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伯尔尼古城 Old City of Berne

摘要: 遗产名称:伯尔尼古城英文名称:Old City of Berne入选时间:1983遴选依据:文化遗产(iii)地理位置:N46 56 53.016 E7 27 1.008 遗产编号:267遗产描述:伯尔尼古城于公元12世纪建在阿勒河环绕的山丘之上,1848年成为瑞士的首都。从伯尔尼古城的建筑,可见历史的变迁,古城保留了16世纪典雅的拱形长廊和喷泉,这座中世纪城镇的主体建筑在18世纪重新修建, ...
 遗产名称:伯尔尼古城
英文名称:Old City of Berne
入选时间:1983
遴选依据:文化遗产(iii)
地理位置:N46 56 53.016 E7 27 1.008
遗产编号:267

遗产描述:伯尔尼古城于公元12世纪建在阿勒河环绕的山丘之上,1848年成为瑞士的首都。从伯尔尼古城的建筑,可见历史的变迁,古城保留了16世纪典雅的拱形长廊和喷泉,这座中世纪城镇的主体建筑在18世纪重新修建,并保留了原来的历史风貌。伯尔尼既是城市又像乡村,比较安静,极少喧嚣;没有灯红酒绿,却不乏片片绿荫。伯尔尼号称泉城,市区街道中央有许多街心泉,多为16世纪所建,其中最精彩的街心泉是正义街的正义泉。克拉姆街的钟塔遐迩驰名,到了整点时刻,钟面上方便有小机器人出来,用锤子敲打头上的两个钟;钟的机件是16世纪瑞士制造,至今维护完好,运转不误。伯尔尼整个道路系统用切割而成的灰色条石建成,有时(磨砾层)表现出淡绿色色调;街道两侧建有连拱,教堂的尖塔和钟楼、缀满鲜花的喷泉、建有角塔的房屋、倾斜的屋顶以及公共花园等构成了一幅和谐的建筑风景画,其大部分的历史都可上溯到公元17和18世纪。
伯尔尼古城是柴林根公爵贝尔希特五世于1191年在阿勒河畔建造的一座城市,现在为伯尔尼的旧城区。城市建造于三面环河的小山上,从建成起一直到15世纪都保持紧凑的格局。直到1405城市大部分毁于火灾。后又在砂岩上重建,主体建筑一般都建于18世纪。目前仍保留大部分中世纪的面貌,并与现代城市的机能巧妙地融合,
1983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依据标准(iii),伯尔尼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伯尔尼古城于公元12世纪建在阿尔河环绕的山丘上,古城几百年来不断发展进步,但城市的规划理念却始终如一。 伯尔尼古城保留有15世纪典雅的拱形长廊和16世纪的喷泉等建筑,这些建筑的历史可追溯到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这座中世纪城镇的主体建筑在18世纪重新修建,并保留了原来的历史风貌。

