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离东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
摘要: 离东县抗日民主 政府旧址.1942年.吕梁市方山县北武当镇新民村.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山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山西省方山县北武当镇(原下昔乡)沟内一处东西长400米南北长300米不起眼的小山坳里,曾经出土过新石器时代的绳纹鬲、罐、石刀、斧等文物。在抗日战争时期曾经是国家领导人和元勋们的短暂栖息地,为他们的安全保卫护送任务付出巨大的贡 ...
离东县抗日民主 政府旧址.1942年.吕梁市方山县北武当镇新民村.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山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山西省方山县北武当镇(原下昔乡)沟内一处东西长400米南北长300米不起眼的小山坳里,曾经出土过新石器时代的绳纹鬲、罐、石刀、斧等文物。在抗日战争时期曾经是国家领导人和元勋们的短暂栖息地,为他们的安全保卫护送任务付出巨大的贡献,这处小山坳就是今“新民村”(原鸦崖村),也是抗日战争时期离东县抗日民主政府所在地。
1940年7月,隶属晋西北行署第四分区专员公署管辖的离石县抗日民主政府内设离东办事处,后改为离东县佐公署,县佐为刘永义(离石),设办事机构。9月成立离东县工委,工委书记为王亦明(灵石),为县一级政权,管辖离石县大小东川河地区,县佐公署陆续设立了民政、司法、建设、财政、粮食、教育六个科和公安、交通、贸易。1941年11月,离东县佐公署改建为离东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为王星三(宝德),办事机构未变。县政府驻地设在下昔鸦崖村(今新民)。1942年1月,将三区(峪口)区政府划归为离东抗日民主政府领导。
1942年11月,撤销方山县,北川河以东,麻地会郝家庄以下二区(圪洞)区政府划归离东县抗日民主政府领导,改属八分区专属管辖,王亦民同志任县长。(其妻子崔平就是鸦崖苏二汝的外甥女)
1945年2月初,驻扎在方山的日军被八路军打的狼狈逃窜,方山恢复原县建制,原划归离东县之二区复归方山管辖,8月,晋绥行署政务会议决定:离东县划归晋绥军区三分区管辖。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韩仲英任离东县委书记,10月吴恩宏接任离东县委书记。1946年1月31日,离东、离石两县合并成离石县,离石县政府由柳林镇迁驻离石县城,离东县政府从鸦崖并到离石县。
1941年11月到1946年1月,晋绥边区离东县抗日民主政府先后隶属于晋绥边区第四分区、第八分区和第三分区专属管辖。离东县区域:方山、离石县的汾离岔路北侧离岚公路东侧地区,面积1880平方公里,共有330个村庄,四个半行政区,有10万人口。北川河以东与晋绥三分区为邻,南隔汾离公路与阎锡山军队对峙,是晋绥八分区的西部地带。
离东县抗日武装部队主要是晋绥八分区五支队,支队长王文礼带领的这个部队是由决死队五团、游击三团和三十三团合编后,经过两次精兵简政,大部分人员调往延安、兴县,现在是一支非常精干的支队和三个战斗连队,战士都是老骨干,部队的军事素质很好。当时敌人的战斗部队有日军五个中队(含骑炮),伪军六个中队,兵力人员、武器火力,比我部队多出一倍(我们支队三个连,县大队两个连,共为五个连)。根据毛主席的指示:对敌斗争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方针是“挤”,是把敌人挤出去,而不是打出去。
