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信息

显示子项
中国 陕西 河南 甘肃 新疆 青海 宁夏 西藏 四川 云南 重庆 山西 湖北 湖南 贵州 广东 广西 河北 山东 江苏 安徽 江西 浙江 福建 北京 上海 黑龙江 内蒙古 海南 吉林 辽宁 天津 香港 澳门 台湾

• 保护与利用世界文化遗产土耳其做得好

李振环《 光明日报 》( 2014年05月03日 08 版)图为土耳其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大教堂右侧的传声塔虽经修复,但和其他塔尖有明显区别,左侧的穹顶仍在进行缓慢修复。本报记者 李振环摄  4月中旬,土耳其又有13处遗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预备名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将对申请作出评估。倘若这些遗迹顺利进入名单,土耳其在世界遗产名录上的景点数将上升到54个。  土耳其拥有极为丰富的自然资源 ...

• 西安东郊石家街发现汉代列侯级别墓葬

西安东郊石家街发现汉代列侯级别墓葬2012年5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配合西安市石家街城中村改造项目的建设中发掘了一座大型汉代墓葬。该墓葬规模宏大,结构复杂,出土大量裸体陶俑及车马器饰件,是研究汉代丧葬习俗与物质文化的重要资料。石家街汉墓位于西安市新城区太华路街道办事处东元西路东段,东距东二环约100米,西距汉长安城东南角约6公里 ...

• 国家文物局关于印发《大遗址保护“十二五”专项规划》的通知

文物保发〔2013〕1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局(文化厅)、财政厅(局):为妥善处理大遗址保护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强引导,全面推进大遗址保护工作,国家文物局和财政部共同研 ...

• 西安国保文化遗产的变迁之路

  敬德塔鱼化寨遗址 ■文/记者 郑燕茹 图/记者 张波 大学习巷清真寺、敬德塔、鱼化寨遗址、天坛遗址……您是否觉得这些地方听着耳熟呢?或是您已经去过这些地方了,甚至还天天能见到这些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单 ...

• 保护世界遗产谋求可持续发展-童明康

保护世界遗产谋求可持续发展文/童明康  今年是《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诞生40周年。纵观1978年以来《世界遗产名录》的变化轨迹,可以清晰地看到世界遗产事业发展所走过的道路:从精英阶层的遗产到平民百姓 ...

• 巴基斯坦与菲律宾两处世界遗址保护状况成功改善,在《濒危世界遗产名录》中被删除

圣彼得堡(俄罗斯联邦),6月26日——世界遗产委员会星期二上午对巴基斯坦与菲律宾两国改善各自一处濒危遗产保护状况所获得成绩予以认可。这两处遗产此前被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它们分别是:巴基斯坦的“拉合尔古堡和夏利玛尔公园”与菲律宾的“科迪勒拉山的水稻梯田”。世界遗产委员会称,在采取有效措施之后,拉合尔引人入胜的宫殿、清真寺与园林 ...

• 国家文物局与湖北省签约 共建大遗址保护荆州片区

刘修兵 2010-03-05 中国文化报本报讯 国家文物局和湖北省政府3月4日在北京签订了大遗址保护荆州片区共建协议。文化部部长蔡武,湖北省委书记罗清泉,湖北省省长李鸿忠,湖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宪生,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副局长董保华、顾玉才、宋新潮等出席签约仪式。单霁翔、李鸿忠代表双方签署协议。湖北省副省长张通主持仪式。国家文物局和湖北 ...

• 陕西甘泉发现两处唐宋佛教石窟

本报讯 (记者 呼延思正) 我省甘泉县在进行第三次文物普查前期摸底中,新发现两处唐代、宋代佛教石窟。  唐代石窟位于洛河南岸临河的悬崖峭壁上,西距著名的秦直道方家河遗址约500米。石窟为单体窟,窟门呈竖长方形,高约1米,两侧雕刻有力士造像。力士身体健硕,肌肉突显,头戴宝冠,身着裙袍,手持法器,怒目而立。该石窟开凿于崖壁中部,下距河床、上 ...

