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资讯

• 略论汉代丧葬用玉的发展与演变

文论|卢兆荫:略论汉代丧葬用玉的发展与演变徐州博物馆略论汉代丧葬用玉的发展与演变卢兆荫汉代是中国历史上强大而繁荣的朝代,也是中国玉器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汉代的玉器在继承先秦玉器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和创新,到西汉中期形成了汉玉特有的、新的艺术风格。以礼仪用玉和丧葬用玉为主体的中国古典玉器,在东汉时期基本上结束了。隋唐 ...

• 中国特色丝绸之路学

新书推介丨卢山冰等编《中国特色丝绸之路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西北学2025年03月12日 18:55甘肃丝绸之路,喜多郎-1990-2000精选集编者简介卢山冰,博士,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西北大学现代学院院长、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院长。2018年获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019年入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近年出版的相关图书有 ...

• 唐代凤林关与炳灵寺关系考

唐代凤林关与炳灵寺关系考作者简介王蕾,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副教授,甘肃省行政区划与地名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为西北史地、敦煌吐鲁番学。主持并参与国家社科基金、博士后面上资助项目等多项。翻译《欧亚交通、贸易与唐帝国》著作一部。在《中国边疆史地研究》《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域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引文格 ...

• 马萧林委员:推动大遗址保护 加强中外联合考古

作为一名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的履职一直聚焦在如何推动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上。谈到提案,马萧林告诉记者,“去年,我提交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考古用地保障的提案》得到自然资源部和国家文物局的重视,经协商办理,有望解决考古临时用地问题,这对我来讲是极大的激励。接下来,我将更好地履行委员职责,精准有效建言献策。”在深入一线调研的 ...

• 杭侃代表:加大科技保护力度 做好文化遗产代际传承

3月5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一场“代表通道”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人大代表、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回答记者提问时分享了云冈石窟的保护工作。杭侃介绍,云冈石窟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云冈石窟的保护工作,我们的危岩体加固工作进行了几十年,在这个过程中采取的环氧树脂灌浆和锚杆加固 ...

• 卢向前 | 金钥匙考——古代中外文化交流之一例

金钥匙考——古代中外文化交流之一例卢向前内容提要唐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势力曾有向北方的回纥政权纳上“金钥匙”而称臣的举动。“金钥匙”是一种权力的表征,但是追寻其本源,却发现在中国古代的语言环境中,“金钥匙”的象征意义与此相异。“金钥匙”这种象征权力的形而上的意义,与西方的希腊文明、罗马文明等基督教文明及伊斯兰文明有关。这样的传统 ...

• “园说Ⅵ——木器风华 美成在久”开展啦

中国古典家具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审美取向、思想意识和时代精神,在世界家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明清家具作为中国古典家具发展的高峰,再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独特的东方生活美学。5月17日,由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主办、颐和园承办的“园说Ⅵ——木器风华 美成在久”展览在颐和园博物馆、德和园扮戏楼展厅同时开幕。展览海报此展览以园林中的中国古典家 ...

• 荐书 | 青少年的文博课堂《文物讲中国史》

假如文物会说话它们会与你诉说怎样的故事呢?跟着《文物讲中国史》系列丛书一起读懂有趣的文物故事拉近当代青少年与文物的距离感受鲜活的历史记忆《文物讲中国史》出版单位: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时间:2024年3月内容简介《文物讲中国史》是一套通过文物向青少年讲述中国历史、弘扬中华文化的丛书,按历史顺序共分为《原始社会篇》《夏商西周篇》《春秋 ...

• 公众视野下的20世纪建筑遗产——第九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推介及研讨会综述

建筑,凝固的艺术,具象的历史,回忆的载体。传统建筑固然受人们珍视,20世纪建筑遗产也不遑多让,如今愈发受到公众关注,在北京、上海、南京、天津、青岛等20世纪建筑遗产众多的城市里,这些建筑已成为城市的亮丽名片,在城市规划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和保护,甚至在城市更新过程中成为城市风格特色的风向标,并逐渐融入人们的现代生活中。近期,“公众视野下 ...

