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博物院展“楮墨增华”,看一部山西明清书画史
“楮墨增华——明清山西书画艺术展”是山西博物院为纪念建院百年而推出的原创性专题展览,展览展出山西省内博物馆收藏的明清时期傅山、孙嘉淦、杨笃、祁寯藻、赵铁山等31位三晋文人的书画作品约80件(组)。虽然展览作家未必完全,展品亦未必精粹,仍可一览山西明清书画史概貌。展期持续至8月18日。展览现场三晋大地,人文璀璨,山右书画,代有巨擘。翰墨传世,绵延流绪,迄于明清,愈显光华。据山西博物院介绍,明初朱㭎建藩 ...
“楮墨增华——明清山西书画艺术展”是山西博物院为纪念建院百年而推出的原创性专题展览,展览展出山西省内博物馆收藏的明清时期傅山、孙嘉淦、杨笃、祁寯藻、赵铁山等31位三晋文人的书画作品约80件(组)。虽然展览作家未必完全,展品亦未必精粹,仍可一览山西明清书画史概貌。展期持续至8月18日。展览现场三晋大地,人文璀璨,山右书画,代有巨擘。翰墨传世,绵延流绪,迄于明清,愈显光华。据山西博物院介绍,明初朱㭎建藩 ...
建立在遗迹原址上的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保留了真实的考古现场,拥有太阳神鸟金饰等国宝级文物,生动展现了商代晚期至西周时期古蜀文明的灿烂辉煌 2001年2月,在成都市西郊金沙村一处建筑工地里,出土了一些类似玉片和象牙残片的物件,金沙遗址由此揭开神秘的面纱。金沙遗址被认为是商代晚期至西周时期古蜀国的都邑所在,是四川继三星堆之后又一重大考古发现,入选“2001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 2007年4月,成都金沙 ...
2019年6月2日,30余名来自社会各行各业的文化遗产保护爱好者通过“重庆考古”官方微信平台报名,参加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组织的“2019年重庆市文化遗产宣传月——走进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合川钓鱼城范家堰遗址现场公众考古活动”。范家堰遗址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研究馆员袁东山为爱好者们讲解了钓鱼城之战的历史背景,并从考古学的角度,从宏观视野入手,从微观时空分析,细究考古证据,为大家解读了尘封在土地下 ...
6月8日,由首都博物馆、文物出版社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文化瑰宝 学海方舟——新中国文物出版70周年展》正式开幕。 该展览分三个单元,共展出图书约100本,图片100余幅,较全面地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文物图书出版成长、繁荣的历程,从另一个视角反映了中国文物事业70年来不平凡的发展进程,折射出博大精深、璀璨夺目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伴随近代考古学的诞生,文物艺术品的著录、研究和著作出版应运而生。1949年以来 ...
为摸清家底,促进温州市青瓷文化的研究、传承与发展,从2018年10月至2019年5月,温州市文物保护考古所与永嘉县文物馆联合组队在永嘉县全域开展青瓷窑址专题调查,取得了重要成果。本次调查登录了东汉至元代青瓷窑址46处(含新发现3处),其中瓯窑遗址31处,龙泉窑遗址15处。此外,还发现3处缸窑遗址。 永嘉位于温州北部,北邻台州市仙居县和黄岩区,西接丽水市缙云县和青田县,东界乐清市,南隔瓯江与市区相望,全境面积267 ...
这座东汉墓葬由主墓室、侧室、甬道等部分组成 日前,我市考古工作者在洛宁县发现13座古墓葬,其中一座东汉时期墓葬保存较为完整,墓室顶部附着的极有可能是近2000年前的小米。 这座东汉墓葬属于中型墓葬 6月5日,记者来到洛宁县景阳镇孙洞村,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日前在该村发掘了一批古墓,时期从周代延续到宋代,时间跨度近2000年。 今年3月初,洛宁县文物钻探队在项目建设工地进行钻探时发现了这些古墓,经统计共 ...
河南林业职业学院出土的兽面纹铜提梁卣(左)和兽面纹铜大口尊(右) 河南林业职业学院:车马坑、祭祀遗址、墓葬……考古新发现是家常便饭 要论考古发现的次数,河南林业职业学院(原河南省洛阳林业学校)绝对数得上。 1984年,在该校内曾发现一座西周车马坑。1993年,我市文物工作者在该校基建过程中又发现了一座西周车马坑,车马坑为长方形,南北长约4.4米、宽约3.8米。坑分两层,上层出土原始青瓷瓮、瓷尊及铜尊、 ...