• 绳纹瓦片显秦风 陕西旬邑发现秦汉宫殿遗址

 【龙虎网报道】西安电据西安晚报报道,记者从陕西省旬邑县文物部门了解到,考古人员最近在旬邑县境内发现一座秦汉时期高等级宫殿建筑遗址。遗址对研究汉甘泉苑的范围以及秦汉宫观苑囿的建制提供了可靠的资料。  据介绍,遗址位于旬邑县排厦乡沟老头村附近,东西长1500米,南北宽1000米。出土遗物中以绳纹瓦片最多,瓦当包括文字瓦当和云纹瓦当。文字瓦 ...

• 九疑山惊现全国最古老的“三皇五帝”陵庙遗址

  5月中旬,经过考古人员2个多月的科学勘探试掘,永州市宁远县九疑山玉官岩埋藏地下千年的秦汉至宋元特大古舜帝陵庙遗址,终于向世人初现“面容”。由市委宣传宣传部与省社会科学院、省政府经济研究信息中心、省考古研究所联合组成的“永州古文化与旅游产业开发”研究课题取得了重大成果。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全国最大的、最古老的“三皇五帝”陵庙遗址。 ...

• 陕西普查出文物点三万余处

中国文物报讯 历时三年之久的陕西省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最近胜利结束,并取得显著成果。为此,陕西省文物局召开表彰大会嘉奖在文物普查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副省长孙达人、省文物局局长王文清等领导向宝鸡市等四个先进文物普查队和127个先进个人颁发了奖品。在这次文物普查中,由120多名业务骨干组成的文物普查队,足迹踏遍陕西省的山山水水、村村 ...

• 爱尔兰发现五千年前的道路

据英《泰晤士报》报道,都柏林大学和埃克塞特大学的考古学家们最近在爱尔兰朗德福郡的沼泽地区的泥炭层中,发现了一条五千多年前用木头铺成的道路。这条由榛木枝和白蜡树枝铺成的道路,是连结两个新石器时期洞穴地点的通道。领导这次发掘工作的巴里拉夫特里教授说:『考虑到形成泥炭所需的时间,这条道路肯定有至少五千多年的历史了』。(加文)

• 泾源勘明大型秦汉遗址

中国文物报讯今年8月,宁夏自治区文管会在泾源县果家山发现一处大规模秦汉遗址,出土大批板瓦、筒瓦、陶水管和砖等建筑构件。在深沟T2内出土有3种规格大板瓦和3种规格的筒瓦。特别是在深1.5~1.8米处发现一条东北西南向排水管道,系灰陶质,相互扣合呈圆柱状,每节长47~49.5厘米,外径18厘米,管内淤泥中含有许多细小木炭屑。水管下部铺垫细土,两旁有石块拦护,上 ...

• 印加帝国时期的古大道仍为今人所用

印加帝国是12世纪在南美洲兴起的一个奴隶制国家,到16世纪初被西班牙殖民者消灭。虽然印加帝国已经消失了几百年,但考古学者最近发现,当年他们修建的一些高地大道(部分段落)今天仍在被人们使用着。这段大道从现在的哥伦比亚南部一直延伸到智利北部的丘陵地带。现年35岁的智利考古学者卡罗吉洛桑托洛是这条古道的专门研究者。他介绍说,这条主干道还有几条支道 ...

• 蒙自发现古人类洞穴遗址及其化石

中国文物报讯 五月上旬,云南省蒙自县红寨乡群众传出一条新闻:黄家山石场炸出龙骨来了!这消息立即引起了县领导机关和文化主管部门的注意。经考古发掘确认,这些『龙骨』是距今一万多年前的古人类文化遗物,藏『龙骨』的地方是旧石器古人类居住的洞穴遗址。这一重大发现,对研究南方人类发展史提供了宝贵资料。这个遗址是一年前红寨乡村民路宏建在黄家山石场采 ...

• 山西汾河川发现一批宋至明代石刻和石窟寺

中国文物报讯 最近,山西省忻州地区文物复查队宁武分队,在位于管涔山区的宁武县汾河上游一带发现了多处石刻石窟寺。这批新发现的石刻和石窟寺规模较大,最早刻(凿)于宋元祐六年(1091年),晚至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其石刻部分主要有宋摩崖碣石、明摩崖题记、元大德二年(1298年)摩崖造像群等;石窟寺部分包括宁化万佛洞、李家沟千佛洞、青龙山天花洞、黄松沟螺 ...

