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出玉门有汉简:古老木简中暗藏两千年前的历史密码
综合报道丨吴鑫 随着西北汉简整理出版工作的迅速推进,新近由张德芳教授主持,敦煌市博物馆、甘肃简牍博物馆、陕西师范大学等多家单位合作整理的最新成果《玉门关汉简》由中西书局出版发行。 《玉门关汉简》收录历年来在敦煌地区各烽燧遗址出土并且收藏在敦煌市博物馆的全部汉晋简牍729枚 (有晋简2枚) 。其中包括1998年在玉门关遗址发掘 ...
综合报道丨吴鑫 随着西北汉简整理出版工作的迅速推进,新近由张德芳教授主持,敦煌市博物馆、甘肃简牍博物馆、陕西师范大学等多家单位合作整理的最新成果《玉门关汉简》由中西书局出版发行。 《玉门关汉简》收录历年来在敦煌地区各烽燧遗址出土并且收藏在敦煌市博物馆的全部汉晋简牍729枚 (有晋简2枚) 。其中包括1998年在玉门关遗址发掘 ...
中新社兰州12月1日电 (记者 冯志军)记者12月1日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由敦煌市博物馆馆藏的玉门关遗址及周边烽隧出土汉晋简牍首次完整公布,于近日整理出版的《玉门关汉简》一书,为考证两汉玉门关址提供了重要史料。 《玉门关汉简》共收录敦煌市博物馆藏玉门关(亦称“小方盘城”)遗址及周边烽燧发掘出土的汉晋简牍729枚,其中517枚属首次整理公 ...
在距今1600多年前后的东晋十六国时期,今天甘肃酒泉成了西凉王国的国都。公元400年西凉国在敦煌建都,后迁都酒泉,422年被北凉所灭,立国22年。西凉王国是我国历史长河中在酒泉建都立国的封建割据政权。它存在的时间虽然短暂,却是酒泉古代历史上政治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社会比较安定的时期。西凉国在当时的河西地区及西域诸国中享有较高的政治威望 ...
【玉门街景】本组图片系英国驻华大使馆李约瑟(科学参赞)组建的中国西北考察队拍摄;拍摄时间为1943年9月间。此次中英合作之旅,考察队还拍摄了大批敦煌莫高窟的影像资料。【玉门寺庙旅店】1759年(清朝乾隆二十四年),设玉门县(治所在今玉门镇)。初期由安西府管辖,后隶属于安西直隶州。民国初期,仍为玉门县。五十年代中期,设省辖玉门市。【敦煌街头小贩】敦煌历史悠久,原始社会末就有三苗人在此生活。隋朝初期,撤鸣沙县 ...
内容摘要:唐代玉门军为河西节度使所辖的九军之一,治所在今玉门市赤金镇一带。玉门军位处地当东西大道与吐谷浑、吐蕃、突厥进出河西的要径之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其管兵人数必不在少数,至少不在千人之下。唐代在玉门几番设县或置军,皆因当时的民族关系或边疆形势而变化。关键词:唐代 玉门军 玉门县 玉门军道玉门军,为河西节度使所辖的九军之一。《元和郡县图志》卷40陇右道凉州条曰:“玉门军,肃州西二百余
六日一夜游记作者 王 心 源作者简介王心源,男,1964年6月生,安徽省六安市人,中共党员,理学博士,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自然地理学、遥感地学应用以及遥感考古与古环境重建、数字遗产研究。近年来,主要进行空间信息技术对自然---文化遗产的观察与认知研究。前言余尝读斯坦因(Marc Aurel Stein, 1862—1943) ...
服务第一、游客至上的宗旨,在敦煌研究院数字展示中心话务组表现得非常明显。“叮铃铃,叮铃铃……”话务组办公室的7部电话响个不停。话务组的工作人员忙碌地接听、记录着来电游客的问询,并且仔细而耐心地解答,力求为游客给出满意的答复和解决。房洁,一位中等个头、皮肤白皙、大眼睛、声音甜美的漂亮姑娘,来数字展示中心工作已经5年了。大家都知道,每年夏季是莫高窟参观旅游的高峰时节。很多游客买不到门票,非常着急。他们会 ...