洛阳博物馆中复原的古墓局部 作为历史的守护者,博物馆一方面要守护传统,一方面又要面向未来,拥抱新技术。想要建设好“博物馆之都”,文物资源是基础,硬件设施是保障,科学合理使用技术手段,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甚至画龙点睛的作用。 灯光:充分展现文物美,让观众多停留5秒钟 央视《国家宝藏》栏目的播出,让湖南省博物馆成为关注热点。该馆在经历长达5年的改造提升后,观众络绎不绝,节假日更是要排长队。馆内精巧 ...
洛阳博物馆讯在2019年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作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河南主题活动之一的“古都重宝耀中华”投票评选活动启动仪式6月8日上午在洛阳博物馆举行。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河南省文物局局长田凯,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委员、大河报社社长王自合,洛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魏险峰,郑州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任伟,开封市文物局调研员何伟,安阳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晓阳,洛阳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余 ...
今年5月18日是第43个“国际博物馆日”,2019中国· 洛阳“博物馆之都”国际摄影大赛当天上午在洛阳博物馆正式启动,向全球摄影爱好者发出邀请。 本次大赛由市文物局、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市文联、洛阳历史文化保护利用发展集团、洛阳日报报业集团主办,洛阳博物馆、洛阳晚报、洛阳古都研学旅行发展有限公司承办,旨在吸引全球摄影爱好者共同参与洛阳的“博物馆之都”建设,让洛阳的文化遗产“活起来”,使人民群众共享文化 ...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源自文化遗产日,是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从2006年起,敦煌研究院已连续举办了13个“文化遗产日”的系列宣传活动。2019年6月8日是第14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了充分发挥文化遗产的社会教育功能,让敦煌石窟周边的中小学生感受到敦煌石窟文化艺术的魅力,用心灵感悟文化,以行动保护遗产,守护好我们的精神家园,敦煌研究院积极组织敦煌石窟周边的师生开展内容丰富的系列宣传活动。“引进来”——守护文 ...
2019年6月10日,第二期敦煌文化守望者结营仪式暨项目座谈会在敦煌研究院举行。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马世林、敦煌研究院陈列中心主任罗瑶、甘肃鸿文敦煌艺术研修中心校长范泉、敦煌研究院文化弘扬部党支书记宋淑霞等领导及十位第二期敦煌文化守望者出席仪式。结营仪式由敦煌文化守望者项目负责人、上海名道文化发展中心主任傅博主持。傅博首先向与会来宾介绍了敦煌文化守望者项目的进展和成果。大家一同了解了第一期敦煌文化守望者项 ...
澧水流域是湖南旧石器遗址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在过去的三十余年考古工作中共发现了130多处遗址,且时代以中更新世阶段为多,但是大多数地点及石制品是上世纪80~90年代调查采集,已完成的文物三普工作亦没有新的专题性考古工作。随着近年本区域晚更新世阶段旧石器遗址发现和研究取得的新进展,进一步开展中更新世时期旧石器文化的综合研究以全面认识本区域古人类技术行为的演化已经很有必要。因而,2019年4月20日至6月5日,在单位 ...
以司母戊鼎为代表的商代青铜器,因造型优美、纹饰华丽而饱受赞誉。然而,对这些精美艺术品的创造者和制作流程,人们却所知甚少。在河南安阳的洹北商城,随着一处铸铜工匠家族墓地的发现,诸多谜团有望一一揭晓。
这几年,文物保护工作、考古工作越来越国际化,我们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认可度越来越高。像柬埔寨吴哥古迹保护国际行动,已经25年了,中国已经从最早的参与者,成为这一领域的主导者。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还承担了乌兹别克斯坦、尼泊尔、缅甸等国家的项目。我们国内科研单位和高校也有很多走出国门,洪都拉斯、埃及、印度等国都有我国参与的考古项目。这一方面弥补了中国考古研究的空白,另一方面,也将中国考古学放到亚洲、 ...
