后放着一个衣架、一个洗脸盆架,此外别无他物。走进办公室和卧室,让人深切地感受到当年环境的艰苦和乌兰夫生活的简朴。

所获荣誉:
1995年被科尔沁右翼前旗人民政府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96年5月28日,乌兰夫办公旧址被列为全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9月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内蒙古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分类: 中文 相关遗产点 遗产数据库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