• 内蒙古普查出一万五千处文物遗存

中国文物报呼和浩特讯 特约记者王晓华报道: 历时八年之久的内蒙古文物普查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据统计,这次共普查出15000余处文物遗存。为此,内蒙古文化厅在呼和浩特市隆重召开表彰大会和举行文物普查成果展览剪彩仪式。自治区党政军负责同志千奋勇、许令妊、方威海出席大会并向35个先进集体、77个先进个人颁发了锦旗和证书。自1981年以来,内蒙古文博战线在 ...

• 广汉三星堆遗址掘获重大成果

中国文物报讯四川省文物考古工作者于去年10月开始,对分布在广汉三星堆遗址内东、西、南三面的土埂堆积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试掘工作,获得重大成果。考古发掘表明,这些土埂是相当于商代早期蜀国修筑的城墙,从而确认三星堆遗址为蜀国早期都城遗址。这次发掘面积共400平方米。城墙均为五花土夯筑。城墙横断面为梯形,墙基宽40余米,顶部宽20余米。墙体由主城墙(墙 ...

• 云南发现一种新的石器时代文化

中国文物报讯 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玉溪地区文物管理所等单位的考古工作者最近结束了对通海县海东贝丘遗址的发掘,初步制定这是云南一处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贝丘遗址距杞麓湖约300米,文化层厚达4米,由于数十年来人为的破坏,到现在遗址仅存约3000平方米。此次发掘面积372平方米,出土遗物较完整者约百件,其中有石斧、石镯、石镞、石拍,陶器有单流罐、双流 ...

• 前所未见的好太王陵有字砖

高句丽王朝是公元前37年,在现在的辽宁省集安县一带建立的。这个王朝的第十九代王名安(公元391一412年),死后隘为好太王,陵寝在今集安县县城以东不远,是一座大型王陵。闻名于世的好太王碑即是这座王陵的墓碑。此碑自一百多年前被关月山等人发现,至今海内外不断有学者研究讨论,成为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但好太王陵早年就已被盗掘一空,且无详尽的史料记载,留 ...

• 唐开元四大铁牛在永济出土

中国文物报讯 7月31日至8月7日,沉睡千年的唐代开元四大铁牛先后在山西省永济县古蒲州城西门外50余米处的黄河滩淤泥中出土问世。唐开元四大铁牛是国家稀有的珍贵历史文物,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据《永济县志》和《蒲州府志》记载,唐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唐玄宗李隆基下诏,在蒲州城西廓外,黄河岸侧,蒲津两岸,开东西门,各铸一铁牛,故称为“唐开元四大铁牛 ...

• 武当山下首次发现南北朝佛教造像群

武当山下首次发现南北朝佛教造像群发布时间:1989-07-14 作者:李峻 陈智忠本报讯5月下旬,湖北匕丹江口市博物馆考古工作人员在武当山下牛河乡葛籐架深山中发现“释迦牟尼”“弥勒佛”等石雕造像群。 经鉴定,这组佛像为南北朝时期(公元420——589年)雕刻。石雕佛像结构匀称,姿态自然,身着褒衣博带式服装。第一尊为释迦牟尼,高1.22米;第二尊佛像高1.10米;第 ...

• 黄龙拣选出西汉昭明镜

黄龙拣选出西汉昭明镜发布时间:1989-06-23 作者:高玉芳本报讯 陕西黄龙文物管理所最近从废铜中拣选出一面铜镜。该镜圆形,圆钮,连珠纹钮座,素平宽缘,直径25厘米,厚0.6厘米,钮高0.9厘米,重375克。钮座外有内向连弧纹一圈。外区两条栉齿纹夹一条铭文带,铭文为“内清质以昭明,光而象夫日月,心忽扬而忠,然雍塞而不泄”,共计22个字。铭文字体瘦长,非篆非隶。该 ...

