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资讯
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开展丝路文化暑期实践调研
来源: 南开新闻网

南开新闻网讯(通讯员 东韡妍 胡颖欣)日前,为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丝绸之路文化考察实践队赴西安、天水、兰州三地探访千年丝绸之路,寻求古道新知。
实践队先后参观了西安博物院、天水麦积山、甘肃省博物馆、敦煌研究院、兰州市八路军办事处等,并与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西安国际保护中心(简称IICC-X)的负责人展开了关于“丝绸之路”申遗和遗产保护的座谈,与兰州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的老师们进行交流座谈。

实践中,队员们重温了西安古都的历史变迁,真实感受了西安古都的文化底蕴。在天水麦积山石窟,队员们从精妙绝伦的石窟艺术中感悟我国传统文化的瑰丽和东西文化交流的源远流长。兰州敦煌研究院内利用高科技还原的部分莫高窟壁画、石像和VR视野下的莫高窟全景让大家连连赞叹。甘肃省博物馆作为唯一一家有丝绸之路文明专门展厅的博物馆,集中展示了大量丝路文化相关的珍贵历史文物,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队员们亲身感受到了甘肃的悠久历史与丝绸之路千年来的兴衰起伏。兰州市八路军办事处以八路军在兰州的历史为主线,展现了抗日时期八路军在兰州的艰苦奋斗与卓越贡献,使队员们在参观过程中重温那段艰苦岁月,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也更加了解我党我军在兰州发挥的重要历史作用。
结合学院专业特色,经过前期的多次沟通联系,实践队分别与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西安国际保护中心的负责人展开了关于“丝绸之路”申遗和遗产保护的座谈,与兰州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的老师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座谈。
在IICC-X,同学们和保护中心负责人就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价值、申遗过程中的国际合作以及文物保护未来的趋势与挑战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了我国在世界文化遗产发掘保护等方面的工作和成绩,并就大学生如何在文化遗产保护和宣传中贡献力量进行了讨论。

在兰州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老师首先介绍了学院的总体情况,包括学院特色、师资力量、留学生来源、留学生分布比例、学生培养情况、学院主要成果等。接着队员们就“一带一路”对于学院发展的影响、留学生学习课程的设置、公派志愿者情况等进行提问。大家对于在兰留学生的生活状况、就业情况等也十分关心,并与南开大学留学生的情况进行对比。最后,对留学生学习、住宿、生活安全等管理措施,兰州大学的老师分享了许多经验,比如留学生会的成立、分工合作、深度参与,逐渐成为留学生团队的中坚力量和老师们的得力助手。双方还就教育教学、行政管理、专业发展等方面互相吸取经验,力求共同进步。

队员们还在西安博物院、兰州敦煌研究院、兰州市八路军办事处等地发放关于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调查问卷,并在实践结束后马上投入数据分析和报告撰写工作中去。
短短一周的暑期社会实践,队员们收获颇丰,大家不仅在观赏文物古迹中提升了文化素养,了解西北地区革命精神及传统文化,更在细节之中加深了对丝绸之路的认识,切身感受丝路精神。此次实践活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带入群众生活,让更多人全面、立体地了解“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有助于增强文化自信。同时也让南开学子增强了对于保护文化遗产的强烈责任感,发扬公能精神,服务社会,奉献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