遗产简介:伯尔尼市位于瑞士伯尔尼州,是瑞士首都,建于公元1191年,在日内瓦和苏黎世之间,正对阿尔卑斯山脉,建在阿勒河一个河湾环抱的石岗上。一座座古老的建筑物丝毫不显突兀地与现代人共存,如一位归隐山林的贵族,静静讲述着近千年的过往情怀。每天,整点的时候,各教堂钟声齐鸣,恍如回到中世纪。
保留中世纪风格的古城
曾在中世纪时期筑防的伯尔尼老城,其城市规划因地制宜,道路网沿阿勒河河岸延展,其布局保留了中世纪的风格。整个道路系统用切割而成的灰色条石建成,有时(磨砾层)表现出淡绿色色调,街道两侧建有连拱。教堂的尖塔和钟楼、缀满鲜花的喷泉、建有角塔的房屋、倾斜的屋顶以及公共花园等构成了一幅和谐的建筑风景画,其大部分的历史都可上溯到公元17和18世纪。
伯尔尼有着闻名世界的拱廊。其中以火车站前的医院街到克莱姆街的古老钟楼这一段最为精彩。拱廊结构独特,是典型的中世纪建筑。沿街的楼房底层门前是便道,便道的顶部向外延伸,偏形成了走廊。走廊临街的一面有拱柱支撑,两柱之间好似宽大的拱门,廊道相连,拱门相接,蜿蜒漫长,形成拱廊。这种建筑风格是中世纪的文化特征。在老城,这种拱廊总共有七、八公里。如今的拱廊里面集聚着大商场、时装店、珠宝店、古董店、钟表店、工艺品店、甜食店、巧克力店、咖啡店和饭馆等等。而市场街和医院街等街道上的店铺里全都是最新款式的奢华时装和摩登饰物;米兰的前卫时装则在贵族街和教堂街上轮番登场;杂货街、邮局街、正义街上店店货品琳琅满目,家家服务细致周到。
伯尔尼有着闻名世界的拱廊。其中以火车站前的医院街到克莱姆街的古老钟楼这一段最为精彩。拱廊结构独特,是典型的中世纪建筑。沿街的楼房底层门前是便道,便道的顶部向外延伸,偏形成了走廊。走廊临街的一面有拱柱支撑,两柱之间好似宽大的拱门,廊道相连,拱门相接,蜿蜒漫长,形成拱廊。这种建筑风格是中世纪的文化特征。在老城,这种拱廊总共有七、八公里。
历史沿革
12世纪末,统治瑞士中东部的泽林格公爵希托尔德五世要在自己疆域西建立一个要塞,选定伯尔尼这块地方,于1191年在此建城筑堡。1218年伯尔尼成为自由城,并开始第一次扩建。在成为萨瓦家族彼得二世伯爵的保护地期间,伯尔尼城进行了第二次扩建。
伯尔尼一度论入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曾长期为独立进行斗争。公元1291年来自哈布斯堡家族的皇帝死后,签定了建立瑞士联邦的盟约。完成第三次扩建的自由城伯尔尼在1339年胜利后加入联邦。
在公元14和15世纪,作为一个强大城邦中心的伯尔尼,其政治统治在辽阔的领土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528年后,伯尔尼与犹太教改革派结盟,并由此进入繁荣期。到公元18世纪时,伯尔尼达到了权力的颠峰。公元1848年,伯尔尼成为瑞士首都。伯尔尼位于法语区与德语区的交界处,语言以德语为主,但也讲法语。把伯尔尼定为联邦首都,就是德瑞法瑞之间妥协的结果。
泉城的来历
伯尔尼既是城市又象乡村,比较安静,极少喧嚣;没有灯红酒绿,却不乏片片绿荫。伯尔尼号称泉城,市区街道中央有许多街心泉,多为16世纪所建。其中最精彩的街心泉是正义街的正义泉。街泉中央柱顶的塑像是一手持剑,一手拿着天平的正义女神,脚下有教皇、皇帝、苏丹、高官显贵的形象,表明即使是帝王将相也要接受正义的裁决。伯尔尼古城中奈戴格教堂建于14世纪,教堂中的雕象是伯尔尼的缔造者泽林格公爵。克拉姆街的钟塔遐迩驰名,到了整点时刻,钟面上方便有小机器人出来,用锤子敲打头上的两个钟。钟的机件是16世纪瑞士制造,至今维护完好,运转不误。伯尔尼市区街道中有许多街心泉,所以伯尔尼也被称为“泉城”。在老城里的街心泉,多为16世纪时建造,每个泉都有泉柱塑像,泉水从雕塑的柱石中潺潺流出,而这里的每一个雕塑都讲述着一个传说、一个童话,形象生动,引人入胜。在医院街,有一座名泉叫“风笛手泉”,饱经风霜的风笛手肯定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市场街上的两座街心泉的雕塑别具风格,一座是“节饮女神”,正在用水兑酒,衣裙飘舞,姿态优美。另一座是一位“旗手”,两腿夹着一只身披铠甲姿态可爱的小熊。附近的谷仓广场上还有一个泉,雕塑是一个神话故事,泉顶有一个魔鬼,右手抓住一个小孩,正要咬掉他的脑袋,左手一个口袋里面还有一些小孩,看来他要慢慢受用。
克拉姆街上,竖立着的“扎灵根泉”,是为了纪念最初建城的扎灵根公爵而建造的。在克拉姆街北,有一座15世纪初的哥特式建筑,就是伯尔尼市政厅。正门下面是一对高台阶,是典型的早期伯尔尼建筑。市政厅前的小广场上,有“旗手泉”。旗手全副戎装,手执伯尔尼旗帜,造型精细,栩栩如生。
走到正义街,会看到伯尔尼最精彩的街心泉——“正义泉”。泉上的塑像是“正义女神”,一手执剑,一手端着天平。她的脚下是教皇、国王、高官显贵等人物的形象,寓意即使是帝王将相,最终也逃脱不了正义的裁决。“信使泉”在不远处的信使广场上,是为了纪念古时一位不畏强暴的伯尔尼信使。
宛如立体花园的“熊城”
伯尔尼,德文是BERN,法文是BERNE。传说12世纪末,统治瑞士中东部的扎灵根公爵要在伯尔尼这个地方建立要塞,为给城市取名外出打猎,以猎获的第一只野兽作为城名,结果最先捕到的是一头熊,于是便以“熊”字为名。于是,“熊”自然成了伯尔尼的城徽,进而又成为伯尔尼州的州徽。因为这个历史的渊源,至今伯尔尼人对熊仍特别偏爱,熊的形象处处可见。有些古建筑上仍保留有熊的雕塑。每逢节日,旅馆、商店、机关、民宅的门前楼上,无不挂起饰有各种艺术造型熊标的大副彩旗,这成为了伯尔尼古城的一大景观。就是平时,熊标彩旗也是处处可见。所以,伯尔尼也被称为“熊城”。阿尔河的弯道东岸是已有500多年的历史的熊苑。伯尔尼人对熊感情深厚,会经常来熊苑看望熊,复活节时人最多,若有了小熊仔,就会欢天喜地奔走相告,若有熊死了,就会难过许多天。熊苑东边高坡上的玫瑰园里种植各色名贵玫瑰,品种格外齐全。玫瑰园是伯尔尼的骄傲。从玫瑰园眺望伯尔尼,老城的全貌尽收眼底。哥特式的建筑错落有致,房屋街道上下排列,建筑群中片片绿荫,整个城市宛如一个立体花园。

分类: 中文 相关遗产点 遗产数据库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