• 畅游书海 其乐无穷——文化遗产图书追溯古今风华

5月24日,由中国文物报社主办、人文考古书店协办的2023年度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推介活动终评会在京召开。根据《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推介活动章程》,来自考古、博物馆、文化遗产等领域的15位专家评委,经过审阅图书、综合评议和投票推荐,从入围终评的50种图书中遴选出2023年度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10种、优秀图书20种。推介活动优中选优,遴选出的图书 ...

• 查海遗址群保护利用学术研讨会在阜新召开

6月7日,由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共阜新市委、市政府主办的查海遗址群保护利用学术研讨会在辽宁阜新召开,来自十余家科研院所及高校的专家学者与会。本次研讨会以“续写八千年西辽河文明新篇章”为主题,旨在进一步深入探讨查海遗址的保护与传承,围绕查海遗址群今后的文化内涵阐释、保护利用、文旅产业融 ...

• 两本“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要出英文版啦

6月20日上午,在第三十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与加拿大皇家柯林斯出版集团签署了《彩陶·中华》《玉韫·九州》的英文版权输出协议。《彩陶·中华》《玉韫·九州》是陕西历史博物馆“早期中国”系列大型原创展览同名学术型图录,旨在让公众了解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博大精神。这两本书分别在中国文物报社主办的2020年度、2023年度“ ...

• 《文明中国——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考古学阐释》亮相北京图博会

6月21日上午,由中国历史研究院编著的《文明中国——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考古学阐释》一书,在第三十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现场的科学出版社展台对外宣介。该书部分主创团队成员与广大读者和媒体记者进行了图书分享和交流。该书总策划兼主持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张国春编审介绍了组织编撰这本书的缘起及意义。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 ...

• ​“牛津话绘本世界沉浸式互动体验”展览在国家图书馆开展

6月28日,“牛津话绘本世界沉浸式互动体验”展览开幕式在国家图书馆举行,国家图书馆、牛津大学出版社、英国驻华大使馆等相关机构代表出席展览开幕式。本次展览由上海鲲集文化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牛津大学出版社首度独家内容授权。展览将于6月29日在国家典籍博物馆第七、八展厅正式面向公众开放,并持续展出至10月27日,期间还将开展双语研学等活动,丰 ...

• 第十一届三山五园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6月28日,以“保护文化遗产 绽放时代光彩”为主题的第十一届三山五园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与会专家学者深入挖掘三山五园文化内涵,分享三山五园保护利用现状,为三山五园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的发展建言献策。北京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在致辞中介绍了北京海淀三山五园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的建设情况和取得的丰硕成果,提出在未来三山五园文物保护利用 ...

• 广州长洲要塞史迹的保护利用、价值阐释与公众展示

广州,古称番禺,地理位置富有特色,“连山北峙,巨海东环,所谓包山带海,险阻之地。……其地上束石门,下瞰扶胥,外扼虎门之险,内当三江之汇,故曰石门天开,三江赴之,南汇于海,群山固之,其镇曰白云,其主曰越秀,其胜曰西樵,其秀曰灵州。……至沙尾角,当省会上流,其外坦虽沙淤高积,而前清以来,历筑炮台以镇之,由是形势益雄,门户益固。”(《 ...

• 《党史“剪”说》主题展览在浙江自然博物院安吉馆举行

妙剪生花,壮丽史诗。《南湖》《遵义会议》《翻越大雪山》《转战陕北》《抗美援朝》《北京亚运会》《火星探测天问一号》……一幅幅形象传神的剪纸艺术作品,成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的生动写照。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讲好党史故事,弘扬红色文化,浙江自然博物院特别策划并推出“赓续红色血脉 厚植家国情怀——《党 ...

• 关于开展全国文博社教案例宣传展示活动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让文物活起来”的要求,更好利用文博资源开展社会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中国文物报社联合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公益文化中心,面向文博单位及相关机构和组织开展第三届全国文博社教案例宣传展示活动。一、活动名称全国文博社教案例宣传展示活动二、组织机构主办单位:中国文物报社中国关心下 ...

