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资讯

• 中华文明起源路径与模式的中原考古观察

摘要:中华文明起源体现出由多元向一体的演进过程。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区域之一,该区域尤其是其中豫西晋西南地区近年取得的考古发现对于揭示中华文明起源的路径与模式具有重要意义。豫西晋西南新石器时代文明化主要出现在仰韶文化中期和庙底沟二期、龙山时代两大阶段。前者是文化长期发展和社会渐趋进步的结果,可见中原地区最初文明化遵循的是 ...

• 讲座纪要|魏兴涛老师: 中华文明探源中的中原地区

  2022年10月5日上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魏兴涛研究员受邀前来首师大荥阳市楚湾遗址驻地,对驻地师生表达了慰问,并带来了“中华文明探源中的中原地区”为题的讲座,这也是楚湾考古系列讲座的第一讲。讲座由领队王涛老师主持。  讲座开始,魏老师先从时间的维度出发,带领大家回顾了从中国考古学诞生伊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考古学家 ...

• 仰韶文化与黄河史前文明探索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主要分布于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是黄河文化的主根脉和早期最重要代表,其在史前率先开启社会复杂化和文明化进程,并具有鲜明特点。魏兴涛 1966年生,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博士毕业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副院长。中国考古学会理事,中国考古学会新石器时代考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 充分认识仰韶文化的丰富内涵

  核心阅读  仰韶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文化研究的开端,也是考古时间最长的史前文化  通过持续不断的考古,我们对仰韶文化在中华文明起源中的地位、作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1921年河南渑池仰韶村遗址的发掘,首次证实中国存在发达的新石器文化。仰韶文化的命名,揭开了科学探索中国史前文化的序幕。经过近百年的科学探索,原本单一命名的仰韶文化,已经 ...

• 三门峡灵宝盆地史前遗址的调查收获及重要意义

▲图一 灵宝盆地史前文化遗址分布图灵宝盆地位于豫陕晋三省交界处黄河南岸,三门峡市西部,东西长76.4公里,总面积3007.3平方公里。发源于南部小秦岭和崤山的七条河流约自南而北注入黄河,从西向东为双桥河、十二里河、枣香河、阳平河、沙河、弘农涧河、好阳河等。自1999年以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联合先后开展了灵宝 ...

• 十大考古候选项目|河南灵宝城烟遗址发现仰韶文化早期聚落

系仰韶早期遗址的又一次较大规模发掘,获取的大批遗迹遗物为进一步认识仰韶早期文化特征、尤其是以往较薄弱的豫西晋南地区东庄类型的文化内涵提供了重要的新资料。▲灵宝城烟遗址的周边环境(左侧高压线杆处是遗址)▲灵宝城烟遗址位置图  城烟遗址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川口乡城烟村南,地处秦岭东段山前的洪积台地上,面积约3万平方米。  2019年4月到11月,为配合蒙华铁路建设,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发掘了城烟遗址,发掘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