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塔尔浪墓葬
塔尔浪墓葬 : 位于阿勒泰市阿拉哈克乡塔尔浪村边低山带谷地的山梁上。东经87°36′,北纬47°55′。有4座墓葬。其中,有一个大石圈墓、一个石棺墓和两个石堆墓。石圈墓为一方形石围,东西长12.7米,南北宽12米,石棺东西长1.8米,南北宽1.7米,墓室外东部有一堆石头,为祭祀坑,直径2.7米。
塔尔浪墓葬 : 位于阿勒泰市阿拉哈克乡塔尔浪村边低山带谷地的山梁上。东经87°36′,北纬47°55′。有4座墓葬。其中,有一个大石圈墓、一个石棺墓和两个石堆墓。石圈墓为一方形石围,东西长12.7米,南北宽12米,石棺东西长1.8米,南北宽1.7米,墓室外东部有一堆石头,为祭祀坑,直径2.7米。
塔拉特墓葬 : 位于阿勒泰市汗德尕特乡塔拉特村东南7.5公里处的山前坡地带。东经88°27′7″~88°27′8″,北纬47°43′22″~47°43′23″。有石堆墓7座。其中5座呈南北向排列。直径最大的12.6米,高1米,其余较小。
塔拉特岩画 : 位于阿勒泰市汗德尕特乡塔拉特村的低山坡上。东经88°27′48″,北纬47°43′22″~47°43′23″。在大约5000平方米的范围内,有14幅岩画零散分布,凿刻有羊、鹿等动物岩画,画面比较模糊且不易分辨。
鄂托克赛切依特赛墓群,战国-汉,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塔秀乡,古墓葬,省保第六批
赛里木湖乔鲁哈西亚墓群,战国-汉,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博格达尔镇,古墓葬,省保第六批
鄂托克赛吐日根墓群,战国-汉,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塔秀乡,古墓葬 ,省保第六批
穹库斯台墓群,战国-汉,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查干屯格乡,古墓葬,省保第六批
库克他乌石围墓,战国-汉,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昆得仑牧场,古墓葬 ,省保第六批
孟克沟艾布坎石人墓,隋-唐,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博格达尔镇,古墓葬,省保第六批
石谷考古遗址(玛甸·沙勒)位于沙特西北部城市欧拉以北20千米,由麦地那省负责管辖,2008年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石谷考古遗址是沙特阿拉伯第一座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之地纳巴泰人和纳巴泰文明纳巴泰人是古代阿拉伯半岛的一个民族,居住在叙利亚与阿拉伯半岛交界处,从幼发拉底河直到红海之滨。公元前312年始见记载。公元前2世纪,纳巴泰王国 ...
沙特尔大教堂,全称沙特尔圣母大教堂,坐落在法国厄尔-卢瓦尔省省会沙特尔市的山丘上,1979年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描述:沙特尔大教堂部分始建于1145年,1194年遭遇火灾,后历经26年重建方再现原貌,可谓法国哥特式建筑的巅峰之作。高大的中殿呈纯粹的尖拱型,四周的门廊装饰着12世纪中叶的精美雕刻,再加上12世纪和13世纪光 ...
沙特黑尔地区的岩石艺术(Rock Art in the Hail Region of Saudi Arabia)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在朱拜(JUBBAH)的奥姆斯尼曼山山麓,另一部分在阿尔马尼奥(al-Manjor)及雷埃特(Raat)。奥姆斯尼曼山在沙漠里拔地而起,还有很多形态奇异的小山峰散落在沙漠里,那些神秘的岩画和铭文就藏在那些小山岩石上,没有导游带领恐怕很难找到。据记载,这里曾是一 ...
哈萨绿洲地处阿拉伯半岛东部,由花园、运河、泉眼、水井、排水湖,以及历史建筑、城市机构和考古遗址等一系列遗产组成。从留存至今的古堡、清真寺、水井、运河和其他水务系统可以看出,这里代表了海湾地区从新石器时代到现在持续人类定居的痕迹。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绿洲拥有250万棵椰枣树。作为一处独特的地理文化景观,哈萨绿洲还是人类与环境相处的典范。A ...
塔勒奇城 : 位于霍城县城西约5公里的三道河乡塔勒奇村内,西邻塔勒奇河,北约2公里处为磨河古城。 东经80°48′40″,北纬44°02′35″,海拔614米。城为方形,南北长358米,东北宽322米,夯土筑成,城垣高3米,宽3米,除南墙破坏较多外,其他三面保护大体完整。四角有角楼,东、北墙外尚各存马面一个。东门保存较好,门宽4.4米,城外有护壕,其中南壕还较明显。城外西南 ...