• 晋国博物馆遗址展示方式漫谈

晋国,是周代重要的诸侯国之一。它起源于西周、鼎盛于春秋、结束于韩赵魏三家分晋,立国660余年,历经38位国君,春秋时期曾称霸中原150余年,创造了璀璨的晋文化。考古资料表明,“曲村—天马”一带正是晋国在西周时期的都城所在地,20世纪90年代,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和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在曲村—天马遗址核心区域发现了晋侯墓地,从 ...

• 龙门石窟万佛洞阿弥陀佛五十菩萨与唐代的净土信仰

□卢金印万佛洞为龙门唐代洞窟的典型代表,位于龙门西山中部,窟顶莲花藻井上阴刻楷体大字:“大唐永隆元年十一月卅日成,大监姚神表、内道场运禅师,一万五千尊像一龛。”准确说明该洞窟在宫中女官姚神表和内道场智运禅师的主持下完工于唐高宗永隆元年(公元680 年),因洞内南北两壁上雕有15000 尊小佛像,故名“万佛洞”。主像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 ...

• 新发现的唐代益州八大菩萨经幢及其与吐蕃造像的比较研究

董华锋 朱寒冰 卢素文(1.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2.成都博物馆;3.四川大学博物馆)近30年来,随着考古工作的推进,我国西藏、四川、青海、甘肃等地陆续发现了一批吐蕃时期的佛教造像。大日如来八大菩萨是这批造像中十分流行的一种题材。针对这类题材造像的组合、样式、渊源等问题,中外学术界已取得了不少重要的研究成果。但长期以来,囿于资料所限,吐蕃 ...

• 基于数字孪生的建筑遗产保护路径探讨

全文刊登于《中国文化遗产》2024年 第2期 P32-41向上滑动阅览基于数字孪生的建筑遗产保护路径探讨刘宛钦卢漫党新元摘要:当下的建筑遗产数字化受限于孤立的数字技术的采集、监测、管理,存在信息不流通、工作量重复、效率低下等问题,需要一套以整体视角来统筹全局的解决方式。数字孪生作为信息时代的先进理念,涵盖了信息采集、管理、预测、模拟、分析等 ...

• 麦积山石窟防震减灾研究专题|卢育霞 等:旅游高峰期游客活动对麦积山石窟及其栈道的振动影响

在振动传播过程中,高频分量随距离衰减快,低频分量衰减较慢。振动频率较高时,加速度数值较大,宜测量加速度;在中等频率时,则宜测量速度;在频率较低时,加速度数值不大,宜测量位移。麦积山周围环境振动的频谱本身比较宽,但本次测试主要振源为游客活动,需要同时考虑环境振动对麦积山石窟本体及其附属栈道的影响,综合振动频率和幅值范围,本文以速度 ...

• 三向地震作用下麦积山石窟栈道地震动力响应研究

1.2 研究对象麦积山山底海拔 1600 m,山顶海拔 1742 m,山体高约 142 m,选取的典型栈道位于麦积山石窟西崖第 191 石窟处,位于石窟底部,已在图 2 中标注,该处海拔为 1622.5 m—1632.5 m,相对高差10 m,共有 5 个梯段。根据麦积山石窟栈道设计图纸、麦积山石窟“喷锚粘托”加固设计简要图册,栈道悬臂梁、斜梯梁,平台板等典型截面配筋图如图3 所示。2 ...

• 公元734年天水7级地震对麦积山石窟影响的地震动模拟研究

采用随机有限断层法模拟 734 年天水 7 级地震不同破裂方向(2 个单侧破裂、1 个双侧破裂)时的三分向(2 个水平向、1 个竖直向)地震动,得到不同发震情景下的三分向加速度峰值 (PGA)、速度峰值(PGV)及仪器烈度分布,并模拟麦积山石窟的三分向加速度时程和速度时程。模拟结果为重现 734 年天水 7 级地震与麦积山石窟的地震危险性评价提供参考。1研究方 ...

