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慧丰寺

摘要: 慧丰寺..清.古建筑.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内蒙古自治区第四批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中文名:慧丰寺外文名:Huifeng Temple原 名:极乐集福寺地 址: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巴彦塔拉镇地 位:科尔沁左翼中旗格鲁派的发祥地始 建:1680年毁 灭:1947年8月慧丰寺是坐落在今通辽市科左中旗巴音塔拉镇巴音温都尔嘎查的名寺古刹,始建于1648年,历经300多年的 ...
慧丰寺..清.古建筑.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内蒙古自治区第四批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慧丰寺
外文名:Huifeng Temple
原    名:极乐集福寺
地    址: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巴彦塔拉镇
地    位:科尔沁左翼中旗格鲁派的发祥地
始    建:1680年
毁    灭:1947年8月

慧丰寺是坐落在今通辽市科左中旗巴音塔拉镇巴音温都尔嘎查的名寺古刹,始建于1648年,历经300多年的风雨。该寺曾经拥有天王殿、苏克勤殿、纲散殿、拉桑殿、韩东哈穆孙殿、多尔吉哈穆孙殿、浩日老殿七大殿和葛根楼、庙仓等配套殿阁,是内蒙古东部著名的佛教圣地。如今,这座名寺已经基本毁失殆尽。

