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资讯

• 夏家店上层文化祭祀性遗存初探

夏家店上层文化祭祀性遗存初探党 郁 孙金松(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保护中心)夏家店上层文化 祭祀性遗存 分类研究 内涵夏家店上层文化是内蒙古东南部西周中晚期至春秋早期一支较为发达的青铜时代文化,在长城沿线的青铜文明中占据着显著的位置。其不仅与长城沿线各区域的青铜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在欧亚草原青铜文化的形成 ...

• 岱海地区东周墓葬群相关问题讨论 —— 以忻州窑子、小双古城、水泉墓地为突破口

岱海地区东周墓葬群相关问题讨论—— 以忻州窑子、小双古城、水泉墓地为突破口孙金松(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保护中心)岱海地区 东周墓地 文化因素 人群构成 畜牧方式图一 岱海地区东周墓地分布图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内蒙古凉城县永兴镇发掘毛庆沟墓地①始,以内蒙古岱海地区东周墓地相关问题为核心的研究 ...

• 夏家店下层文化铜器成分及工艺研究

王永乐 梅建军 李延祥 曹建恩 孙金松 党 郁(1.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 2.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我国早在仰韶时代就发现有铜器①,约在公元前两千纪前后铜器开始大量出现。我国早期铜器主要分布于西北地区、中原地区和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中原地区的铜器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重大成果,而关于北方地区早期铜器的研究则略显薄弱。近年来 ...

• 内蒙古青铜时代考古综述

孙金松 党 郁(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地域辽阔,东西经度跨越29度、南北纬度跨越26度,巨大的跨度差异造就了这一广大区域内迥然不同的生态环境和独具特色的地理单元,孕育了不同的生业方式和考古学文化。目前,内蒙古中南部和东南部地区已基本建立了较为完整的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谱系,其与中原地区夏商周三代共同构建了早期中国最为关 ...

• 内蒙古中南部南流黄河两岸地区龙山时代石城研究

孙金松 党 郁(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作为中国第二长河,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的“母亲河”——黄河,一直以来都为人类繁衍生息提供着重要的场地、资源与文脉,其以蜿蜒曲折的身躯见证了黄河两岸近万年的人类史、近五千年的文明史,述说着以黄河为根的文明进程与早期国家起源历程,细致地描绘了中华文明起源的特有模式。作为中华文明的母 ...

• 孙金松谈内蒙古文物考古与北疆文化研究

“北方有佳人——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辽代女性文物展”(3月30日——6月30日)正在苏州博物馆对外展出。有别于以往的辽代文物展,此次展览聚焦契丹女子,尤其是辽代贵族女性。通过金银器、玉器、漆器、琥珀、玻璃等不同质地和种类的精美文物,呈现了北方游牧民族女子“弯弓射猎本天性”、“马牛到处即为家”的宽广气度与自信豪迈。以契丹辽代女性为 ...

• 浑河下游地区区域性考古调查报告

浑河下游地区区域性考古调查报告作者: 曹建恩 / 党郁 / 孙金松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出版年: 2018-12定价: 620.00元装帧: 精装ISBN: 9787501048786内容简介 · · · · · ·浑河下游地区区域性考古调查是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项目《河套地区先秦两汉时期人类文化、生业与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这一项目的基础工作。调查工作于2004-2005年完成,调查面积 ...

• 内蒙古清水河县阳畔东周墓地发掘简报

阳畔墓地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小庙乡阳畔村东侧约0.5公里处的一西北高东南低的向阳坡地之上,东经111°39′03.9″、北纬 39°56′29.3″、海拔高度 1308±5米;墓地四周沟壑纵横,仅东北方向为一向上的缓坡可与贺家山村相连,其余三面均近邻冲沟,其中西、南两侧冲沟分别将墓地与阳畔村和209国道相隔,地势相对独立(图一)。墓地占地面积约1万平 ...

• 田野考古学在建设项目文物影响评估中的作用

学界普遍认为,文物影响评估属影响评估(impact assessment)的一个分支,是国际影响评估联合会(IAIA)以“对当前或未来计划所产生后果的认识过程”(the process of identifying the future consequences of a current or proposed action)为定义的“影响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随着西方国家不断对影响评估内涵的丰富,其涉及领域不断扩充,在政府决策中的作用不断加强。2001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越南召开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