• 荆州郢城遗址秦汉木构建筑遗存及其复原研究

考古发现的秦汉木构遗存,除地下棺椁外,地上遗存并不多见。木构桥梁方面,战国至秦汉长安渭桥群中有厨城门一号桥(西汉中至东汉初)、四号桥(战国晚期)、洛城门桥(西汉中至东汉初),还有咸阳沙河一号古桥(西汉初)、泬水一号古桥(西汉)、二号古桥(秦汉),以及成都金沙廊桥遗存(东汉),此外荆州纪南城南城垣水门遗址中的木构遗存也可能是梁桥; ...

• 先秦时期中国北方家马利用方式的时空特征

来源:“Environmental Archaeology”微信公众号中国在晚商时期已经出现了家马是确凿无疑的事实;关于马的利用,目前已有一些遗址开展了马的骨学、病理学分析,但总的来看,对马的利用方式的时空特征仍不清楚。已逾百年的考古工作中,马骨的出土层出不穷,但这些马骨信息散落在不同的考古报告中,缺乏系统的整理,而且鲜有研究对马骨的出土情境(Context) ...

• 卢兆荫 | 何文哲墓志考释——兼谈隋唐时期在中国的中亚何国人

‍图一 何文哲墓志志文拓片附录:何文哲墓志铭录文唐故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工部尚书守右领军卫上将军兼御史大夫上柱国庐江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赠太子少保何公墓志铭并序故吏前鄜坊节度判官朝议郎殿中侍御史内供奉上柱国卢谏卿撰」故吏前鄜坊节度巡官通直郎试大理评事李铢书葱岭崛秀于西陲,归邪耀芒于北极。应图而梯航委质,诞粹而英髦特生。其非社稷长龄,家 ...

• 长白山天池祭祀遗存探考

长白山天池畔女真文石碑已发现23年,最先由延边州文物管理所保管,现保存于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库房内。石碑发现之后,周长庆在新华社刊发《长白山“女真祭台”文字碑发现记》的报道,陈景河在《吉林日报》发表回忆录和碑文考释,但历史学与考古学界并未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笔者进行长白山神庙复原研究时,考虑到石碑与祭坛作为天池近处唯一保留下来的古 ...

• 卢亚辉 | 唐东都洛阳圣善寺考

摘要:依隋唐洛阳城里坊最新考古勘探与发掘成果,结合出土墓葬(志)材料与传统文献,推定唐代圣善寺作为神龙政变之后营建的政治景观,只存在于洛阳一处。圣善寺是舍宅为寺或改原有寺庙形成,其所在区域的建筑规模与体量,不能满足功能需求,故唐中宗建报慈阁,安置佛像;后又基于隋唐洛阳城原有的里坊规划,以50余步为准扩建僧房。营建后的圣善寺成为洛阳 ...

• 西周史与考古论集

西周史与考古论集 作者:卢连成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年: 2024-3定价: 288.00元装帧: 精装ISBN: 9787100234351内容简介本书是一部西周史与考古成果论文集。作者自1972年以来先后主持西周夨国墓地、西周鱼国墓地、西周周原和丰镐都品遗址以及宝鸡太公庙和西高泉春秋秦国遗址和墓地的调查和发掘工作。1988-1996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丰镐遗址考古队队 ...

• 西藏青海古建筑地图(中国古代建筑知识普及与传承系列丛书中国古建筑地图)

西藏青海古建筑地图(中国古代建筑知识普及与传承系列丛书中国古建筑地图) 作者:王南、卢清新、袁牧、李和欣、唐恒鲁、张植程、代福博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年: 2021-1-1页数: 548定价: 199装帧: 平装丛书:中国古建筑地图ISBN: 9787302571117内容简介该书分为西藏和青海两篇。对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古建筑的总体特征进行了概述,精选了两地较为重要且 ...