塔拉噶尔 : 清代城名。今哈萨克斯坦塔耳加河畔之塔耳加尔城。
塔兰奇城 : 清代城名。17世纪中,准噶尔部统领天山南部地区后,将大批农民迁往伊犁种地的农民称作塔兰奇,意为“种地的人”。准噶尔人为这部分农民修建的居住城堡,即称作塔兰奇城。
夏勒巴克图墓群,战国-汉,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扎勒木乡,古墓葬,省保第六批
布呼乌苏石人及墓群,隋-唐,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查干屯格乡,古墓葬,省保第六批
它乾城 : 东汉城名。东汉龟兹国都城,为西域都护府治所。故址在今新疆新和县西南大望库木旧城。
塔里干 : 中亚古城名。在今阿富汗北部境内曾有两处称作塔里干的地方:一处在西,即《大唐西域记》所记缚喝(今称作巴尔黑)西之刺健,《新唐书·地理志》作多勒健,《元史·西北地附录》译作塔里干;另一处在东,《元史·太祖本纪》译作塔里寒,其地在今阿富汗兴都库什山西麓之塔里甘。这里所指的塔里干,当是阿富汗西北部迈马纳城西南约20公里之塔里干旧 ...
塔什罕 : 清代城名。《魏书·西戎传》者舌,《隋书·西域传》石国都城柘折,《大唐西域记》赭时,《经行纪》赭支,一名大宛,《新唐书·西域传》柘支、柘折,《元史·西北地附录》察赤,《明史》达失干。今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公元前2世纪末至1世纪初已形成城镇。6世纪起便成为联系东西方交通的重要手工业、商业和文化的要地。塔什罕旧城址在今中亚锡尔河支 ...
本布图墓群,战国-汉,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安格里格乡,古墓葬,省保第六批位于村北100米山前台地上,在宽100米,长500米的范围内分布有古墓60座。地面见长方形石围,高约0.5-0.8米、长3米、宽5米左右,其中一座被盗,为竖穴石室墓,石室袋状,有盖板石,底长3.6米、宽2米、深1.6米,见彩陶碎片。
奥洛尕舍力墓群,战国-汉,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扎勒木特乡,古墓葬 ,省保第六批
塔克 : 清代城名。清代和阗六城之一。乾隆二十四年(1759)于其地设四品阿奇木伯克,隶和阗办事大臣。光绪八年(1882)新疆建省后,隶于阗县。民国18年(1929)与齐尔拉一起析出置策勒县。今地为新疆策勒县之恰哈乡。
他地道 : 唐代道路名。这是一条从西州到北庭的交通要道。即由今新疆吐鲁番地区向西北经泉子街,至吉木萨尔县之北庭故城。
娑勒色诃城 : 唐代城名。唐置钵和州于此。故址在今阿富汗东北瓦罕河畔之萨尔哈德城。
索咽 : 隋代国名。故址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撒马尔罕和卡希尔之间的三角地带。
娑罗睹逻 : 中亚古城名。《大唐西域记》娑罗睹逻。今巴基斯坦之拉合尔城。
碎叶路 : 唐代道路名。这是一条从庭州到碎叶城的交通干道。亦称热海道,或称丝路北道。《新唐书·地理志》、《元和郡县志》之碎叶路,即是由今新疆吉木萨尔县,经伊宁市再沿伊犁河西行到哈萨克斯坦之阿拉木图北,再折转西行到吉尔吉斯斯坦之托克马克城。横亘于天山北麓至*七河草原的西域交通干线。初开于北魏时期。入唐后置北庭,开碎叶,沿途守捉、烽戍相望,交 ...
绥远军 : 唐代军镇名。唐驻军戍所。唐玄宗开元间置,治小勃律孽多城。故址在今巴基斯坦实际控制地区克什米尔的吉尔吉特。
绥来县 : 清代城名。古名处宁。 汉为乌贪訾离国地。隋、唐属西突厥,后属盐泊州都督府。宋、元属西州回鹘。明属卫拉特。清初属准噶尔呼拉玛游牧地。乾隆二十八年(1763)于玛纳斯河东筑绥来堡。三十三年(1768)置县丞。四十二年(1777)又于阳巴勒噶逊旧城西建绥宁、康吉二城。四十四年(1779)置县。光绪十年(1884)绥宁、康吉合为一城,移治绥宁。民国四年(1915)所 ...
