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兰热水南岸吐蕃三号墓鹿与鹰文化内涵的解读
1982年,青海省考古队在青海都兰县热水血渭草场发现了一处庞大的吐蕃墓群。这一发现在20 世纪90年代中期曾被列入“ 199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同时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7月至9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在血渭草场热水沟南 岸发掘了四座被盗过的吐蕃大、中型墓葬,四座墓的发掘报告以《都兰吐蕃墓》为书名 ...
1982年,青海省考古队在青海都兰县热水血渭草场发现了一处庞大的吐蕃墓群。这一发现在20 世纪90年代中期曾被列入“ 199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同时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7月至9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在血渭草场热水沟南 岸发掘了四座被盗过的吐蕃大、中型墓葬,四座墓的发掘报告以《都兰吐蕃墓》为书名 ...
都兰热水南岸的三号吐蕃墓发掘报告的第九部分是“石刻”类,参见《都兰吐蕃墓》 p109的 图形,石刻3在成组拍照时被颠倒了,上刻藏文为ཤེའུ即“鹿羔”或“幼鹿”。以藏文音节为单位的石刻共有四块,出土时的情景是盗洞内发现的标本,即99DBNM3 : 157 - 1,也就是刻有ཤེའུ已字的那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