• 四川重庆古建筑地图

四川重庆古建筑地图 作者:青锋 /卢清新 /刘梦嘉 /彭钦一 /刘启豪 /王晓维 /罗威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年: 2016-12页数: 499定价: 99.00装帧: 平装丛书:中国古建筑地图ISBN: 9787302451402内容简介本书扼要介绍了四川省和重庆市的主要建筑,具体为民国之前建成,是由文物行政部门核定的*文物保护单位(含世界文化遗产)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保存完好 ...

• 青海化隆沙隆卡遗址炭化植物遗存的考古学研究

摘要:沙隆卡遗址2016年度发掘的浮选结果表明,细石器时期居民对植物资源的利用以野生物种为主;仰韶文化时期,粟、黍在当时生业模式中的重要性有所提升;齐家文化时期,作物种类有粟、黍、小麦、大麦、燕麦、大豆等,农业生产呈现出以粟类作物为主的多种旱地作物种植特点;卡约文化时期,作物仅见粟、黍、大麦,仍以粟作为主。粟、黍等本土作物,与小麦、 ...

• 迈向文化遗产数字化的综合方法:从调查到信息管理的案例研究

全文刊登于《中国文化遗产》2024年 第1期 P17-26向上滑动阅览迈向文化遗产数字化的综合方法:从调查到信息管理的案例研究佛朗哥·斯佩托 张开 艾哈迈德·阿莱利卢卡·佩尔费蒂 克里斯蒂安娜·阿奇尔弗朗西斯科·法西摘要:近年来现实采集技术促进了文化遗产数字化进程,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也对数字化方法提出具体而新的要求。本文通过案例展示文化遗产数字化 ...

• 青海平安、互助县考古调查简报

考古1990,(09),774-789+10-11+14+20+22+24青海平安、互助县考古调查简报陈海清张义军卢耀光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平安、互助两县位于青海省东部,地处湟水中游,隔水相望。平安县西北距西宁市约30公里,其平面略呈方形,总面积七百余平方公里。县下辖一镇八乡,地形南高北低,沟壑纵横,较大的沟有硝沟、祁家川(三合沟)、白沈家沟、巴藏沟等,水系较为发达(图一)。 ...

• 中国四川西部人文历史文化综合研究-中国西部南北游牧文化走廊研究报告之二

中国四川西部人文历史文化综合研究-中国西部南北游牧文化走廊研究报告之二 作者:卢丁 /工藤元男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副标题: 中国西部南北游牧文化走廊研究报告之二出版年: 2003-1页数: 278定价: 88.00元装帧: 平装ISBN: 9787561425053内容简介《中国四川西部人文历史文化综合研究》收集了1999年到2001年的四川民族地区的田野调查简报以及在白马藏区收集 ...

• 羌族历史文化研究-中国西部南北游牧文化走廊研究报告之一

羌族历史文化研究-中国西部南北游牧文化走廊研究报告之一 作者:卢丁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副标题: 中国西部南北游牧文化走廊研究报告之一出版年: 2000-5页数: 317定价: 119.00装帧: 平装ISBN: 9787220049187内容简介《羌族历史文化研究》以“四川理县桃坪羌族乡社会历史文化调查报告”为主。报告是对桃坪羌寨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进行了充分调查后,整理而成 ...

• 黑龙江流域的通古斯人

黑龙江流域的通古斯人 作者:张嘉宾 /卢贵子 编著出版社: 哈尔滨出版社出版年: 2004-5页数: 262定价: 26.00元装帧: 平装丛书:黑龙江民族研究论丛统一书号: 11021-200405目录黑龙江流域的通古斯人及其传统文化《下阿穆尔河和萨哈林岛各族人民的传统经济和物质文化》前言下阿穆尔河和萨哈林岛各民族经济上的共同性埃文基人的民间知识埃文基人的亲属制度埃文基 ...

