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鸡鹿塞遗址

摘要: 鸡鹿塞遗址..汉.古文化遗址.巴彦淖尔盟磴口县.内蒙古自治区第三批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中文名:鸡鹿塞遗址所属年代:西汉出土地点: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文物类型:建筑鸡鹿塞遗址位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沙金套海苏木巴音乌拉嘎查以北哈日格乃山口西的台地上。此城全用片麻岩牙和卵石砌成,筑于距沟底高约19米的山坡平台上。始建于汉武帝时期,是汉 ...
鸡鹿塞遗址..汉.古文化遗址.巴彦淖尔盟磴口县.内蒙古自治区第三批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鸡鹿塞遗址
所属年代:西汉
出土地点: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 
文物类型:建筑

鸡鹿塞遗址位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沙金套海苏木巴音乌拉嘎查以北哈日格乃山口西的台地上。此城全用片麻岩牙和卵石砌成,筑于距沟底高约19米的山坡平台上。始建于汉武帝时期,是汉代长城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保存了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瓮城建筑。于2006年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鸡鹿塞遗址修缮保护工程于2015年底立项,于2016年10月正式开工。
2020年7月,经过4年的抢救性保护,作为我国西汉时期重要军事要塞的鸡鹿塞遗址修缮保护工程完工。

遗址介绍:
鸡鹿塞古城位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沙金套海苏木的巴音乌拉嘎查所在的地北2公里哈隆格乃山口西侧。建于何年,无确切记载。推算与分析,大约在窳浑古城后,与三封差不多。哈隆格乃山沟可直通汉时匈奴占据的漠北地,山沟较平坦、宽畅,也是东西几十公里内,南北的惟一通途,匈奴要率大部兵马入河套进中原,此路最为理想。
该城全用天然石块砌成,筑于距沟底高18米的山坡平台上,城呈正方形,边长为68.5米,墙上端残存宽度约3.7米,下端厚约5.3~5.5米,残墙高一般为7米,最高8米,西北缺口处只有2米。虽经2000多年风雨剥蚀,仍然整齐坚实。南墙偏西部有一开口,是城门所在,在城门外有入口的小围墙,是瓮型城门,在城的四角,有突出部类似后来的“马面”。靠南墙东部内侧和西北角砌有蹬道。在城外距城不远处,有一道石砌短墙,虽已塌,但可辨认,这可能是防止山洪冲击该城的防水墙,墙外有一条西北顺山势而下的流水沟,似有人工开掘的痕迹,目的是便于洪水畅流。城内还有些什么设置,现无法弄清。就城址附近发现的陶瓦、箭镞以及城的建筑形式,足可以说明是汉代鸡鹿塞古城遗址无疑。城内出土文物有:汉代绳纹砖瓦、灰陶片、箭簇和一件青铜弩机。  在古城周围十公里范围内有汉代烽燧遗址十几处,作为防线和报警之用。鸡鹿塞和烽燧共同组成了汉王朝西北边陲的军事要冲。
在哈隆格乃山谷两侧的拐弯高处,建有亭燧或亭障,在此谷全长中有烽台9座,距离不一,大小各异,是做为防御与报警的。

遗址修缮:
由于历经2000多年的自然侵蚀,鸡鹿塞遗址多处墙体坍塌、受损严重。经国家文物局批准,鸡鹿塞遗址修缮保护工程于2015年底立项,于2016年10月正式开工。
按照修缮方案要求,施工单位使用原材料、原工艺,坚持最小干预和保持原真性的原则,对鸡鹿塞城墙、瓮城、角台及4个烽火台等进行维护加固,再现其原始风貌;当地政府还在鸡鹿塞遗址外围构筑引流防洪堤坝,疏导山洪东移外流,并加固城基修建护坡。
2020年7月,经过4年的抢救性保护,作为我国西汉时期重要军事要塞的鸡鹿塞遗址修缮保护工程完工。

分类: 中文 相关遗产点 遗产数据库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