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前沿
《丝绸之路研究》首发式暨出版座谈会举行
11月16日,《丝绸之路研究》首发式暨出版座谈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中国网记者 张艳玲 摄
中国网新闻11月16日讯(记者 张艳玲)《丝绸之路研究》首发式暨出版座谈会今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
该座谈会是由中国人民大学“一带一路”经济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主办,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国学院承办的。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贺耀敏在致辞中指出,“一带一路”对中国的发展意义深刻。这是以中国的价值体系引领新全球化十分重要尝试。“一带一路”建设重要的是文化事业的推进。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进口管理司副司长赵海云在致辞中表示,出版是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渠道。《丝绸之路研究》正逢盛世,面临大好机遇。
她认为,专家学者要集中精力研究丝绸之路的发展规律,在科技创新通信物流发达的今天,“一带一路”为全球可持续增长开辟新空间,顺应当今各国发展需求,是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伟大创举,希望专家学者编辑参照各国国情,以深邃洞察力解读分析历史大势。
还要创新、提炼、分析、总结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治理模式,并将行之有效的做法加以推进,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提供中国方案。同时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把“一带一路”共性研究与世界文化多样化差异性研究结合起来,推动沿线各国繁荣发展。“希望《丝绸之路研究》成为服务‘一带一路’的优质思想产品。”
中国出版集团党组书记王涛表示,《丝绸之路研究》为丝绸之路研究搭建重要交流平台,要坚持质量第一、坚持国际化定位,推动国际学术研究,提高中国学者在丝绸之路研究中的话语权。“希望《丝绸之路研究》成为一带一路研究的学术品牌,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总经理路英勇认为,《丝绸之路研究》是展示学界文化自信的平台,也是与专家学者合作的平台,能很好推动中外学者进行学术交流。这也是中外学者平等交流的途径。
《丝绸之路研究》编委会代表、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主任荣新江教授认为,“一带一路”不仅体现经济建设,也体现文化建设和出版建设。要让“丝绸之路”变成学术品牌,作为学术建设来经营。《丝绸之路研究》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提供良好基础,“一带一路”倡议也为丝绸之路研究带来巨大活力。
据了解,《丝绸之路研究》英文版正在筹划。“如果不发表英文版,很多西方学者是不能真正了解这本书真谛。”荣新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