• 青铜文化的宝库・殷墟发掘记

青铜文化的宝库・殷墟发掘记 作者:卢连成出版社: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年: 1996-09页数: 171定价: 10.00装帧: 平装丛书:华夏文明探秘丛书ISBN: 9787540829582内容简介 殷墟为殷商王朝后期都城遗址, 发现于 20世纪初,1928年开始发掘。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洹河两岸,面积约二十四平方公里。自盘庚迁都于此至纣王(帝辛)亡国,商以此为都(约公元前14世纪末至 ...

• 内蒙古文物古迹散记

内蒙古文物古迹散记 作者:卢明辉出版社: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年: 1988页数: 229装帧: 平装ISBN: 9787204000944

• 古代民族-遥望星宿——甘肃考古文化丛书

古代民族-遥望星宿——甘肃考古文化丛书 作者:陈炳应 /卢冬出版社:敦煌文艺出版社副标题: 遥望星宿——甘肃考古文化丛书出版年: 2004-2-1页数: 391定价: 66.50装帧: 平装ISBN: 9787805876122内容简介本套丛书共涵盖古生物与古环境、彩陶、青铜器、古代民族、长城、简牍、佛教艺术、早期秦史、古代建筑、岩画及墓葬壁画10个方面内容,全部由甘肃省文博学术 ...

• 敦煌吐鲁番文书论稿

敦煌吐鲁番文书论稿 作者:卢向前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年: 1992年12月页数: 291定价: 6.70装帧: 精装丛书:东方文化丛书ISBN: 9787210010234内容简介目录:1. 唐代六品以下职散官受永业田质疑——敦煌户籍勋职官受田之分析2. 唐代胡化婚姻关系试论——兼论突厥世袭3. 马社研究——P3899号背面马社文书介绍4. 关于归义军时期一份布纸破用历的研究——试 ...

• 撒马尔罕

撒马尔罕作者:阿敏·马卢夫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译者:黄思恩/林子涵/彭广恺出版年:2017-8-1页数:312定价:68.00装帧:平装丛书:阿敏·马卢夫作品ISBN:9787513914802内容简介若要治理世事,一个人必须忘我,只为他人着想——尤其是为那些不幸之人着想。但要得到权力,一个人必须成为天下*贪婪的人,只为自己着想,甚至不惜毁掉自己*亲近的朋友。撒马尔罕, ...

• 长江流域道教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基于文化线路视角

长江流域道教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基于文化线路视角 作者:卢世菊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副标题: 基于文化线路视角出版年: 2012-8页数: 299定价: 48.00元ISBN: 9787516108147内容简介 《长江流域道教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基于文化线路视角)》由卢世菊所著,《长江流域道教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基于文化线路视角)》在大量考察、调研、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参照 ...

• 中国四川唐代摩崖造像-蒲江・邛崃地区调查研究报告

中国四川唐代摩崖造像-蒲江・邛崃地区调查研究报告 作者:卢丁 /雷玉华 /肥田路美出版社:重庆出版社副标题: 蒲江・邛崃地区调查研究报告出版年: 2006-12定价: 110.00元装帧: 平装ISBN: 9787536682115

• 波斯艺术

波斯艺术 作者: 弗拉基米尔•卢科宁 / 阿纳托利•伊万诺夫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译者:关祎出版年: 2021-3页数: 104定价: 48.00装帧: 精装丛书:简明艺术史书系ISBN: 9787568922753内容简介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以及其他的一些研究机构,包括图书馆、博物馆等,可以说是研究波斯艺术最为珍贵的资料来源。在本书当中,艾尔米塔什博物馆东方艺术部的主任弗 ...

• 雅典考古博物馆

雅典考古博物馆作者:(意大利)卢卡•莫扎蒂出版社:译林出版社译者:陆元昶出版年:2015-4页数:164定价:69装帧:精装丛书:伟大的博物馆ISBN:9787544752701内容简介著者:卢卡•莫扎蒂:在博物馆工作多年,爱好考古、绘画等,并对很多艺术品有精湛的研究和见解。译者:陆元昶: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译林出版社的资深编辑,精通七国外语,在书法艺术上也 ...

