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萨克斯坦伊塞克古冢年代探讨
王禹夫 潘玲|哈萨克斯坦伊塞克古冢年代探讨王禹夫 潘玲西域研究2025年03月17日 12:05新疆来源:《西域研究》2025年第1期哈萨克斯坦伊塞克古冢年代探讨王禹夫 潘玲内容提要学界对伊塞克古冢的断代一直存有争议。伊塞克古冢金箔片饰有錾压出的平行条纹,形象有大角羊、抽象化的鸟头,这些特征与马家塬墓地早期遗存的同类器物相同;伊塞克古冢带翼大角羊 ...
王禹夫 潘玲|哈萨克斯坦伊塞克古冢年代探讨王禹夫 潘玲西域研究2025年03月17日 12:05新疆来源:《西域研究》2025年第1期哈萨克斯坦伊塞克古冢年代探讨王禹夫 潘玲内容提要学界对伊塞克古冢的断代一直存有争议。伊塞克古冢金箔片饰有錾压出的平行条纹,形象有大角羊、抽象化的鸟头,这些特征与马家塬墓地早期遗存的同类器物相同;伊塞克古冢带翼大角羊 ...
文章赏析关键词:俄罗斯;外贝加尔;匈奴遗存;西汉中期;东汉前期摘要:本文以遗存数量较多、发掘资料发表比较全面的俄罗斯外贝加尔地区的匈奴遗存为主要分析内容 , 根据在外贝加尔和蒙古匈奴遗存中发现的也见于中国境内墓葬的器物的流行年代, 将该地区的匈奴遗存划分出年代主体在西汉中期和年代主体在东汉前期的两个不同时期的遗存。Key words:Russia, Trans - ...
漠北匈奴城址的考古学研究博士|萨仁毕力格导师|潘 玲“漠北”泛指蒙古高原沙漠戈壁以北的广大草原地带,大致相当于今蒙古国和俄罗斯南西伯利亚的部分地区。西汉时期匈奴以漠北草原为中心,建立了欧亚草原的第一个游牧帝国,势力最盛时期控制了东起辽东汉塞以北,西至葱岭,北抵贝加尔湖,南达阴山南麓的广大地区。匈奴社会以“逐水草迁徙”的游牧经济为 ...
摘要:马家塬墓地出现的大角羊、棕榈叶纹、城堞纹、类忍冬纹等图像或纹饰,以及对龙纹扁体环、人形车辖,为战国中期晚段从中亚通过新疆到达甘肃天水地区的波斯文化因素。这些文化因素也见于长城地带西段的甘肃省东部、宁夏固原地区以及陕北和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其中以马家塬墓地所在的甘肃天水地区分布最为集中。这些波斯文化因素均较其来源地有不同程度 ...
来源:《西域研究》2018年第2期两汉时期北方系统腰带具的演变潘 玲内容提要两汉时期北方系统腰带具的发展体现在带具的各个方面。牌式带扣从以矩形为主演变为以椭方形为主。从流行用海贝装饰带身变为使用矩形的带板。带环从流行挂在腰带下变为用铆钉固定在腰带下缘,带环数量整体上由少变多。最后,带板和带环合二为一形成带銙。纹饰从流行镂空动物纹变为 ...
南北朝时期,自汉以来形成的“丝绸之路”河西走廊通道被先后出现的前凉、后凉、北凉、西凉等地方割据政权所隔阻,商旅无法通过。然而青海境内的吐谷浑对商业采取鼓励和保护措施,因而东西方贸易和交往改走青海道(亦称羌中道),称作“丝绸南路”,地处此路、占领东南西北要冲的今西宁,是商旅往来的必经之地,是商品交换、集散地。但随着历史发展,青海道在 ...
伊沃尔加城址和墓地及相关匈奴考古问题研究作者: 潘玲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出版年: 2007年12月页数: 219定价: 80.00元装帧: 平装丛书: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系列学术著作ISBN: 9787030201911内容简介 · · · · · ·本书概括介绍了俄罗斯外贝加尔地区的两处重要匈奴遗存——伊沃尔加城址和墓地的考古发现,在充分的科学依据基础上,综合运用国内外考 ...
中国呼伦贝尔地区南部及与其毗邻的俄罗斯赤塔地区位于欧亚草原东缘,是最早的鲜卑遗存分布区(以下简称呼伦贝尔地区)。这里的鲜卑遗存虽然与匈奴文化有较多相似之处,但是在陶器、动物纹牌饰、墓葬形制等方面有明显的自身特征。呼伦贝尔南部的鲜卑遗存最早可到西汉早期,但是数量非常少,目前只发现一座墓葬。西汉晚期至东汉前期是该地鲜卑遗存的繁荣时期 ...
欧亚草原历史上的三个强大草原帝国——匈奴、突厥和蒙古都兴起于蒙古高原,这些横跨欧亚大陆的帝国对世界历史进程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从中国史的角度来看,至迟在战国时期,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已经开始对北方长城地带进行掠夺和冲击。一直到明代,北元对北方长城地带的威胁仍然没有减弱。这迫使历代中原政权变革作战方式、提高军事实力。中华民族 ...
内容提要:锦州地区的西晋至前燕时期的汉人墓葬有砖室墓和石室墓两种,其中侧壁外弧的顺长方形单室砖室墓为来自幽州的移民所遗留,带前、后室的砖室墓也来源于中原地区,砖室墓的年代在前燕建国前后;石室墓为来自辽东地区的汉人所遗留,年代在前燕建国前夕、前燕中晚期。锦州地区这一时期的汉人墓葬均以中原文化为主体,多数墓葬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慕 ...
考古快照蒙古索尧胡林一号墓地 索尧胡林一号墓地位于蒙古国巴彦洪格尔省额勒济特苏木。墓地位于索尧胡林山的南坡,根据地表积石形状统计,共有约 90 座墓葬。绝大多数墓葬的地表有石块组成的近圆形石圈,极少数为侧立石板组成的方形或长方形石框,其中大多数石圆圈下为匈奴时期墓葬。2019 年 7—8 月,吉林大学考古学院与蒙古国立大学人类学及考古学系合作,在索尧胡林一号墓地发掘 5座匈奴墓、1 座蒙元
根据吉林大学与蒙古国立大学签订的合作协议,2019年7月7日至8月5日,吉林大学考古学院与蒙古国立大学人类学及考古学系继续在巴彦洪戈尔省额勒济特苏木开展合作考古发掘和调查。吉林大学有11名师生参加发掘,领队为潘玲老师,魏东老师负责人骨鉴定并参与田野发掘指导,王立新老师负责沿图音河谷的考古调查。蒙古国立大学有4名教师10名学生参加发掘和调查,领队为巴图赛罕教授,另外三位教师为额敦巴图、阿穆尔毕力格、书海。此 ...
西岔沟墓地位于辽宁省北部偏东的西丰县县城西北一处南临东西向小河谷、北依群山的小山岗上。该墓地在1949年前已经被当地一个村民发现,此后至1955年一直有断续的小规模盗掘。1956年5月,东北博物馆考古人员发掘清理了残留下来的63座墓葬,又从村民手中征集到一批从墓地盗掘的随葬品,共计得到出土遗物近14000件。根据残存墓葬和其他遗迹现象分析,该墓地原应有近500座墓葬,绝大多数为土坑竖穴
欧亚草原东部的金属之路——丝绸之路与匈奴联盟的孕育过程 2016-05-03 中国考古网 考古汇 基本信息: 作者:杨建华 邵会秋 潘玲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3月 版次: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