近日,国际专业期刊-《古地理、古气候和古生态》(Palaeo-3)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裴树文研究员联合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和北京自然博物馆等单位,对泥河湾盆地麻地沟遗址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百万年前古人类对当地自然资源和环境的适应行为。
6月6日,“交融之美—神户市立博物馆精品展”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南院开展。16世纪至19世纪的日本,虽然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但是长崎作为其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在不断地吸纳来自中国及西方国家的贸易与文化。而文化的交融,让日本在绘画、瓷器、浮世绘等方面产生了很大变化:如苏州版画对其浮世绘的影响,沈铨绘画对其将军幕府御用样式的影响,以及“南蛮艺术”对于日本绘画中西洋元素的融合。另外,《东印度地域图》、《坤舆全图》 ...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呈现了故宫文物修复者的工匠精神,而另一个文物重镇上海博物馆的文物修复者又是怎样的面貌?为迎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昨天下午,上海博物馆在文物保护科技中心举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示活动。位于龙吴路的“文物医院”——上海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中心首次面向社会公众开放,40名通过公开征集的观众来到现场,近距离了解6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体会流传数代的文物修复和复制技艺。青 ...
6月6日下午,中国美术馆主办的“泥土的生命——无锡惠山泥塑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展览汇集了120余件晚清以来的作品,从用于供奉的蚕猫等“粗货”,到融入戏文题材的精细作品,呈现了惠山泥塑的历史面貌。惠山泥塑历史久远,在明末文人张岱的《陶庵梦忆·愚公谷》中即写道:“无锡去县北五里为锡山。进桥店在左岸,店精雅,卖泉酒水坛、花缸、宜兴罐、风炉、盆盎、泥人等货。”清代诗人刘继曾在《惠山竹枝词》中写:“一篮土 ...
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是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晚,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将联合中国国家博物馆共同推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特别节目——《2019中国记忆》,从虎鎣回乡到北洋战舰浮出水面,从青铜修复到圆明园复原,从敦煌飞入网络虚拟空间到千年遗产走进时尚设计。《2019中国记忆》通过以文物的保护和传承的角度来透视新中国七十周年的崛起与复兴。虎鎣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中国记忆》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围绕“文化和自然遗 ...
丁托列托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晚期最后一位伟大的画家,和提香、委罗内塞并称为威尼斯画派的“三杰”之一。为纪念丁托列托诞生500周年,不少博物馆,例如卢森堡博物馆、纽约摩根图书馆与博物馆、华盛顿国家美术馆前后均策划了一系列展览来纪念这位伟大的威尼斯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丁托列托,1518年,出生于威尼斯,1594年,在威尼斯去世。丁托列托,原名雅各布·罗布斯蒂(Jacopo Robusti, dit il Tintoretto),是文艺复兴晚期、巴洛 ...
早期现代人的起源和演化是国际古人类学界关注的重大问题。近年来,古人类学、考古学的发现指示了中国地区现代人演化的区域连续性,同时也在中国部分区域发现了欧亚大陆西部现代人扩散到东亚的证据。针对早期现代人的扩散这一问题,学术界以往多关注沿阿拉伯半岛、印度、东南亚等地区的“南方路线”,较少关注 “北方路线”。然而,目前早期现代人沿“南方路线”扩散到中国的考古学证据十分薄弱,而北方则发现了明确的具有“西方” ...
旧石器时代晚期(Upper Paleolithic,约4.5-1万年)现代人的扩散、交流以及文化的区域多样性是学界研究的重要问题。宁夏水洞沟遗址群自1923年发现以来,便吸引了国内外众多考古学者的目光。尤其是2003年以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高星研究员团队对该遗址群的多个地点进行了系统的发掘和研究,被刘东生先生誉为“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的文艺复兴”。
在“六一”儿童节当天,上海科普大讲坛"科学与艺术"系列活动在上海科技馆举行,这是敦煌研究院文化弘扬部为孩子们送上一份“特殊”的儿童节礼物。敦煌研究院文化弘扬部部长李萍作了题为《永远的敦煌》的专题讲座,现场反应热烈,孩子们萌生了对敦煌极大的兴趣和无限的向往。随后,在专业老师的教学指导下,孩子们体验了"莫高学堂"手作课程《方寸之美》。孩子们认真专注地学习并成功雕刻了属于自己的印章。活动结束后,孩子 ...