1941年11月到1946年2月四年多的时间里,在离东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带领一区(阳坡村)、二区(千年里村)、三区(鸦儿崖村)军民团结一致总动员;主力军、游击队、民兵紧密配合的三结合;政治斗争、经济斗争、群众斗争、军事斗争及地下斗争密切结合五结合。提出了组织群众,开展政治攻势,摧毁“维持”、拔除“据点”、扩大根据地、缩小敌控区,制定出把敌人挤出去的方针和任务。与敌人进行了大大小小的几百次袭击战、伏击战、阻击战、反击战。如:艾蒿梁反击战、鸦崖反击战、下西山伏击战、火烧横泉碉堡、吴城袭击战、西属巴伏击战、九里湾伏击战、小神头阻击战等战斗。
1944年8月6日,驻扎在峪口碉堡的一个伪军中队,在离东县抗日军民联合政治攻心做了大量的前期策反工作下, 除伪军中队长白建国逃跑和两个顽固伪军被打死外,伪军小队长任恩祺带领39个伪军反正投诚,并缴获了全部枪支弹药,当晚放火烧毁了峪口敌人的碉堡。任恩祺投诚后第二天,敌人很快从圪洞派来一个伪军大队进驻峪口据点,并为了报复,在白建国的带领下,到前南村任恩祺的家中将其母亲和哥哥拉出村外杀害,并将其房屋家产全部放火烧光。
1944年9月26日,参加第五次秋季扫荡的1000多名日伪军从千年里、大武、白龙山三面围攻离东五支队,因敌众我寡,五支队10多名战士在鸦崖反击战中被日军俘虏,他们坚贞不屈,对日军骂不绝口并高呼:打到日本帝国主义,共产党万岁!日军残忍地将这10多名战士活埋在段家坪。段家坪群众提议在遇害地给这10多位烈士立碑,并要求刻上“文武官员到此下马”。
1944年秋,离东武工队为了炸毁峪口村堡梁山上修建的碉堡秘密坑道作业,从山脚下一民房内向山上碉堡下挖了一条三千米左右的地道,可惜当时炸药量不足,未能成功炸掉,却惊吓了碉堡内的敌人,使敌人惶惶不可终日。我上小学时经常翻越堡梁山去学校,与小伙伴们多次进入过这条地道里玩耍。
在抗日战争时期,离东县抗日民主政府带领全县军民在异常恶劣的环境下,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当地涌现出无数的英雄儿女。峪口村的成国政任离东县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峪口村的薛茂兴为离东武工队队员,离石雒家庄村的雒贵琦任离东县一区区长,由于汉奸的出卖被日军抓到石门墕据点杀害。段家坪村人刘发喜出席晋绥边区劳模大会,荣获甲等劳动英雄称号。在1945年初春境内的日本侵略者全部被挤出去,收复了离东县抗日根据地。
离东县抗日军民在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同时,由于县驻地鸦崖村沟深林密特殊的地理位置,驻军支队长王文礼领导的五支队除了对敌伪战斗的任务外,还担负着护送往还延安到各抗日根据地的我军高级领导指战员出境的安全保卫任务,也担负着运送伤员、粮食、弹药、物资和文件等艰巨任务。被护送的有刘少奇、 薄一波、邓小平、杨尚昆、彭德怀、陈毅、徐向前、刘伯承、陈赓、王震、罗瑞卿、李井泉、陈锡联、王首道、杨得志、王树声等国家领导人。在晋绥边区八分区司令员罗贵波的领导下,从分区驻地:古交关头村开始——交城——鸦崖——峪口——花家坡——临县——延安,形成一条秘密的抗日中转生命线,被党中央誉为“钢铁走廊”。
抗日战争胜利七十五周年的今天,看到当时离东县抗日民主政府驻地鸦崖村(今新民村)的办公室,破烂不堪杂草丛生一片荒凉的景象,不禁让人叹息不已。峪口沟及周边区域内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横泉水库为山西省三大水库之一;横泉村于成龙墓,来堡村于成龙故居;国家名胜北武当山;还有至今荒废的离东抗日民主政府驻地鸦崖村和有着2500年历史的战国时皋狼邑、东汉末左国城遗址——南村。据考证:东汉末年才女蔡文姬被前赵皇帝刘渊之父匈奴左贤王刘豹掳走,在匈奴左部属地左国城里也曾经生活过。峪口沟气候凉爽宜人是盛夏时避暑的旅游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