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小古立吐遗址
摘要: 小古立吐遗址..新石器时代.古遗址.赤峰市敖汉旗.内蒙古自治区第四批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敖汉旗四家子镇小古立吐村第二小学东北300米的低丘顶部,坐落在老虎山河西岸的山前平缓坡地上,东距现代河床约1000米。坡地西侧逐渐高起,与小古立吐后山相连接。再向西是崖壁峭立的红石砬山。低丘北部略陡,其余三面坡势平缓,丘顶平坦,似经人工整治。现为杏林 ...
小古立吐遗址..新石器时代.古遗址.赤峰市敖汉旗.内蒙古自治区第四批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敖汉旗四家子镇小古立吐村第二小学东北300米的低丘顶部,坐落在老虎山河西岸的山前平缓坡地上,东距现代河床约1000米。坡地西侧逐渐高起,与小古立吐后山相连接。再向西是崖壁峭立的红石砬山。低丘北部略陡,其余三面坡势平缓,丘顶平坦,似经人工整治。现为杏林。
200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与敖汉旗博物馆调查时发现小古立吐遗址。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进行了复查。
遗址主体为祭坛,东西向,东西长约36米,南北宽约22米。
坛顶是经平整的低丘顶部,周围环绕赤红色碎石堆积而成的低矮坛墙,西墙中部凸出呈圆弧形,北墙凸出呈扁长的等腰梯形,东墙和南墙大致呈直线,但南墙外连接有与北墙对称的扁长梯形外墙,整体略似龟腹甲状。坛墙顶面为弧形,底部宽约1米,残存高度30~40厘米。西墙凸出的圆弧形部分和南外接墙的中部已严重破坏,只存散石,其余部位墙体保存基本完好。坛西略偏北处有一积石遗迹,也由赤红色碎石堆积而成,破坏严重。残存范围呈扇形,半径约5米,中部略凸起,高约20厘米。无底筒形器的残片在祭坛顶部随处可见,积石遗迹附近也有分布,在小古立吐后山顶部都有零星碎片发现。遗址范围内未见其他时代遗物。无底筒形器为红山文化祭祀遗址的标志性器物,因此该遗址属红山文化遗存。釆集有无底筒形器口部残片。泥质红陶或红褐陶,圆唇,沿外卷,颈部饰凹弦纹,弦纹结束部位起一凸棱,有的为素面。
小古立吐遗址文化性质比较单一,是红山文化时期祭祀遗存,为研究该时期古代先民的祭祀、信仰等意识形态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