巴特是一个史前遗址,位于阿曼苏丹国内的一片棕树林附近。它和周围的遗址一起共同组成了公元前3000年时最完整的村落和公共墓地遗迹。Archaeological Sites of Bat, Al-Khutm and Al-Ayn (Oman) © UNESCO
瓦迪道卡的乳香树和什斯尔/乌芭尔以及相关的科尔罗里和巴厘德港口的商队绿洲遗迹,都表明这里的乳香贸易繁荣了很多世纪。这项贸易在古代和中世纪是最重要的商业活动之一。Land of Frankincense (Oman) © UNESCOLand of FrankincenseThe frankincense trees of Wadi Dawkah and the remains of the caravan oasis of Shisr/Wubar and the a
巴赫莱绿洲的繁荣应归功于巴努·内布罕部落,这一部落从12世纪到15世纪晚期一直统治着这个地区。这个庞大堡垒的废墟有土制的城墙和碉堡以及用石头打的地基,是此类型防御工事中突出的例子,由此也可以看出巴努·内布罕部落的实力。Bahla Fort (Oman) © Editions GelbartBahla FortThe oasis of Bahla owes its prosperity to the Banu Nebhan, the ...
这处世界遗产包含了5个阿夫拉贾(Aflaj)灌溉体系,同时也是3000个在阿曼仍然使用中的系统的典型代表。这种灌溉系统的由来可以追朔到公元500年左右,但是从考古学上的证据来看,这个应用在极端干燥地区的灌溉系统应该早在公元前2500年就已经存在。Aflaj是falai的复数形式,在传统阿拉伯语中的意思是公平地划分珍贵的稀有资源,以确保能永续性地维持这种灌 ...
萨尔巴斯托墓群,青铜时代,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乐市赛里木湖南案,古墓葬,省保第六批
乌图布拉格土墩墓,汉,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乐市东乌图布拉格镇,古墓葬,省保第六批
东大沟东岩墓群,汉,塔城地区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137团 ,古墓葬,省保第六批
加林塔然石棺墓,春秋战国,塔城地区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巴尕乌图布拉克牧场,古墓葬,省保第六批
喀拉色叶尔墓群,青铜时代,阿勒泰地区,富蕴县库尔特乡,古墓葬,省保第六批
坎苏沟口墓群,春秋战国-汉,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坎苏乡,古墓葬,省保第六批
阿尤赛沟口墓群,春秋战国-汉,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新源镇,古墓葬,省保第六批在阿尤赛沟口墓群挖掘过程中发现一处青铜时代遗址,其文化性质与安德罗诺沃文化有着密切联系,这一发现对伊犁河谷流域文化的考古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伊犁地区近年来发现、发掘年代较早的为数不多的遗址之一。”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史前室主任阮秋荣表示。
克孜勒协尔古城,唐,阿克苏地区,新和县尤鲁都斯巴格镇,古遗址,省保第六批克孜勒协尔古城位于尤鲁都斯巴格镇西南,是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古城保存较为完整,是古龟兹国具有代表性的古代军事建筑城址之一,也是长城防御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古城遗址中曾出土了大量重要的唐代文化遗物,这些都是研究古龟兹国历史文化的重要实物,具有极高的科学 ...
博提巴什古城,唐,阿克苏地区,新和县渭干乡,古遗址,省保第六批
托帕墩协尔古城,唐,阿克苏地区,新和县尤鲁都斯巴格镇,古遗址,省保第六批
夏合协尔戍堡,唐,阿克苏地区,新和县尤鲁都斯巴格镇,古遗址 ,省保第六批
羊达克库都克烽火台,唐,阿克苏地区,新和县尤鲁都斯巴格镇,古遗址 ,省保第六批羊达克库都克烽火台遗址,位于现207国道央达克库都克道班处。该峰燧为夯筑而成,平面为方形,边长12米,面积44平方米;剖面呈梯形状,残高10米。地表可见铺地方砖,散布夹砂红陶片和铜铁器残件。
来合买协尔古城,唐,阿克苏地区,新和县尤鲁都斯巴格镇,古遗址,省保第六批
吐尔拉戍堡,唐,阿克苏地区,新和县尤鲁都斯巴格镇,古遗址,省保第六批
丘达依塔格戍堡,南北朝-唐,阿克苏地区,柯坪县柯坪镇,古遗址 ,省保第六批
亚依得梯木烽火台,南北朝-唐,阿克苏地区,柯坪县玉尔其乡,古遗址 ,省保第六批亚依得梯木烽火台位于柯枰县阿恰乡东南约7公里处。现存遗址由两组建筑组成,即人工土台和烽燧,总面积约4900平方米。人工土台呈长方形,周长约270米,高于地表约3米。烽燧坐落于平台的中央偏南部,因自然的侵蚀和人为破坏严重,难辨出原有的形制,经实测,底部周长为85米, ...