在敦煌莫高窟,接待部的讲解员绝对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他们就像辛勤的小蜜蜂,在各个洞窟之间来回穿梭着,正在把千百年积攒下来的“文化精神之蜜”分享给游客。女讲解员身着湖蓝色的收腰长裙,裙摆自然下垂,有亭立感,美观大方。走近了看,裙上绣着壁画上的山水,增添了灵秀之气。同样是白衬衣,黑裤子,穿在这里的男讲解员身上,却多了一份睿智与精炼。来敦煌莫高窟,假使你对敦煌文化并不了解,没关系,讲解员会用最通俗易懂,最 ...
记者从嘉峪关关城文物景区了解到,从10月份起,该景区开启了“扫码购票”的“无票”入园参观新模式,缓解了景区人流拥堵的现象。据嘉峪关大景区管委会游客集散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在新模式下,游客只要关注景区公众号,就可一键购买需要的门票票型和数量,然后通过反馈的二维码不用在售票窗口排队就能直接到检票口扫码入园。图为游客在嘉峪关关城景区观看节目的场景。 兰州晨报/掌上兰州首席记者董开炜 摄
建于公元前111年的玉门关,又称小方盘城,位于甘肃敦煌市西北90公里处,相传古城因西域特产“和田玉”由此进入中原而得名,自西汉武帝时起,玉门关就是丝绸之路通往西域国家的重要关卡和屯兵之地。玉门关是古代中原通往西域的重要通道之一,关城为黄胶土夯筑,东西长24米,南北宽26.4米,高10米的城墙至今保存完好。2000年前,随着丝绸之路的兴盛,玉门关也一派繁荣景象,成为西域商贾和中原人士络绎往来的必经之地。“羌笛何须怨 ...
在盛唐时期,一大批诗人远赴丝路任职,留下了一大批边塞诗,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有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李白的《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这些古诗都描绘了边塞的大漠风光,以此来寄托着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惆怅。此行敦煌,我驱
7月26日上午在敦煌莫高窟“九层楼”前的通关仪式上,我说,这次丝路申遗,敦煌地区“连中三元”(指莫高窟、悬泉则、玉门关三处入选),而敦煌则是“二度梅”(指已是第二次入选世世文化遗产),这有力地显示了敦煌在丝路文化和世界文化捂局中的意义。下午,大家都去了鸣沙山,我们一行四人选择去80公里外的玉门关。我没有去过那里,但“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半夜帐中停烛坐,唯思生入玉门关”这 ...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石明秀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自标高格的胸襟和情怀。我国古代典籍不乏对文化的深刻认知和宏论。 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是对文化自信的 ...
玉门关,俗称小方盘城,位于中国甘肃省敦煌市西北约90公里处,是中国境内连通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关隘之一。因汉代西域输入玉石时取道于此而得名,为通往西域各地的门户。阳关,玉门关,曾是汉代时期重要的军事关隘和丝路交通要道。在汉代和唐代两次建立。现在的玉门关是唐代玉门关的遗址。玉门关在中国古代一直是文人墨客的咏叹之地,唐代诗人王之涣就曾留下“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佳句。1988年,玉门关被确定为全国重 ...
周海滨|文玉门关活在了唐人的诗歌里。“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玉门关城迥且孤,黄沙万里白草枯”(岑参);“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借问梅落凡几曲,从风一夜满玉关”(高适)。但,王之涣吟诵下的《凉州词》,那悲壮苍凉的情绪,让人难以拒绝对这座古老关塞的向往。这是每一个来到玉门关的人都会吟诵的古诗,尤其是目睹了在风沙中残存的玉门关之后,更会有壮士悲歌之感。所以,当我动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