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河津寺
摘要: 河津寺坐落在河道中央一块巨石之上的寺庙河津寺,又名佛禅寺,明代万历年间始建,位于河道中央一块三面临水的巨石上,北端与陆地相连,与陕西省神木市黄石头地村隔河相望。寺庙坐北朝南,原建有三进十八间殿宇及后方禅堂客舍,巨石形似心形,石壁陡峭嵌有传说中大禹治水遗留的铁环,寺前现存砖塔、古树及石雕等景观。该寺最初位于上游郭家塔村河西石崖,称 ...
河津寺
坐落在河道中央一块巨石之上的寺庙
河津寺,又名佛禅寺,明代万历年间始建,位于河道中央一块三面临水的巨石上,北端与陆地相连,与陕西省神木市黄石头地村隔河相望。寺庙坐北朝南,原建有三进十八间殿宇及后方禅堂客舍,巨石形似心形,石壁陡峭嵌有传说中大禹治水遗留的铁环,寺前现存砖塔、古树及石雕等景观。
该寺最初位于上游郭家塔村河西石崖,称岩崖寺,明万历年间由下游石窑村富户张存武捐资迁至现址。迁建工程由张存武主持,其清廉自律,竣工后不久离世,寺内特设功德主牌位以表纪念。据传巨石原为堵塞河道之灾石,大禹遣力神趁夜北运堵壑,因村民误答路程致遗落河心,后建寺镇石,河道疏通,水患渐息。
河津寺所踞之石,三面临水,一百着陆,成半岛形。临水石壁虽不甚高,但陡不可攀。北端壁上嵌有一枚硕大铁环,民间传统及神人所遗。说是大禹治水之时,在神木城北山砍了一个壑口,把浊轮川之水引入窟野河,这个壑口就是石壑子。不料砍下的石块,被水三冲两冲冲到了窟野河口沙峁头,堵塞河道,导致水患频发。而石壑子一开,坏了神木的风水,这里从此灾荒不断,地瘠民贫。大禹得知后十分后悔,便命手下大力神,必须在一夜之间将河口之石拉到神木城北,堵住石壑子。大力神在巨石上安排铁环、乘夜拉石北上,一路备受艰难。黎明前,好不容易到了黄石头地,此时村里已有人早起营生。大力神问一村妇:“此地离神木城尚有多远,天亮前可到否?”村妇说:“到不了啦,还有四十多里呢。”一问一答口气没接好,大力神登时没了劲,就把巨石撂在了河当心。此后,窟野河口通畅了,水患减少了,而数千年后,神木地方风水轮回,渐渐富裕起来。神奇之石建神灵之庙,可谓得其所哉!
河津寺原址在上游郭家塔村河西石崖上,俗称岩崖寺。明万历间,由下游石窑村富户张存武倾一生积蓄移到今址。张存武为人清廉,施工中不沾庙上一文之利,连饮水都是自带的。庙建成不久,张即去世。为表纪念,人们在寺内为之设立功德主牌位,让他与诸神共享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