坦塔木佛寺遗址,唐,阿克苏地区,拜城县克孜尔乡,古遗址 ,省保第六批
八卦墩烽火台,唐,阿克苏地区,乌什县乌什镇阔空巴孜烽火台,古遗址 ,省保第六批八卦墩烽燧所在的小山被当地人称为天马山,天马山呈丁字形,海拔高度为1500米,占地面积70平方米。
博其罕那佛寺遗址,魏晋-宋,阿克苏地区,库车县伊西哈拉镇,古遗址 ,省保第六批博其罕那佛寺遗址位于新疆库车县城以北约23公里,距离著名的苏巴什佛寺遗址约10公里。该遗址由三部分组成,前部的僧房、中部的大殿和西北部的佛殿,是一座以僧房和大殿为主的佛寺遗址。根据发现的唐代货币判断其年代在唐代。该佛寺遗址的调查,为探讨龟兹地区的佛教流行及苏巴什 ...
羊塔克古城,唐,阿克苏地区,库县县哈尼喀塔木乡,古遗址 ,省保第六批
阿艾古城,唐,阿克苏地区,库车县阿格乡,古遗址,省保第六批在古老的库车河谷,有一座鲜为人知的唐代古城遗址。一千多年来,它沉默地面对滔滔的流水,孤寂地吟唱着千年的历史故事,彷佛向世人诉说曾经充满“火热”、繁华和喧嚣的时代。沿库车河行走,到处可以看到炼铁炼铜的遗迹,这些冶炼堆积物又证明了什么呢?它们的存在又和古城有什么联系呢?初夏来 ...
丘甫吐尔烽燧,汉-唐,阿克苏地区,库车县牙哈镇,古遗址 ,省保第六批
脱盖塔木戍堡,唐,阿克苏地区,库车县牙哈镇,古遗址,省保第六批
却勒阿瓦提吐尔烽火台,唐,阿克苏地区,库车县牙哈镇,古遗址 ,省保第六批
奴如孜墩遗址,唐-宋,喀什地区,莎车县莎车镇,古遗址,省保第六批
亚克艾日克烽火台,明-清,喀什地区,莎车县亚喀艾日克乡,古遗址,省保第六批
吐尔买来烽火台,汉,吐鲁番地区,鄯善县鲁克沁镇,古遗址 ,省保第六批
碱滩军垦遗址,清,吐鲁番地区,鄯善县吐峪沟乡,古遗址,省保第六批
安全墩烽火台,唐,吐鲁番地区,鄯善县辟展乡,古遗址,省保第六批
小南湖佛塔遗址,唐,哈密地区,哈密市花园乡,古遗址,省保第六批小南湖佛塔——哈密唐代九大佛教遗址之一每年哈密瓜节之际,南湖瓜园先后迎来近十万游客的光临、游玩,其中有不少游客是专程来拜访小南湖佛塔的、专门来了却那份敬仰之情。南湖佛塔是哈密唐代九大佛教遗址之一,也是保存较好的佛塔建筑。在现哈密唐代佛塔中,最具代表性、保存最为完整,应 ...
十里墩烽火台,清,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兰州湾镇,古遗址 ,省保第六批
头墩台子烽火台,清,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清水河哈萨克族乡,古遗址,省保第六批
烽火台村烽火台,唐,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149团,古遗址,省保第六批
塔西河烽火台,唐,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包家店镇,古遗址,省保第六批塔西河烽火台位于玛纳斯县包家店镇塔西河村西南2公里乌伊公路北300米。呈四棱锥形体,占地面积17.6平方米。东西底宽4.2米,残高7米,土夯筑,夯层9-10厘米,底部中间有一个东西向通道,通道宽为0.8米,高1.5米,南面挖有14个攀登烽燧的脚窝,顶部插有3根长短粗细不等的木桩,地表 ...