19世纪末20世纪上半叶,中国形象再次成为欧洲造型艺术的流行素材和灵感来源。卡地亚设计师将中国文化内涵、结构和功能融入到珠宝设计当中……5月31日,“有界之外: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在故宫博物院午门展厅开幕。展览共设三个展厅,以“精湛技艺”为主轴,沿着时间和主题两条主线,分为灵感中国、风范见证、时间技艺三个单元,呈现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同卡地亚所代表的近代跨越国界的创作结合。故宫博物院 ...
浙江是越国故地,古越先民在这里创造了独特的越文化,留下了卧薪尝胆、西施浣纱等众多耳熟能详的历史典故。澎湃新闻从浙江省博物馆获悉,为庆祝浙江省博物馆建馆90周年,其精心策划的“越王时代——吴越楚文物精粹”大展将于6月6日开幕。展览以越文化为主线,展示春秋战国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三个最有影响力的诸侯霸主吴、越、楚之间相互征伐、文化融合的历史片段。百越,泛指我们东南和南部地区众多的民族。其中的於越是世居在江、 ...
今年是达·芬奇逝世500年,伦敦女王画廊正在举行英国皇室所藏达芬奇素描展。然而,另一幅被认为与达·芬奇有关的作品却再一次受到权威学者的质疑,就这是前年在佳士得拍出4.5亿美元的《救世主》。澎湃新闻获悉,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一位研究达·芬奇的专家近日批评佳士得拍卖行在为《救世主》(又名《萨尔瓦多·芒迪》Salvator Mundi)编撰目录时包含了错误地暗示,而当时拍卖行是将她列入鉴定这幅画的学者之一。2017年,纽约佳士得以 ...
6月3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江苏省文物局)、无锡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2019年无锡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活动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华东基地启用仪式”在无锡滨湖区阖闾城遗址博物馆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朱岩石,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吴晓林,无锡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霞,无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市文物局)局长蒋蕴洁等领导出席主题活动,并为中国社会科 ...
5月24日,由北京市文物局、沈阳市文物局共同主办,北京辽金城垣博物馆与沈阳博物院(沈阳故宫博物院)共同承办的“金颜永昼——康平辽代契丹贵族墓专题展”在北京辽金城垣博物馆开幕。展览是对近年来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的康平辽代契丹贵族墓葬群考古成果的集中展示,预计持续至8月15日。 康平辽代契丹贵族墓位已发掘区分为长白山和柳条通两个墓群。本次展览精心遴选了其中8座墓葬出土的90件(套),文物进行展出,器类 ...
5月25日,由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天水市博物馆联合举办的“西垂有声——天水地区秦文化与西戎文化考古成果展”在天水市博物馆开展。本次展览展出发掘出土文物175件(套),集中展示了天水地区西周至战国晚期秦、西戎文化的考古成果。 展览共设置四个单元,以天水地区甘谷毛家坪遗址、清水李崖遗址、张家川马家塬遗址考古发掘出土文物为主,展品年代从西周中期延续至战国晚期。 秦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占有特殊地位, ...
七百多年前,中国使者周达观从浙江温州出发,跋山涉水来到今天的柬埔寨,写出了一本名为《真腊风土记》的书,成为唯一记载柬黄金时代历史的著作。凭借这本书的指引,被岁月掩藏在热带雨林中的吴哥宏伟建筑古迹重新回到人类的视野中。
【环球网报道 记者 王欢】有关力争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百舌鸟古市古墓群”(大阪府),日本文化厅5月14日宣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评估机构建议称应该列入名录。该机构建议将日本政府作为构成遗产而申遗的49座古墓全部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日本经济新闻》预计,“百舌鸟古市古墓群”将在6月开幕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被正式确定列入名录。日本政府将其作为了解古代日本政治、文化及建筑技术的宝贵遗产而进行了 ...
(观察者网 讯)近期,韩国申请将建于朝鲜王朝时期的儒家思想教育机构“韩国书院”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虽然申遗结果将于6月底公布,但韩媒认为这些书院“入遗”基本无悬念,有望成为韩国第14处世界文化遗产。实际上,早在2015年时,韩国就主动申请书院“申遗”,但后者却被评价与中国和日本书院并无“显著不同”。据韩联社报道,韩国文化财厅(文物局)5月14日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WHC)的专业咨询机构——国际古迹 ...