• 伊拉克发现万年前的村落遗址

伊拉克发现万年前的村落遗址发布时间:1989-06-16 作者:加木波兰考古学家在伊拉克北部的朗里克,发现了一座一万年前的拥有复杂的地下建筑网的古村落遗址。据巴格达《观察家报》报道,考古学家指出,这个村子里的居民把他们的房屋建筑在地下1.5米深的地方,是因为那时候他们还不知道筑墙。经过发掘,人们在这座公元前9()00年的古老村落遗址的一座房子里发现了23 ...

• 略论巩县唐三彩窑址

略论巩县唐三彩窑址发布时间:1989-06-16 作者:吴茂林关于唐三彩的产地,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问题。本世纪50年代,在河南省巩县发现唐三彩窑址。8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对该窑址进一步作了调查和试掘,初步揭示了巩县唐三彩窑址的面貌。1、巩县唐三彩窑址是唐东都洛阳一带的烧制中心。巩县唐三彩窑址位于县城东南约7公里的大、小黄冶村一带,距唐东都洛阳仅40余公 ...

• 昭通发掘汉墓群

昭通发掘汉墓群发布时间:1989-06-16 作者:夏廷安本报讯 云南昭通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4月15日至5月中旬发掘了水富县楼坝东汉崖墓群和张滩西汉土坑墓群,出土一批珍贵文物。这次发掘出土的钱币有秦半两、大泉五十、五铢、剪边五铢、货泉等,青铜器有中原式剑、柳时形剑、巴式矛、铜削、铜洗、铜矛、铜罐、铜碗、铜龙头、铜印章、铜印信、铜锯、铜镯、铜钺等, ...

• 凤翔出土汉代骨尺

凤翔出土汉代骨尺发布时间:1989-06-16 作者:加木本报讯 不久前,陕西凤翔县唐志庄一座汉墓中出土了一把骨尺,据考证这是宝鸡地区迄今发现的唯一完整的汉尺。该尺呈浅黄色,全长23厘米,宽1.5厘米,厚4厘米。尺面用黑色细线条划出尺寸度数,还用红色细线条勾勒花纹图案。这把骨尺的发现对研究汉代度量衡制和经济史有着重要意义。(加木)

• 西汉甘泉宫遗址内发现西汉石熊

西汉甘泉宫遗址内发现西汉石熊发布时间:1989-05-26 作者:张民生本报讯陕西省咸阳市文物普查队在淳化县城北约17.5公里处的铁王乡西汉甘泉宫遗址内进行文物普查时,在该遗址的东北隅发现了一件罕见的西汉石熊。石熊通高1.25米,最大腹径1米,腰围2.93米。熊呈蹲卧状,面部圆目突起,平视前方,嘴部稍有残缺,左前足挠于耳,余三足搂于腹部,体态憨厚温顺,给人一种好 ...

• 莫奇卡文化黄金遗物被秘鲁学者发现

莫奇卡文化黄金遗物被秘鲁学者发现发布时间:1989-05-19 作者:胡小毅黄金的假面、王冠、刀,这些迄今为止在美洲大陆考古遗物中最豪华的宝物,被秘鲁学者发现了。1988年9月,在华盛顿召开的全美地理学协会上,秘鲁学者沃鲁特阿鲁拜博士公开发表了这一发掘收获。沃鲁特·阿鲁拜博士领导的小组,在距秘鲁首都利马西北600公里的希潘镇,发现了建于15()()年前的武将 ...

• 李凤墓壁画

李凤墓壁画发布时间:1989-05-19 作者:张鸿修李凤,唐高祖李渊第十五子。据墓志与册书刻石记载,李凤历任邓、豫、虢、宋、寿、沁、青七州使持节诸军事和刺史,食邑万户,为唐室重臣。上元元年(674年)薨,享年52岁,陪葬献陵,溢曰荘。李凤墓位于陕西省富平县吕村,与妻刘氏合葬,是唐高祖李渊献陵的陪葬墓之一。1973年由陕西省文管会和富平县文化馆进行了发掘清理, ...