慧丰寺的兴亡
简介:
该寺是哲里木盟知名寺庙之一。鼎盛时期有700余名喇嘛。该寺住持活佛转过七世。该庙是科尔沁左翼中旗格鲁派的发祥地。
那么,慧丰寺是怎样从兴盛走向没落的呢?
供奉公主下嫁草原带来的金佛
慧丰寺所在的巴音温都尔西里(坡)地势南低北高,渐次平缓,南边面向希拉木沦河,北边背靠玻璃山,是人们传说当中最理想的建立寺庙之风水宝地。据《寺记庙志》记载,慧丰寺的建立与清朝皇室或公主下嫁有关。清代,随着“满蒙联姻”的继续延伸,很多公主格格下嫁到蒙古草原。按照清朝政府的规定,公主下嫁时皇室必陪送金佛一尊。因此,为供奉金佛在广阔的蒙古草原上建立起了很多寺庙,这也是蒙地寺庙林立的一大原因。
慧丰寺最早的建立者是固伦端贞长公主达哲。她是清太宗皇太极三姑娘,其母就是从科尔沁走出的大清第一后孝端文皇后。固伦端贞长公主生于天聪二年七月,崇德四年,下嫁给科尔沁多罗郡王奇塔特。固伦端贞长公主于康熙二十五年五月因病去世,享年59岁,前后在科左中旗生活了46年。
固伦端贞长公主下嫁到科尔沁草原后,于顺治六年(1648年)在巴音塔拉哎勒多罗郡王府东侧五里,希拉木沦河北岸雄伟的大坨子上方建了一座只有三间屋子的佛殿,供奉自己从皇宫请来的释迦牟尼佛金像,该庙也就是慧丰寺的前身。
据传,有天晚上固伦端贞长公主梦见日月同落巴音温都尔坡南边水池,认为在此处建立寺庙定能兴旺佛事。于是,固伦端贞长公主在从全旗征收钱款劳力的同时,又从北京等地请来能工巧匠,在三间佛殿东南方巴音温都尔高坡上新建藏式二层佛殿——纲散殿,并把金佛移到了这座大殿。接下来,又在纲散殿大门处建天王殿,在紧挨纲散殿处新建屋顶为二波纹状的四十丈苏克勤殿,从而使得寺庙规模得到了很大发展。这是慧丰寺的第一次大的扩建,大约在康熙十九年。此时,正值大清朝四方安定,国力空前繁荣时期,科左中旗黄教也日益兴旺,信徒民众日渐增多。因此,朝廷命名该寺庙为极乐集福寺,又俗称阿贵图召。
该寺苏克勤殿以诵唱黄教吉图布经为主。吉图布经是记述宗教起源和宗教事物、习俗发展演化的启蒙经文。也许是端贞公主也背负柔化异族加强满蒙间联姻联盟重要职责的缘故,苏克勤殿所供奉的主神据说是唐太宗时期远嫁吐蕃的文成公主像。
纲散殿地底下深挖暗道,用厚木板做顶棚。地下室内暗藏该寺历代活佛高僧所搜集收藏的密宗经卷、古玩珍宝。其中尤以金字刻板《甘珠尔经》和《丹珠尔经》为最珍贵。
与蒙古草原上各寺院都以精通某种经文或佛家技艺作为立庙之特点品牌一样,极乐集福寺也是以精通吉图布经而名声远扬。该寺第一任主持喇嘛纳克布昭德巴就是从北京隆福寺请来的精通吉图布经文的著名喇嘛。纳克布昭德巴喇嘛圆寂后,固伦端贞长公主亲自到北京求问,经张嘉活佛认定,多罗郡王奇塔特的一名后人为二世主持大喇嘛。康熙二十九年,二世主持大喇嘛圆寂。康熙四十八年,该寺寻找到大喇嘛的转世灵童,还请到该寺,该喇嘛在雍正六年去世。雍正八年,该寺找到大喇嘛的转世灵童并请到寺院,该喇嘛于乾隆九年去世。乾隆十一年,该寺又寻找到一名大喇嘛的转世灵童请回寺庙,这名大喇嘛主持寺庙后便开始将本寺所有蒙文经书全部译成藏文。嘉庆十三年第四代主持大喇嘛圆寂 康熙四十六年,多罗郡王奇塔特孙般第娶康熙皇帝养女纯禧公主(其正式身份为康熙帝弟弟恭亲王常宁之女,科左中旗人俗称其为姑娘公主)时,为了供奉纯禧公主所带来的又一尊纯金佛像,在极乐集福寺东边一里地坡上又新建一处庙宇,取名为集福法轮寺,寺庙一切事物也由极乐集福寺大喇嘛管理。当地人以地理位置分别称两个寺为东寺和西寺,其不同点为西寺是多罗郡王的王庙,东寺则为多罗郡王的家庙。
沿着西寺(极乐集福寺)苏克勤殿北墙排列众多泥胎佛像,并在墙上画了很多鲜艳生动的佛画和佛事典故壁画,西北角上画有该寺建筑全景图画。沿东西墙放置各五行一尺半高的方桌,每行五个桌子,每个桌子可容纳并排坐20名喇嘛一起念经。
嘉庆十三年,第八代多罗郡王栋默特奏请朝廷祈求寺名。嘉庆皇帝批准极乐集福寺改为慧丰寺,并赐御书满蒙汉藏四体文金字匾,同时赐嘉谱度牒。
四世主持大喇嘛圆寂后,为寻找第五代主持大喇嘛转世灵童,慧丰寺派出请示团远赴西藏布达拉宫,求问达赖喇嘛。达赖喇嘛的法旨“灵童已于乙巳年在慧丰寺东南方向转世”。于是,慧丰寺遂从科左后旗布敦哈日根苏木苏布海哎勒请到灵童,迎回寺里。次年,慧丰寺又将灵童送到科右前旗的梵通寺(俗称扎萨克图旗葛根庙),拜该寺的喇嘛诺颜葛根为师,学习经文密宗和宗教礼仪。道光二十一年,慧丰寺五世主持大喇嘛修完学业回到寺里,在苏克勤殿西侧新建了拉桑殿(密宗殿),请来土默特左旗瑞迎寺主持大喇嘛阿拉坦西埒图葛根讲解佛家经文禅宗。道光二十五年又在东庙建了一处拉桑殿。
 六世主持赴藏苦学12年
咸丰元年,五世主持大喇嘛圆寂。当年,亲王衔多罗郡王济克木特郎布亲自带领大喇嘛、德木齐等十数人到西藏拉萨,祈求达赖、班禅指点。得到明确法旨后认定科左中旗额驸台吉齐穆德多布敦德勒格次子,三等台吉格温普日赉的第六子为转世灵童,其俗名为业喜鄂都囊。同治二年,5岁的灵童出家到慧丰寺。次年,慧丰寺送灵童到梵通寺喇嘛认诺颜呼图克图为师学习。而后,14岁的慧丰寺六世主持大喇嘛远赴西藏,刻苦学习佛经密宗整整12年。因悟性极佳且用功刻苦,其佛学功底造诣达到了非常之高,25岁时获得班禅赐予的“额尔德尼绰尔吉堪布”法号,26岁时修完学业回到科左中旗。
六世主持大喇嘛用五年时间把拉桑殿扩建为八十一间大殿。光绪十六年,六世主持大喇嘛铸一尊两丈高镀金弥勒佛,供请在拉桑殿后面弥勒殿的莲花座上。民国四年,六世主持大喇嘛又把东庙讲经殿扩为九九八十一间大殿。
民国八年,为褒奖六世主持大喇嘛勤勉刻苦一心向佛,第十代多罗郡王纳兰格埒勒奏请旗扎萨克王爷那木吉勒色冷,以旗扎萨克名义修缮修复慧丰寺各大殿。其中苏克勤殿往南扩建一间,屋顶也成为浑然一体的三波纹状佛堂大殿。此外,又增加了钟楼、鼓楼、浩日老殿等相关配套建筑,在苏克勤殿前院用水泥铺修了跳查玛舞的大圆场,又在寺庙东、西、北方外围每方新建了七个母祭坛小殿,每个殿内恭请石头浮雕刻画的一位度母的神像,朝外端坐,寓意护庙护法。度母像前有平放的高桌子,供善男信女祭祀所用。从此,慧丰寺增大了近一倍,达到五华里周长,真正步入了“暮鼓晨钟,镇妖辟邪,经声不断,佛光普照”的内蒙古东部藏传佛教大型庙宇的行列。


分类: 中文 相关遗产点 遗产数据库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