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元代蓟国公张应瑞家族墓地
摘要: 元代蓟国公张应瑞家族墓地..元.古墓葬.赤峰市翁牛特旗.内蒙古自治区第三批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中文名:张应瑞家族墓地地理位置: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翁牛特旗梧桐花镇国公府村所处时代:元朝占地面积:约 150000 m²保护级别: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 号:6-0241-2-021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张应瑞家族墓地,俗称“国公坟”,位于内蒙古自 ...
元代蓟国公张应瑞家族墓地..元.古墓葬.赤峰市翁牛特旗.内蒙古自治区第三批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张应瑞家族墓地
地理位置: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翁牛特旗梧桐花镇国公府村
所处时代:元朝
占地面积:约 150000 m²
保护级别: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 号:6-0241-2-021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张应瑞家族墓地,俗称“国公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翁牛特旗梧桐花镇国公府村,是元朝蓟国公张应瑞家族墓地。
张应瑞家族墓地坐北朝南,石像生前未见墓冢,墓室情况不详。据现存“张氏先茔碑”及“住童先德碑”分析,墓地葬有元代蓟国公张应瑞及两代先人和后代。蓟国夫人刚氏之墓因为盗掘后清理发现墓碑而确认。墓地北侧的山脊有墓地墙垣遗址,经过测量,总占地面积约150000平方米。
墓地两通碑前神道上南北方向排列有文官石雕两尊、武士石雕两尊、石麒麟雕像两尊、石虎雕像两尊、石羊雕像四尊。张应瑞家族墓地是汉族与蒙古族有好交融的历史见证,具有历史学、民族学的研究价值。其墓地石碑是研究元代东北地区历史最重要的碑刻之一,尤其是研究弘吉剌部及其他蒙古部落的封地布局、各部之间关系的主要依据,是珍贵的史料。“张氏先茔碑”为元代书法家康里氏所书,康里氏留传于世的多为行草书,该碑是中国书法艺术宝库中的珍品。
2006年5月,张应瑞家族墓地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元顺帝元统三年(1335年),元顺帝诏令为张应瑞家族树碑立传。
1997年,张应瑞夫人刚氏之碑在一残墓中出土。
遗址特点:
张应瑞家族墓地,俗称“国公坟”, [4]坐北朝南,根据墓地和墙垣确定分布范围约15公顷。墓地北侧背山的南坡较陡,最高顶与墓地高差约85米。石像生前未见墓冢,墓室情况不详。据现存“张氏先茔碑”及“住童先德碑”分析,墓地葬有元代蓟国公张应瑞及两代先人和后代。蓟国夫人刚氏之墓因为盗掘后清理发现墓碑而确认。墓地北侧的山脊有墓地墙垣遗址,经过测量,东西宽约500米,南北长约300米,总占地面积约150000平方米。
文物遗存:
石碑
张应瑞家族墓地地表存“张氏先茔碑”一通,碑为螭首龟趺碑式,由碑座、碑身及碑首组构。 [2]碑高4.3米,宽1.8米。龟趺座上面凿有凹槽,碑身镶嵌其上。碑首圆雕四条粗壮蟠龙,龙头低垂于碑首两侧,两只龙爪托住祥云之上的明珠,龙身组成方形碑顶。 [5]正书额题:皇元敕赐故赠荣禄大夫辽阳等处行中书平章政事柱国追封蓟国公张氏先茔碑。碑文阴刻39行,每行100字。碑文由时任翰林侍讲学士的张起岩和奎章阁供奉学士尚师简起草,由奎章阁承制学士书法家康里巙巙亲笔书写,碑首篆字则是出自当时的翰林学士承旨许师敬之手。背面阴刻蒙文,内容主要是汉字碑文的译文。其中对汉文中的“皇元”等元朝国号,均译作“大蒙古国”字样。右侧刻有“大都西南房山县独树村石经山铭石”字样。
张应瑞家族墓地另一碑额汉文篆刻“大元同知徽政院事住童先德碑”的残碑倒置地表(张住童是张应瑞的长子) ,残高3.57米,碑阳阴刻汉字楷书约1900字 。
张应瑞家族墓地另外一通碑是张应瑞夫人刚氏之碑。此碑由碑座、碑身两件组成。
石像生
张应瑞家族墓地两通碑前神道上南北方向排列有文官石雕两尊、武士石雕两尊、石麒麟雕像两尊、石虎雕像两尊、石羊雕像四尊。石雕人物和动物多数因早年破坏均已失去头部。文臣温身着官服,手擎笏板;武将身披铠甲,腆腹端肩,手提宝剑。文臣武将系用整块汉白玉雕琢而成,人体比例雕刻得也相应。石兽雕刻造型也美观,羊的造型朴实,简洁明朗;虎的体态生动;麒麟石刻用料得当,立体感强。石兽多遭到破坏。
历史文化:
相关人物
由张应瑞家族墓地碑文可知,张应瑞其父张伯祥,生前曾作为陪臣侍奉元朝后族弘吉剌部落首领纳陈那颜。张应瑞被纳陈那颜收为养子。纳陈那颜病三年,张应瑞亲自护理,事必躬亲,深受纳陈那颜器重,被任用为弘吉剌部第一任王傅。张应瑞曾在平定只尔瓦叛乱时立功,受到元世祖赏识,赐命亚中大夫。张应瑞的三个儿子中,张住童最为显赫。张住童因得到下嫁于弘吉剌部的元朝大长公主祥哥剌吉器重,被任用为弘吉剌部嘉仪大夫,怯怜口都总管。后作为文宗皇后卜答失里(祥哥剌吉之女)的媵臣,进入皇宫。张住童因此有机会跻身于朝堂之上,先后被授予集贤侍讲学士,资善大夫忠政院使、提调中兴武功库兼随路都总管府同知等职。文宗死后,皇太后卜答失里把持朝政。张住童因而向其请求为其父刻碑立传。
文物价值:
张应瑞家族墓地是汉族与蒙古族有好交融的历史见证,具有历史学、民族学的研究价值。其墓地石碑是研究元代东北地区历史最重要的碑刻之一,尤其是研究弘吉剌部及其他蒙古部落的封地布局、各部之间关系的主要依据,是珍贵的史料。“张氏先茔碑”为元代书法家康里氏所书,康里氏留传于世的多为行草书,该碑是中国书法艺术宝库中的珍品。
保护措施:
2006年5月,张应瑞家族墓地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