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毛时安:让丝绸之路成为和平友谊之路

著名文艺评论家、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上海美协理论委员会主任
(王洋 摄)
海外网9月19日敦煌电 (姜舒译)“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一条铺展在广袤大地上交织着经济和文化彩带,其后踏平太平洋大西洋惊涛骇浪的海上丝绸之路,同样是一条连接着各国人民的和平之路。”在9月19日的丝路文化发展论坛上,著名文艺评论家、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上海美协理论委员会主任毛时安这样阐释“一带一路”。
毛时安谈到,我们可以想象,在交通极不便利,环境极其封闭塞的遥远的二千多年前,从繁华的长安穿过一望无际荒无人烟的沙漠,翻越连雄鹰都停下翅膀的冰川雪山,最后抵达亚洲的腹地,这一切意味着什么?有人妄顾历史地说,中华民族文化封闭。而丝绸之路,让每一个人看到,我们伟大的先人几乎是以自己的生命和血肉开拓的丝绸之路,承载了一股不可遏止的冲动和渴望。据说是6440公里,那是一步一步用脚走出来的啊。
“站在20世纪的尽头,我们曾经对人类的未来给予了无限热情的期待。坦率地说,21世纪并没有出现我们预期过的那种美好。”毛时安表示,中华民族围绕着首创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理念,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倡议。可以想象这一倡议的实现将为人类未来的发展起到怎样深远的影响。这里我们可以听到我们伟大先哲“天下大同”“和而不同”思想的历史回声。
以下为毛时安发言全文:
绿色的敦煌像一颗明珠镶嵌在一片黄色的大漠之中。它的西边不远就是阳关,就是玉门关。有多少诗人在它们的城楼下徘徊踟蹰,吟出了无数不朽的诗行,有多少或悲壮或伤感的故事萦绕着逶迤的城墙。耳边似乎响着飞天佩环清脆的叮咚,看得见飞天迎风飘扬的长长绸带。风吹鸣沙山,星光月牙泉。总觉得,我们伟大的先祖两千多年前牵着背驼丝绸的骆驼还在穿越大漠荒烟顽强地跋涉。
在我儿提时代看的第一批连环画中,就已经知道了一介书生班超出使西域,把和平播撒到沿途各国,一路千辛万苦的故事。以致后来读历史,小小年纪,一下子竟搞不明白怎么还有一个张骞出使西域。
我们可以想象,在交通极不便利,环境极其封闭塞的遥远的二千多年前,从繁华的长安穿过一望无际荒无人烟的沙漠,翻越连雄鹰都停下翅膀的冰川雪山,最后抵达亚洲的腹地,抵达波涛汹涌的地中海西岸,抵达同样富丽堂皇的罗马城,会发生多少生命的钟摆定格在几万里长途跋涉的一个点上,这一切意味着什么?在他们一步跨出不度春风的玉门关的时候,就开始了忍受,忍受“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孤独和寂寞,忍受着“阳关一曲肠千断”的万般痛苦。面对西下的夕阳和头顶流泻的星空,他们义无反顾地向西、向西。据说是6440公里,那是一步一步用脚走出来的啊。有人妄顾历史地说,中华民族文化封闭。而丝绸之路,让每一个人看到,我们伟大的先人几乎是以自己的生命和血肉开拓的丝绸之路,承载了一股不可遏止的冲动和渴望。他们那么地向往着外面的世界,憧憬着和外面世界的交流。丝绸之路把中国美丽的丝绸带到了波斯带到了罗马,也把玻璃和织毯带回了长安。但更重要是这些物品所承载的内涵,凝聚其中文化。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一条铺展在广袤大地上交织着经济和文化彩带。其后踏平太平洋大西洋惊涛骇浪的海上丝绸之路,同样是一条连接着各国人民的和平之路。
历史从来就是昭示未来的坐标。
站在20世纪的尽头,我们曾经对人类的未来给予了无限热情的期待。坦率地说,21世纪并没有出现我们预期过的那种美好。历史不但没有如有人盲目预言的被“终结”,而且似乎还有愈演愈烈的火爆。战火几乎没有熄灭过一天。多少儿童妇女多少无辜的人们被现代化的武器夺走了那么鲜活的生命!难道人类和世界只有学者缪萨尔•亨廷顿1996年提出的“文明的冲突”的唯一出路,非要在仇恨中厮杀,动用残酷的战争才能解决问题?确实,不同人种、不同宗教、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甚至不同教派你死我活绵延千年的持续不断的厮杀。难道我们真的走不出这文明冲突论的魔咒。
一个世世代代在华夏大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个即使在劳动中也击壤而歌的古老而唯一没有中断文明传统的中华民族,围绕着首创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理念,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倡议。一带一路沿线人口规模44亿,占全球人口63%。经济总量21万亿,占全球总量29%。可以想象这一倡议的实现将为人类未来的发展起到怎样深远的影响。这里我们可以听到我们伟大先哲“天下大同”“和而不同”思想的历史回声。在当代世界解决利益纷争矛盾动不动诉诸强权、武力和战争之外,提供了现代的具有东方智慧的解决之道。以一带一路来促进欧亚大陆经济的互惠发展,带动文化的广泛交流。让文化冲突转化为文化对话文化交流文化理解文化融合,让和平真正常驻在我们每个地球人的心中,常驻在我们生活的这颗蓝色的星球上。所以,一带是友谊的彩带,一路是通向和平的大路。它为中国也为人类谋划了一个美好的愿景。
这是我为一个诗人写的序言结尾:这个世界不需要燃烧的贫铀弹白磷弹,这个世界需要玫瑰。这个世界不需要那么多死在食人者无人机机翼下的阿富汗孩子,这个世界需要玫瑰。这个世界不需要让那个可爱的叙利亚小男孩,用熟睡的姿势永远沉默在地中海冰凉的海水中,这个世界需要用玫瑰装点孩子的摇篮、小床和睡梦。是的,诗歌就是人类生活的玫瑰。
而和平就是最可珍贵玫瑰。一带一路就是中国拥抱和平有力张开的双臂。
毛时安简介
毛时安,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上海美协理论委员会主任、中国作协会员、研究员。汉族,籍贯,浙江省宁波奉化。1948年出生在上海,1982年毕业于上海华东师大中文系。历任《上海文论》副主编、上海社科院文化研究室主任、上海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上海市文化局局长助理、上海艺术研究所所长、上海市艺术创作中心主任、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副局级巡视员、上海市政协常委、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宣传部主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著有《毛时安文集》(四卷)《引渡现代人的舟筏在哪里》《美学新变与反思》《情绪的风景》《长夜属于你》《火焰与温情》《视野.说》《敲门者》等。主编有《上海文化通史》《海上风艺术文丛》(12卷)《1991年中国小说》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图文集、画册、歌曲集、评论集等几十种。
曾获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一等奖(榜首)、中国戏剧奖评论奖、上海文学作品奖,上海文学艺术奖、华东田汉戏剧奖、全国青年优秀美学成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