【艺海撷英】光明日报记者 闫汇芳“这就是布达拉宫啊,好美!”来自河北的张女士对着作品《布达拉宫倒影》边拍照边赞叹。中国长城、印度泰姬陵、柬埔寨吴哥窟、缅甸因瓦古城、日本富士山……逛一个展览,便可以浏览到亚洲大部分的世界遗产影像。一位出生在香港,在加勒比海巴巴多斯生活30多年的观众看完展览后已经把下一次的旅游目的地定在阿塞拜疆。金山独秀——长城 庞晓勇印度——泰姬陵 丁福源作为“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活动框 ...
从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考古人员完成了对楚雄武定白马口遗址的抢救性发掘,初步推测其年代约在春秋战国时期,遗址出土的10余件石范(采用石料制作的模具)对研究西南地区青铜冶铸技术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敦煌研究院、台湾财团法人沈春池文教基金会主办的敦煌巡展台湾最后一站,5月28日落脚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展览分别从地理位置及历史意义划分八项展区:丝路漫行、庄严佛宫、淨土乐舞、匠心营造、霓裳美仪、图案华章、璀璨丹青、薪火相传。展览展出一系列高仿壁画与雕塑、乐器与佛塔模型,以及建筑还原与壁画颜料制作过程的影像纪录,历年探勘敦煌石窟的珍贵写真等,呈现了敦煌文化的美术工艺、宗教信仰、舞 ...
国家一级珍贵文物“南宋徐谓礼文书”,日前在新建成的浙江武义县博物馆公开展出。文书上记载的徐谓礼仕宦生平,展示了南宋时期的官僚制度、政务运作和社会风情以及南宋中后期一般中下级官员的政治生涯,是迄今国内出土的最系统完整宋代“官员档案”,填补了宋史研究的一个空白。
步入展厅,她凝视着你,而这凝视穿越了5000多年。 她,是一只于1973年在甘肃秦安大地湾出土的人头形器口彩陶瓶,是用细泥红陶做成,圆鼓腹,平底。器口为圆雕的人头像,头部左右及后部刻划出整齐的披发,前额上垂着一排整齐短发,形成齐眉“刘海儿”。 眼为圆孔洞,显得目光深邃。鼻子呈蒜头形,雕有鼻孔。小嘴微微张开,好像正在说着什么。人头像五官整齐、面庞清秀,器身造型典雅,与人物形象浑然一体。 独特的形制 ...
本次“传心之美——梵蒂冈博物馆藏中国文物展”首次将该馆收藏的中国文物带回中国展出。策展团队从梵蒂冈博物馆的藏品中精选出78件展品,涵盖了天主教艺术、佛教艺术和世俗艺术三个方面。天主教艺术在中国不断与本土艺术相融合,展品中充满中国审美情趣的天主教艺术品是展览的一大亮点。
5月25日,由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天水市博物馆联合举办的“西垂有声——天水地区秦文化与西戎文化考古成果展”在天水市博物馆临展厅开展。本次展览展出发掘出土文物175件(套),集中展示了天水地区西周至战国晚期秦、西戎文化的考古成果。开展当天,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陈国科,“秦文化与西戎文化研究”课题组成员谢焱、侯红伟,天水市博物馆副馆长高世华等观看了展览,展览将于7月25日结束。
公元前三世纪,托勒密·索托在埃及的亚历山大城创建了一座专门收藏文化珍品的缪斯神庙。这座“缪斯神庙”,被公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博物馆一词,就是由希腊文的“缪斯”演变而来,每座城市都希望能得到“缪斯”的眷顾——为这座城市滋养更厚重的艺术氛围,提供更开阔的交流空间,反馈给社会更多的教育价值,真正体现城市必不可少的文化素养。这是我们所希望构建的城市文化传承。 于是,千年来,博物馆在各个城市
白马口遗址位于楚雄州武定县东坡乡白马口村委会向阳村西北约300米,勐果河与金沙江交汇处西侧的台地上。因遗址处在乌东德水电站淹没区范围内,为配合该工程建设,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19年2月下旬至5月初,我所联合楚雄州博物馆、武定县文物管理所等单位对该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遗址鸟瞰考古队根据前期踏查和钻探的实际情况,为白马口遗址的发掘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首先在遗址上建立一个永久基点,采用坐标法将遗址
当地时间5月23日,由陕西省文物局、澳大利亚国立美术馆主办,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省文物交流中心)承办、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协办的“秦始皇兵马俑:永恒的守卫”展在澳大利亚墨尔本隆重开幕。 中国驻墨尔本总领事龙舟、陕西省文物局副局长周魁英和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州长丹尼尔·安德鲁 、美术馆馆董事会主席珍妮特·海汀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墨尔本市当地政商、文化界名流和华人社团共约1000人参加开幕式。开幕前中澳双方联合 ...