• 伦敦大英博物馆-伦敦大英博物馆

伦敦大英博物馆-伦敦大英博物馆作者:卢卡·莫扎蒂编著出版社:译林出版社副标题:伦敦大英博物馆译者:应倩倩/许琛/曾美祯出版年:2015-1页数:160定价:68.00元装帧:精装丛书:伟大的博物馆ISBN:9787544751261内容简介汇聚世界艺术珍品,一馆看尽世界文明书内收有珍贵藏品顾恺之《女史箴图》,该画只允许个别专家观看。伦敦大英博物馆,馆藏上千万件藏品,本书优 ...

• 新石器时代:世界最早的农民

新石器时代:世界最早的农民作者:卢布坦(CatherineLouboutin)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译者:张容出版年:2001页数:180定价:38.00装帧:精装丛书:发现之旅ISBN:9787806227480内容简介新石器时代是人类历史上生产方式出现重大变革的时代,在此之前,人类的发展历史经历了几乎相同的历程,而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出现了多样化的发展倾向。对于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时代 ...

• 满城汉墓-中国重大考古发掘记

满城汉墓作者:卢兆荫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年:2005-10页数:174定价:35.50元丛书:中国重大考古发掘记ISBN:9787108022950内容简介满城汉墓的发现,揭示了西汉时期诸侯王的墓葬结构和埋葬制度,为研究汉代冶炼、铸造、漆器、纺织等手工业和工艺美术等方面的发展情况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满城汉墓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之墓。刘胜墓全 ...

• 玉振金声-玉器.金银器考古学研究

玉振金声-玉器.金银器考古学研究作者:卢兆荫出版社:科学出版年:2007-7页数:284定价:100.00元ISBN:9787030190840内容简介本书为作者从事汉唐考古50余年以来主要研究成果的总结,内容分为玉器研究和金银器研究两个部分。其中玉器研究论文26篇,有对满城汉墓、徐州狮子山汉墓、长清双乳山汉墓等著名汉王陵出土玉器的相关研究,也有对特殊器型的专题研究;金银 ...

• 亲历中国考古·满城汉墓

基本信息:作者:卢兆荫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年5月版次:1印刷时间:2023年5月印次:1ISBN:9787533971779内容简介:  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和王后窦绾墓是中国20世纪百项考古大发现之一,在这两座未经盗扰的古墓中,发现了保存完整的金缕玉衣,证实了文献记载的准确性,揭开了历史上的金缕玉衣之谜;王后窦绾墓发现了实用和美观兼具的长 ...

• 唐开国元从功臣及其后裔的洛阳宅邸

中国古代都城,最主要的功能是王朝的政治中心,隋唐时期的长安、洛阳亦不例外。正如隋文帝营建大兴城(即后来的唐长安城)时所称,“京师百官之府,四海归向”,于“川原秀丽,卉物滋阜”的龙首原营建都城,目的在于“定鼎之基永固,无穷之业在斯”。都城内人物宅邸的安置、居住里坊的选择,自然也有政治上的考虑。唐中宗复位,还都长安,武氏主要成员、韦 ...

• 论两湖地区出土神煞俑的隋唐墓葬

全文阅读论两湖地区出土神煞俑的隋唐墓葬1论两湖地区出土神煞俑的隋唐墓葬2(作者:卢亚辉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文刊于《考古学集刊》第27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年。)

• 重庆地区出土的西汉带釦漆器

一、前言漆器,广义的讲,就是指用漆这种原料制作的各种实用器、装饰用品等等。重庆是漆器制作原料、可生产生漆的漆树的重要产地之一。带釦漆器,很多文献简称之为“釦器”或“扣器”,是指在器口沿、腹部和底部加装金属箍,以达到加固和装饰目的的漆器。带釦漆器初见于西周张家坡墓地出土的青铜釦漆盨(古代盛食物的铜器,椭圆口,有盖,两耳,圈足或四足 ...

