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资讯

• 楚墓青铜礼器、日用陶器的演变

参考刘彬徽先生的研究率,可将楚系墓葬青铜礼器演变情况制成图四。春秋早期如当阳赵家塝M2、枝江百里州铜器墓。前者出鼎、簋,后者出鼎、瑚、方壶、盘、匜。春秋中期如河南淅川下寺M7、 M8,当阳赵家塝M3。下寺M7出鼎、瑚、敦(盏)、浴缶、盘、匜,M8较M7少敦(盏)、浴缶、盘,当阳赵家塝M3出鼎、簋。春秋晚期如淅川下寺M1、M2,湖北麻城李家湾M14。下寺 ...

• 陕西六大参评项目丨宝鸡魏家崖遗址

魏家崖遗址位于宝鸡市陈仓区千河镇魏家崖村,千(汧)河与渭河交汇处的东夹角,遗址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年代从龙山时期延续至汉代,其中又以春秋时期秦文化为主。上世纪80年代在遗址曾发现小型编钟、金虎、玉铺首。2008年“关中秦汉离宫别馆”考古队正式发现该遗址,采集到鬲足、筒瓦、陶范。2014年村民取土发现了一座春秋早期秦贵族墓,经抢救性清理。202 ...

• 李伟为 梁云|康居墓葬的发现与研究

康居墓葬的发现与研究李伟为 梁云摘要:康居是两汉时期西域大国,对于研究两汉边疆关系与对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近百余年来,俄国及中亚国家积攒了一大批以墓葬为代表的康居相关考古材料,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为增加国内学者对相关材料的了解,本文系统梳理了康居墓葬的发现与研究,在肯定前人成就的同时,也分析了其研究领域存在的不足,希望为学界 ...

• 诺音乌拉31号墓人物绣像考论

诺音乌拉31号墓人物绣像考论第一作者简介梁云,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周秦汉考古、中亚考古。长年在中国西北地区中亚地区从事田野考古工作,曾主持2012—2014年甘肃甘谷县毛家坪遗址发掘,2017—2018年乌兹别克斯坦拜松市拉巴特墓地发掘。对秦文化以及中亚的康居文化、月氏文化有深入研究。著有《战国时代的东西差别——考 ...

• 康居墓葬的发现与研究

摘要:康居是两汉时期西域大国,对于研究两汉边疆关系与对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近百余年来,俄国及中亚国家积攒了一大批以墓葬为代表的康居相关考古材料,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为增加国内学者对相关材料的了解,本文系统梳理了康居墓葬的发现与研究,在肯定前人成就的同时,也分析了其研究领域存在的不足,希望为学界研究相关问题提供基础。康居是公元 ...

• 论早期匈奴的地望与文化

匈奴联盟集团或曰匈奴帝国的形成,是欧亚草原东段文明史上的重大事件,对北方草原及周边有深远影响。匈奴的起源问题一直是国际学术界的热门话题,先后出现石板墓文化起源说、阿尔泰起源说、夏家店上层文化起源说、鄂尔多斯起源说、多源说等不同观点。这些观点均把握到匈奴文化的某些特征并由此上溯,因而各有其合理性。然而,匈奴起源与匈奴的崛起及发展是 ...

• 拓跋鲜卑资料辑录-东胡系民族资料汇编

《拓跋鲜卑资料辑录》东胡系民族资料汇编梁云 编978-7-101-16483-188.00元本书包含纪传体、编年体、典制体史书、大型类书、地理总志以及其他史料中有关拓跋鲜卑早期历史之资料。散见史料系年录上起魏元帝景元二年(261) 拓跋鲜卑大人力微遣其子沙漠汗入贡曹魏,下迄北魏登国元年(386)十二月后燕慕容垂遣使朝贡。 ...

• ​论战国秦陵对秦始皇陵的影响

论战国秦陵对秦始皇陵的影响梁 云 段旭颖(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内容提要:秦始皇陵园形制结构的来源,是学术界长期关注的问题。近年的考古发现表明战国秦陵对秦始皇陵有直接影响,如南北向纵长方形陵园形状、回字型双重陵园结构、覆斗形封土形制、东西向亚字型墓形、外藏制度。当然,作为第一个大一统帝国陵园,秦始皇陵的创新也很突出,包括陵寝、门阙 ...

• 新疆出土早期绿松石制品研究

来源:《西域研究》2023年第2期新疆出土早期绿松石制品研究先怡衡 樊静怡 杨莉萍 于春梁云 段朝玮 李延祥内容提要绿松石是早期中原文化的重要象征物之一,新疆是东西文化交流的前沿地带,研究新疆早期绿松石文物,可为探究我国早期边疆与中原的文化交流提供新的视角。本文系统梳理新疆早期绿松石器的出土情况,发现新疆地区绿松石器从开始出现到衰落,和中 ...

• 梁云:发现汉代的西畤

文 / 梁云秦襄公立为诸侯之后,作西畤,“祠白帝”。我在前文说过,秦人在礼县的老家往往称为“西”,有“西垂”“西犬丘”“西陵”等,后来又成为“西县”。“西畤”,既可以解释为“西垂之畤”,也可以解读为“西县之畤”。“畤”这个字,就是秦国祭天地点的专用名词。即“止也,言神灵之所依止也。亦音市,谓为坛以祭天也”,这是《史记索隐》的说法, ...