稻作的起源与传播一直是考古学界关注的热点,然而关于水稻向南传播的路径和时间节点尚有诸多疑问和缺环。考古学和遗传学的证据表明,岭南地区的稻作农业来源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但是水稻进入岭南各个地区的时间和路径等尚有不同的说法。多位学者研究表明,渔猎采集经济在岭南史前生活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水稻和稻作农业的出现时间比较晚。目前岭南地区的植物考古工作开展较少,酸性土壤也使得水稻大植物遗存的保存状况较差。植 ...
5月21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主办、汇聚了国内11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精品的“海宇会同——元代瓷器文化展”在国博开幕。国家文物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顾玉才,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等出席开幕式。展览为期两个月。
2019年7月,北京故宫博物院将举办“天下龙泉——龙泉青瓷与全球化”特展。 本次展览将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位于故宫博物院斋宫、景仁宫,展期为2019年7月15日至2019年10月20日;第二阶段位于浙江省博物馆,展期为2019年11月15日至2020年2月16日。 展览将展出文物类展品830件左右,其中包含故宫博物院的507件,来自浙江等十八个省市三十二家博物馆、考古所的205件,以及来自境外六个国家和地区十一家博物馆、考古所的约120件 ...
澎湃新闻获悉,国家文物局今年将万里茶道、海宁海塘·潮文化景观、济南泉·城文化景观、陕西石峁遗址、西汉帝陵和唐帝陵6个项目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受国家文物局委托,参照世界遗产申报程序,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在预备项目的遴选和评估工作中开展了专业技术咨询工作。下面为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对最新入选名单的6个项目情况的介绍。汉阳陵陵园航拍图马踏匈奴石刻万里茶道“中-蒙-俄万里茶道”是古代中国、蒙古、 ...
色墨盈尺,书画入扇,是为雅事。扇不只有引风纳凉等功用,随着扇面艺术的发展,文人以扇言志寄情,珍赏收藏。由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复旦大学博物馆与金华市博物馆主办的“一面见君怀——明清江南扇面展”近日开幕。本次展览展出金华市博物馆所藏60余幅明清扇面,呈现江南地区书画创作与文人交游的传统。展厅现场展览分为“小扇引微凉”、“鉴古书新意”、“天涯怀袖中”、“相看花影间”、“色墨现嘉卉”、“扇送往来风”等 ...
北京保利2019春季预展这些天在沪展出,其中古董珍玩部分包括十面灵璧山居收藏元明清御瓷、古典家具,另有一方乾隆白玉交龙钮“信天主人”宝玺,为乾隆所有“信天主人”宝玺中体量最大的一方。古代书画部分共推出“仰之弥高——古代书画夜场”和“艺林藻鉴——中国古代书画”两个专场 ,包括清代宫廷画家合绘《寿意图》册、清宫旧藏董其昌所作《松杉茆堂图卷》、金农为江春之妻绘制《林下清风》双勾竹等。清宫廷画家之丁观鹏、张为 ...
在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与意大利驻华使馆文化处联合举办的“达·芬奇的艺术:不可能的相遇”即将落下帷幕。昨天,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宣布,今年9月初,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将举办“达·芬奇与达·芬奇画派”特展,展览涵括四幅达·芬奇作品和30多幅同时代达·芬奇的学生们的创作。其中就包括达·芬奇的木板油画《达·芬奇自画像》,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表示,这幅画曾于2013年在山东省博物馆展出过。达·芬奇《自画像》 木版油画(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