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西奈曼冶铁遗址
摘要: 西奈曼冶铁遗址..辽.古遗址.通辽市奈曼旗.内蒙古自治区第四批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西奈曼营子辽代冶铁遗址,主要分布于现苇莲苏乡西奈曼营子村东南端沙漠地带北缘,距该村20米。早在1975年5月19日,由吉林省文物考古队发现,已录入中国文物地图集。遗址东西长600米,南北长约100米。在黑土坎、沙坑底部和沙坡上,散有大量厚薄不均的炼铁渣子与锈蚀的铁器残 ...
西奈曼冶铁遗址..辽.古遗址.通辽市奈曼旗.内蒙古自治区第四批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西奈曼营子辽代冶铁遗址,主要分布于现苇莲苏乡西奈曼营子村东南端沙漠地带北缘,距该村20米。早在1975年5月19日,由吉林省文物考古队发现,已录入中国文物地图集。遗址东西长600米,南北长约100米。在黑土坎、沙坑底部和沙坡上,散有大量厚薄不均的炼铁渣子与锈蚀的铁器残渣,器物未见完型,可见的文化堆积层最厚达五十厘米。有的黑砂中,可见烧土及炭黑,在被风揭开的沙土坑内,发现夹有少量陶片。遗址西南部,还发现了居住址,地表散落着红山文化和辽代文化陶片。据考证,此遗址为辽代大型的冶铁基地之一,为辽代战事、生产、生活等提供了重要的物资保障。据相关史料记载,辽代立国之初就大兴炉冶。作为契丹生命之河的老哈河,在遗址的西北滚滚流过,直抵下游不远的龙化州故址,并通向远方。两遗址同依老哈河,在很大程度上,这或许是出于战争的需求。契丹男子人人服兵役,以骑兵为主,主要武器是弓箭和刀枪,对武器的需求量很大。这里适宜水运, 在此冶炼锻造,原料、成品便于集散,器械调配补充耗时少,可大大提高战斗效力。曾几何时,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率领军队,屡发战事,东征西讨,频频告捷,利用盐铁之利诱杀七五,最终在龙化州的金铃岗筑坛当上了皇帝。因此,该冶铁遗址很有可能是生产兵器的军工厂,或为辽代这一北方游牧民族政权的建立,起到过十分重要的作用。
令人遗憾的是,这里风剥沙削严重,距离村子较近,自然和人为侵扰不可避免,保护难度很大,最终极有可能走向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