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太平庄遗址群(包括那拉卜罗岱王山遗址)

摘要: 太平庄遗址群(包括那拉卜罗岱王山遗址)..青铜时代(夏家店下层文化).古遗址.赤峰市松山区.内蒙古自治区第四批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中文名:太平庄遗址群地理位置: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城子乡太平庄自然村村北的山岗上所处时代:夏朝至商朝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编 号:7-0064-1-064太平庄遗址群,位于 ...
太平庄遗址群(包括那拉卜罗岱王山遗址)..青铜时代(夏家店下层文化).古遗址.赤峰市松山区.内蒙古自治区第四批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太平庄遗址群
地理位置: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城子乡太平庄自然村村北的山岗上
所处时代:夏朝至商朝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编    号:7-0064-1-064

太平庄遗址群,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城子乡太平庄自然村村北的山岗上,为夏朝至商朝的文化遗址。 
太平庄遗址群是夏家店文化类型遗址在半支箭河流域分布的较为集中、完整的聚落遗址,由六处遗址组成,即庙东山遗址、老爷庙后山遗址、太平庄后山遗址、石砬子遗址、岱王山遗址,分布于相互临近的6个山岗上。太平庄遗址群共发掘了大型祭祀址1处、葬墓群2处、居住址2处,丰富了夏家店上层文化的实物研究资料,使得夏家店文化分期更加有物可依,有例可查,对探讨草原青铜文化和北方游牧民族的祭祀和宗教活动有重大的学术意义。
2013年3月5日,太平庄遗址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2006年7月,太平庄遗址群被赤峰学院红山文化国际研究中心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内蒙古第一工作队在调查中发现,在15000平方米的范围里,共发掘了大型祭祀址1处、葬墓群2处、居住址2处。
2007年4月,红山文化国际研究中心人员再次上山复查对祭祀址主体建筑、垒砌石墙及其周围地形进行了实际测绘并采集到一批陶片、石器等遗物。

遗址特点:
综述
太平庄遗址群是一处规模较大、文化性质较单纯的夏家店上层文化遗址,15000平方米范围里,共发掘了大型祭祀址1处、葬墓群2处、居住址2处。
祭祀址
祭祀址处于临河的山丘上,所处地势略高于遗址内的其他几个遗迹地点。祭祀址主体面积8000平方米,建筑规模宏大,三层台面呈阶梯状。主体外侧为石墙砌筑,依山而建。石墙西南及南侧一段30米石墙残高4.5米,其他部分残高为0.7~1.3米。围墙有两处马面,一个为半径2.5米的马面,一个为半径1.7米的马面。山顶部台面略平,面积约120平方米,有现代人堆积的敖包。主体内发现了大量的陶罐、陶鬲等器皿的残片和少量石器、人体骨骼。 
墓葬群
1号墓葬群位于祭祀址东面山丘的东侧缓坡上,最近处距离祭祀址200米,现已被利用为林地。此处墓葬群已大多被盗掘,因此露出地而的墓葬南北向、东西成排、数量有15~20排,有一定的布局规划。墓葬形制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采用石棺为其葬具。2号墓葬群位于祭祀址南侧山丘的缓坡地带,与祭祀址以一冲沟相隔,大约距离260米。该墓群面积为9000平方米,其布局规划、墓葬形制和葬具与1号墓葬群基本一致。
居址
居址发现两处。1号居址地处祭祀址东北方的缓坡地带,距离祭祀址1000米左右,现被利用为梯田耕地,面积约为12000平方米,在此处发现了具有夏家店上层文化特征的陶片。2号居址在 祭祀址的西南方,二者之间隔一冲沟,相距300米。该居址背倚高山,地处缓坡地带,面积为15000平方米左右。在2号居址同样发现了夏家店上层文化特征的陶片,同时也有灰土圈遗迹。

文物遗存:
祭祀址地表散布遗物文化性质单纯,采集到的遗物大部分为陶器残片,石器较少;墓葬群地表极少散布有遗物,所采集的遗物均为被盗墓葬残留的,绝大部分为陶器残片和小件饰品;居住址地表散布遗物文化性质较为单纯,以陶片为主,石器较少。 

研究价值:
太平庄遗址群从房屋的选址、墓葬的形制、 葬具的使用习俗、陶片风格等方面都反映该遗址具有典型的夏家店上层文化特征,这一遗址丰富了夏家店上层文化的实物研究资料,使得夏家店文化分期更加有物可依,有例可查,对探讨草原青铜文化和北方游牧民族的祭祀和宗教活动有重大的学术意义。 

保护措施:
2003年,太平庄遗址群被赤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太平庄遗址群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3月5日,太平庄遗址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分类: 中文 相关遗产点 遗产数据库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