• 秦文化

秦文化作者:王学理/梁云出版社:文物出版社出版年:2001-4页数:283定价:28.00元装帧:平装丛书:二十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ISBN:9787501012367内容简介本书全面综述了20世纪秦文化考古的重要发现与研究成果,回顾了秦文化的考古发现与研究历程。作者简介:王学理,一九三四年八月生于陕西蒲城,一九六0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现为陕西省考古 ...

• 战国时代的东西差别考古学的视野

战国时代的东西差别作者: 梁云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副标题: 考古学的视野出版年: 2008-07-01页数: 274定价: 95.00元装帧: 平装丛书: 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学术丛书ISBN: 9787501024919内容简介 · · · · · ·《战国时代的东西差别:考古学的视野》着重比较秦与六国的差别。东方国家的器物群演变是连续性的,秦在战国中期则发生突变。对周礼的破坏 ...

• 纪要|【邀访学者论坛】梁云:康居、月氏与贵霜的考古学探索

2022年3月8日下午,文研院第十二期邀访学者内部报告会(第一次)在北京大学静园二院111会议室举行。文研院邀访学者、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梁云作主题报告,题目为:“康居、月氏与贵霜的考古学探索”。第十二期邀访学者包伟民、包慧怡、陈文龙、杜华、谷继明、姜守诚、焦南峰、刘清华、刘文飞、陆一、罗鸿、欧树军、盛珂、王明珂(线上与会)、赵丙祥 ...

• 刘欢 王建新 梁云 任萌 习通源: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萨扎干遗址先民动物资源利用研究

来源:《西域研究》2019年第3期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萨扎干遗址先民动物资源利用研究内容提要  本文以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萨扎干遗址出土动物骨骼鉴定为基础,鉴别出鸟类、龟鳖目、啮齿动物、狗、熊、驴、猪、黄牛、羚羊、绵羊、山羊11种动物。遗址周围古代环境较为干旱,有较为开阔的山地,有充沛的牧草资源,灌木丛生,山间分布有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 ...

• 梁云:秦文化的发现、 研究和反思

一 考古发现的简单回顾    秦文化的发现和现代中国考古学的产生基本同步。30年代国立北平研究院为了探索周、秦二族文化派人赴陕西调查,苏秉琦先生主持发掘了宝鸡斗鸡台的屈肢葬墓,首先接触到了秦文化,虽然没有直接命名,但已将它与其他性质的文化区分开来。这是严格意义上秦文化考古工作的开始。    50年代至60年代初,考古工作者先后在西安半 ...

• 梁云:考古学上所见秦与西戎的关系(上)

秦文化专辑梁云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秦人本是东方民族,大约在西周穆王时西迁陇右,此后逐步发展壮大。西周时期的秦文化主要分布在渭河及西汉水上游的河谷地带;春秋时期奄有关中之地;战国中晚期扩张到全国。与戎狄的较量,与东方的角逐,始终是秦人发展史上重要的两个方面。甚至可以说,在变法之前,前者在对外战略上长期被优先考虑。 西戎是对中国古 ...

• 梁云丨秦人“东来说”的四个考古学依据

《礼记·王制》把中国古代民族分成东夷、西戎、北狄、南蛮,秦人属于其中哪一支?史学界长期以来有“东来说”(或“东夷说”)和“西来说”(或“西戎说”)的争论。比较而言,“东来说”较系统,理由也更充分。这些年,我们发掘了一些早期秦文化重要的遗址,“东来说”在考古上可得到证明。——梁云梁云,新疆阿克苏人,北京大学考古学博士。曾先后在陕西 ...

• 梁云《西垂有声:<史记·秦本纪>的考古学解读》

以往对《史记·秦本纪》的阅读和理解,都是借助《史记》三家注,但传世文献因为记载的缺环、不详、矛盾或其他原因,总是给后人理解历史的全貌带来很大的阐释难题,谜团重重。20世纪逐渐发展成熟的考古学,在“证经补史”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本书作者以考古资料为《史记》作“第四家注”,很好地示范了“二重证据法”在古史研究方面的重大优势。 西垂有 ...

• 追寻张骞的足迹 ——月氏与康居的考古发现

本期主持:李新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本期主题:“一带一路”沿线联合考古的进展主持人语近年来,中国涉外考古乘势发展,遍及欧、亚、非和拉美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果,其中包括与“一带一路”沿线多个国家开展的联合考古工作。推进“一带一路”联合考古项目,是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文交流的新亮点,不仅为“一带一路”

• 论东汉帝陵形制的渊源

东汉时期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历史时期,此时期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社会风气较西汉时期发生了很大变化。著名历史学家吕思勉曾指出:“中国之文化,有一大转变,在乎两汉之间”。清人赵翼《廿二史札记》有“西汉开国功臣多出于亡命无赖,至东汉中兴,则诸将帅皆有儒者气象,亦一时风会不同也”,注意到两汉开国者的不同风貌。余英时先生还由此阐述了两汉政权建立时社会背景的差异。 考古学上所能看到两汉之间

• 论早期秦文化的来源与形成

论早期秦文化的来源与形成发布时间:2017-07-25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梁云点击率:693全文阅读论早期秦文化的来源与形成(作者:梁云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原文刊于:《考古学报》2017年第2期)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