• 铜吹鼓小考

白铜吹粉器,俗名铜吹鼓,又名风鼓、自来风等,英文名powder blower,德文名Pulverbläser,是民国时期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比较流行的中医使用便携式吹药医疗工具。随着物质生产资料和科技的发展,铜吹鼓已十分少见,今人已多不识。一般而言,铜吹鼓上部为空心圆柱体,直径4厘米左右,高2厘米以内,两端鼓出,下接若干节空心可伸缩铜管,管末端 ...

• 江津梧桐土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重要阶段性收获

梧桐土遗址位于江津区油溪镇金刚社区,地处长江左岸一级阶地上,西靠成渝铁路,东距长江约80米。遗址所在的金刚沱台地形如弯月,三面环山,东临长江,间有溪河。螺蛳溪沿梧桐土遗址南缘蜿蜒入台地后靠的低山丘陵,曹家沟沿台地西缘山麓向北流淌,于台地北部汇入长江。梧桐土遗址位置金刚沱台地地形环境图梧桐土遗址在小南海电站文物调查中发现,周邻大河边 ...

• 宝鸡弓鱼国墓地

宝鸡弓鱼国墓地(全贰册)宝鸡弓鱼国墓地(全贰册)作者: 卢连成 / 胡智生 / 宝鸡市博物馆 编辑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出版年: 1988-10页数: 984定价: 39.00元装帧: 平装/精装ISBN: 9787501000548

• 金钥匙漂流记-古代中西交通猜想

金钥匙漂流记作者: 卢向前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副标题: 古代中西交通猜想出版年: 2016-10页数: 250定价: 52.00装帧: 精装丛书: 丝瓷之路博览ISBN: 9787100121835内容简介 · · · · · ·本书是卢向前就古代中西交通史上的一些主题进行故事性讲诉的学术普及作品,属于丝瓷之路博览丛书的一本。主要内容如下:有关城门钥匙即城市控制问题中西文化在制度层面 ...

• 占婆史 秦代初平南越考(附占城史料补遗)

占婆史 秦代初平南越考占婆史 秦代初平南越考作者: 【法】马伯乐 / 【法】鄂卢梭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副标题:附占城史料补遗译者: 冯承钧出版年: 2014-2页数: 108定价: 22装帧: 平装丛书: 冯承钧译著集ISBN: 9787532563074内容简介 · · · · · ·《秦代初平南越考》主要对秦末汉初(公元前221-前111年),秦始皇及西汉武帝平定据有南海、桂林及象郡 ...

• 卢芳玉: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刘平国治关亭摩崖》拓本简述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刘平国治关亭摩崖》拓本简述卢芳玉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馆一、原石的发现及传拓  刘平国治关亭摩崖,全称“龟兹左将军刘平国治关亭摩崖”,东汉永寿四年(158)八月刻于龟兹国北境山崖(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拜城县黑英山乡北部卡拉塔格山麓博孜克日格沟沟口西部)上。摩崖分两段刻,南段正文,存八行,可辨识者百余字,高43厘米,宽34厘 ...

• 青海化隆沙隆卡遗址生业经济研究——来自淀粉粒的证据

------------------------------------------------------------------------全文阅读青海化隆沙隆卡遗址生业经济研究——来自淀粉粒的证据(作者:赵珍珍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肖永明 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郭荣臻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郑州师范学院,蔡林海 梁官锦 卢悦 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靳桂云 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原文刊于《考古与文 ...

• 汉长安城未央宫出土骨签考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重庆考古一、骨签的考古发现骨签,意指以动物骨骼加工成大小相近、形状固定的长条形骨片,其中部一侧有半月形缺口,大部分刻有文字,故谓之为“骨签”(图1)。骨签一般长5.8-7.2、宽2.1-3.2、厚0.2-0.4厘米,由右侧签和左侧签背面相贴成为一对进行使用。目前所见骨签绝大部分出土于汉长安城未央宫三号建筑遗址,计六万余枚,其中刻字 ...

热门信息

12下一页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