沙河子驿站遗址,清,昌吉回族自治州,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大石头乡,古遗址,省保第六批沙河子驿站遗址基本轮廓还在,只是没有“二普”时清晰,墙基倒塌呈低土垄状,结构不清,建造工艺不明,建筑遗迹均已无法辨识,并仍在不断遭到各种破坏。
一碗泉子烽火台,清,昌吉回族自治州,木垒哈萨克自治县白杨河乡,古遗址,省保第六批一碗泉烽火台由于常年风雨侵蚀,沙漠扩大,导致烽体倒塌剥落。烽火台顶部长有灌木,其根系也造成台体开裂。加之放牧小孩攀爬等人为因素,加剧了对烽火台的破坏。该烽火台整个烽体已倒塌,目前仅存一高土堆,仅能大致辨识其结构,原貌难觅。
西泉烽火台,唐,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上户沟哈萨克族乡,古遗址,省保第六批西泉烽火台位于阜康市上户沟哈萨克民族乡北沙窝唐朝路南侧,草源水库东北方向15公里处,东距下西泉村11.6公里。烽燧位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边沿,北侧数百米内有唐朝路经过。据资料介绍,原西泉烽火台残损严重,现状似一圆锥形土堆,直径5米,因此又名五米土堆烽燧。烽燧地基 ...
东大龙沟遗址,唐元,昌吉回族自治州,吉木萨尔县泉子街镇,古遗址,省保第六批
老台烽火台,清,昌吉回族自治州,吉木萨尔县老台乡,古遗址,省保第六批
小西沟遗址,唐,昌吉回族自治州,吉木萨尔县泉子街,古遗址,省保第六批小西沟遗址位于吉木萨尔县泉子街镇西北32公里处,属小西沟村所辖范围。遗址位于土梁中段,地表生长着许多蒿草等植物。因多年人为于此挖土积肥,严重破坏了地貌,现到处坑洼不平。经县文管所踏察及调查资料表明,原似有土垣,略呈倒梯形状,东西最宽约160米,窄处约100米;南北最长约2 ...
奇台酒窖池遗址,清,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奇台镇,古遗址,省保第六批奇台酒窖池遗址位于奇台县新疆第一窖古城酒业有限公司厂区内。2002年4月新疆第一窖古城酒业有限公司在筹建酒库时,发掘出一个清代酿酒窖池及部分酿酒器具、瓷碗碎片等。该酿酒窖池结构、布局相当科学,窖池以青砖为池,木板为隔,缝隙间或有糟糠之物。古窖池遗址占地面积227.55平方 ...
吐虎玛克古城遗址,辽,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古城乡,古遗址,省保第六批吐虎玛克古城遗址位于奇台县城南5.5公里,古城乡果园六村地界内,古城东临水磨河500米,南北与农田相连。古城呈正方形,四边长300米,北面墙高两米,其余城墙残余一半多,城东西南三面有门,并带瓮城,马面清晰可辨。城内建筑荡然无存,曾出过土灰瓮陶片,瓮高70多公分,小口小足,宽肩短颈 ...
安阜城遗址,清,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精河县茫丁乡,古遗址,省保第六批城址分新、旧两城。旧城略呈矩形,南北长约166米,东西宽约122米。四周城墙大半犹存,黄土夯筑,高一般约5米。南墙中段辟城门,宽约4.5米,高4米。北墙中段残存马面一座。东墙因紧邻民居,破坏较严重。城内文化堆积层厚约0.60米。并有现代伊斯兰墓群。新城遗址在旧城遗址东约1公里, ...
活佛选址的时候啊,遇见了一个年近半百的蒙古老夫人,只见她手上提着一桶洁白的、纯香的酸奶,活佛看到后感到很是吉利,就和那个蒙古夫人搭讪,您叫什么名字啊?您的酸奶发的真好!夫人听到后也很高兴,并回答了活佛说:我的名字叫托斯塔! 活佛听到夫人说自己的名字叫托斯塔也高兴的说:太好了!这个名字太好了!这是富足的意思啊。活佛很感慨自己在选址 ...
该烽火台在新疆阿勒泰地区青河县域海拔1979.4米的高山顶上,依山势而建,设计独特,呈八角梯形,东南高,西北低,用石块和木头垒砌而成,台高8米。据史料记载,瑙云烽火台为成吉思汗西征时所建,是当时传递情报的重要军事设施。站在瑙云烽火台上,方圆百里尽收眼底。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县境内的卡伦遗址,由于自然风化和人为破坏,部分卡伦墙体已经垮塌,有的已完全破损。清代卡伦,不仅是国家主权的象征,而且也是新疆各族人民屯垦戍边、反对外来侵略的实物见证,对于研究清代新疆边防史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伊犁清代卡伦遗址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大加快了保护步伐。记者看到,有关部门和投 ...
