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武安惠济寺

摘要: 武安惠济寺.古建筑.明、清.晋城市沁水县嘉峰镇武安村.山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惠济寺坐落于沁水县城东六十公里嘉丰镇武安村北。沁河萦带于前,大山环绕于后,山清水秀,地杰人灵,诚一方风水宝地。一九八二年七月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惠济寺为两进院。中轴线上分别有山门、过殿、正殿、东西配殿及东西廊房。因地形前低后高,过殿建在月台上,显得庄 ...
 武安惠济寺.古建筑.明、清.晋城市沁水县嘉峰镇武安村.山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惠济寺坐落于沁水县城东六十公里嘉丰镇武安村北。沁河萦带于前,大山环绕于后,山清水秀,地杰人灵,诚一方风水宝地。一九八二年七月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惠济寺为两进院。中轴线上分别有山门、过殿、正殿、东西配殿及东西廊房。因地形前低后高,过殿建在月台上,显得庄严雄伟,规模壮观。
  惠济寺山门位于中轴线前。面阔三间,进深三椽,平面呈长方形,屋顶为硬山顶,琉璃瓦铺制,装有脊兽。檐前为五组木拱结构,左右各有一圆形拱门通向前院。
   跨入山门,进入前院,映人眼帘的是高耸的过殿。过殿面阔三间,单檐硬山顶,琉璃瓦铺制,檐前由二根方形砖柱支撑过廊,廊前有十四阶石阶连接上下。过殿两 侧各有一座两层高楼,上层分别是钟鼓楼,下层是进入上院的通道。前院东西各有廊房三间,兰瓦铺顶,廊道各由两根木柱支撑,木柱下垫有石柱基,保存完好。
  从钟鼓楼下的园拱门穿过,进入上院。上院正北是正殿。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平面形制为长方形,屋顶为硬山顶,琉璃瓦铺制,屋顶饰琉璃脊兽。
  正殿构造奇特。步五石阶进入正殿。正殿前由四根方形石柱支撑,上有九尊木拱。迈人大殿约六尺,又有四根方形石柱支撑,两排石柱之间形成的空间,疑为献殿,它和大殿联为一体。殿内宽阔宏敞,因年代久远,神像无存。
  正殿内东西墙上原有壁画,画有文武官僚女冠贤士八十条幅,线条流畅,表情自如,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一九七六年村里在殿内建翻砂厂,使壁画受到严重破坏。
  上院各有东西厢房五间、青瓦铺顶,保存完好。
  惠济寺院内有三通石碑。一为明朝“泽州沁水县武安惠济寺修造安禅园满碣记”,一为清朝“重修惠济寺记”,一为“公议寺规”。
   据碑文记载,惠济寺创建年代不详,明嘉靖二十六年曾重修。时住持为洪法,雅号性空,乃本村席氏善门之子。幼年出家,曾于嘉靖丙申年间,同蛭福俱前诣南 京,印造华严大经八十一卷,次岁还至本山,同监寺洪忍、福行、广阑、阖山海众齐心募化十方,创立门楼,补修方丈,增漆设备,油漆绘画悉完,寺院面貌焕然一 新。
  据碑文记载,明嘉靖二十六年,惠济寺除主持外,还有监寺三名,僧众十二名,退隐住持七名,证明此寺当时的辉煌。
  清嘉庆年间,因年代久远,殿颓漆剥,合社之人合谋修葺。自大雄殿暨毗庐、天王、伽蓝、十王诸殿并钟鼓楼一应进行修补。总理此次工程者四人,分理十六人。清嘉庆十五年五月立石纪念。
  “文化大革命”时期,红卫兵大搞“破四旧、立四新”,搬泥像,砸庙宇,毁屋脊,惠济寺受到严重破坏。
  一九九九年一月,武安村村委投资三十万元,对该寺进行修葺。正殿、过殿、山门及东西偏房屋顶全部翻制,墙体院落全部整修,昔日的破庙焕然一新。换装后的惠济寺正静待有缘之人来此住锡,传佛心灯,造福武安一方百姓。

分类: 中文 相关遗产点 遗产数据库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