2006年10月26日下午,10米古城墙被被新疆农业大学夷为了平地,这是林则徐来过的地方。这些年城墙因人为或自然原因垮了不少,农大为瓮城南墙外砌了一道高墙,又将那处古炮台围起了铁栅栏。在新疆农业大学一侧外的近数百米长巩宁城城墙遗址(俗称满城),变成了一截截大土堆,城墙遗址周围垃圾、堆积物遍地,遗址的保护情况令人堪忧。新疆农业大学家属院南 ...
塔特克什阔腊斯岩刻画,青铜时代,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岩刻,省保第五批正在离吉木乃县城南38公里,吉木乃镇托盘村南的数座山包上,在较平的黑色岩石表面上,从山顶至半山腰分布着隐隐约约的岩刻画460余幅。这就是塔特克什阔腊斯岩刻画,面积约10万平方米。
折腰沟岩刻,汉,哈密市,岩刻,省保第五批
汗勒克经学院,公元17世纪,喀什市,古建筑,省保第五批
新麦德尔斯经文学堂,清,哈密市,古建筑,省保第五批
鲁克沁王府,清,吐鲁番地区,鄯善县,古建筑,省保第五批
原苏联总领事馆办公楼,1896年,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古建筑,省保第五批
朝阳阁,1918年,乌鲁木齐市,人民公园,古建筑,省保第五批朝阳阁全称“丹凤朝阳阁”,建于1926年,建筑面积1523平方米,座北朝南,砖木结构二层楼房,单檐歇山顶。飞檐脊兽,主配楼连为一体,每层各对称三间,四周回廓环绕,共有红漆园木廓柱39根。该建筑是人民公园主要建筑之一。
巴音沟承化寺,清,塔城地区,乌苏市,古建筑,省保第五批 蒙古语称“察罕格根库热”,即“白-庙”之意,位于巴音沟牧场月牙台村。光绪十五年(1889年),清政府在沙俄的压力下,饬令在阿尔泰等地抗俄的承化寺教首棍噶札勒参率众人移驻库尔喀喇乌苏巴音沟,光绪十八年(1892年)筑起新寺,名“承化寺”,占地3.6万平方米,其寺院有菩萨庙、曼巴庙、萨克斯 ...
孙扎齐牛录关帝庙,清,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察布查尔县,古建筑,省保第五批
扎库齐牛录娘娘庙,清,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察布查尔县,古建筑,省保第五批扎库齐牛录娘娘庙位于察布查尔县以东扎库齐牛录村北,建于1846年,为扎库齐牛录村民集资修建。娘娘庙坐北朝南,整个建筑规模不大,建筑面积170平方米,为悬山式房顶,飞檐斜嘴,雕梁画栋。
哈不德穆罕默德麻扎,清,喀什地区,莎车县,古墓葬,省保第五批
斯坎德尔王麻扎,清,喀什市,古墓葬 ,省保第五批新疆吐鲁番鲁克沁人。其父额敏霍加协助清军平定“大小霍加之乱”有功,封叶尔羌阿奇木伯克,他的几个儿子均担任新疆各地要职。1779年伊斯坎德尔承袭其兄苏来曼的多罗郡王爵位,历任喀什噶尔、叶尔羌的阿奇木伯克以及清朝喀什噶尔协办大臣之职。在喀什噶尔任职期间,自恃家世显赫,有功于国,想在自己生前 ...
白依斯阿克木伯克麻扎,清,喀什地区,莎车县,古墓葬,省保第五批
霍加穆罕默德·谢里甫麻扎,清,喀什地区,莎车县,古墓葬,省保第五批
葬区面积18万平方米,以多木拉克脱拜大墓为主。分布有大小三十余座石堆,石围墓。其中一号大墓-多木拉克脱拜墓底直径46米,残高约8米,顶部偏东北塌陷,墓葬之石块堆积较规则,由底部分层盘旋至顶。底部石块大而多。大墓之东南墓葬分布稀疏,西南则分布稠密,墓与墓之间距离较短。墓群规模均小于大墓,直径约9-18米,残高10-110厘米之间不等,且均有塌 ...
库兰萨日克古墓群,战国-汉,克州,阿合奇县,古墓葬,省保第五批
多岗古墓葬,西周-春秋,阿克苏地区,拜城县,古墓葬,省保第五批
柯尔碱古墓群,战国-汉,吐鲁番地区,托克逊县,古墓葬,省保第五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