• 道县四百躯古石雕人像出土引人瞩目

道县四百躯古石雕人像出土引人瞩目发布时间:1989-05-19 作者:吴志洪本报讯去年9月,湖南省考古研究所在道县下蒋乡田广洞村鬼仔井进行洞穴考古调查时,在一处古木参天的树林中,发现石雕人像约100躯。这一罕见的发现,引起了考古界专家的极大关注。鬼仔井石雕人像均采用扁平石灰石雕成,一石一像,均采用粗线条浮雕工艺,风格粗犷古朴。石像大小不一,身高40-l00 ...

• 泾阳发现秦汉谷口宫遗址

泾阳发现秦汉谷口宫遗址发布时间:1989-05-05 作者:刘随群本报讯一处大型秦汉宫殿遗址谷口宫遗址在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露世。这座宫殿建筑遗址,地处泾阳县口镇西南方,依山傍水。东西700余米,南北宽约900米:总面积达63万平方米。在宫殿遗址分布区域内,建筑遗物堆积极为丰富,有的区段厚达两米,发现的建筑构件有板瓦、筒瓦、云纹瓦当、宫字瓦当、方形几何纹铺 ...

• 咸阳文物普查又获重大成果 在三原县发现的汉池阳宫遗址,地下建筑保存完整,建筑结构布局规整,出土文物丰富新颖

咸阳文物普查又获重大成果 在三原县发现的汉池阳宫遗址,地下建筑保存完整,建筑结构布局规整,出土文物丰富新颖发布时间:1989-04-21 作者:咸文本报讯最近,陕西省咸阳市文物普查队在三原县嗟峨乡发现一处大型汉代宫殿遗址。遗址规模宏大,内涵丰富,地面遗存和地下建筑保存完整。经省、市文物考古专家们反复考察并结合历史文献论证,断定为汉代池阳宫遗址。池 ...

• 秦望夷宫遗址地望确认

秦望夷宫遗址地望确认发布时间:1989-04-21 作者:刘随群本报讯三月中、下旬,陕西省咸阳市文物普查队在泾阳县普查文物时,对秦官殿遗址进行了一次详细考察和论证,从而确定了望夷宫的具体地望和规模。据《史记》记载,望夷宫为秦始皇所建,赵高曾逼杀秦二世胡亥于望夷宫内。这次考察确认,望夷宫遗址位于泾阳县蒋刘乡五福村和二杨庄北部,北达泾河岸边。从裸露的 ...

• 九省开展丝绸之路货币研究

九省开展丝绸之路货币研究发布时间:1989-03-10 作者:史学英本报讯在最近召开的全国钱币学会秘书长会议上决定,由甘肃省钱币学会牵头,联合陕西、宁夏、青海、新疆、内蒙古、四川、云南、贵州等西部省区开展丝绸之路货币研究。甘肃地处丝绸之路干道上,出土钱币实物较丰富,因此,省钱币学会今年将把工作重点放在丝绸之路的货币研究上。(史学英)

• 巩县发掘一批晋唐墓葬

巩县发掘一批晋唐墓葬发布时间:1989-03-03 作者:廖永民 吴茂林本报讯为配合基建,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去年5、6月份,郑州市文物工作队与巩县文管所联合对巩县芝田村以西的古墓群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发掘。清理的83座古墓,除3座汉墓外,有晋墓24座,唐墓31座,另有晚唐、北宋末迁葬墓21座,小儿墓10座。这些不同时期的大、中、小型墓葬都是土坑洞室墓,但墓道的形制却 ...

• 大嘴子遗址发掘见闻录

《中国文物报》1989年02月03日 星期五 第三版大嘴子遗址发掘见闻录发布时间:1989-02-03 作者:褚蓝大连大嘴子遗址是一处罕见的完整的青铜时代村落遗址,在考古学上具有颇高的学术价值。令人遗憾的是,这座曾对考古学家具有诱惑力的遗址,刚刚向人们暴露出自己隐藏了三、四千年的秘密,就永远消失于该市现代经济建设大军翻腾的漫天尘土之中了。今作此文,旨在追 ...

• 秦东陵区再次发现亞字型大墓

陕西省临潼县在文物普查中,在骊山西麓的秦东陵区又发现一座大型四面斜坡墓道式的“天子”级别大墓,这是秦东陵区又一重大发现。随着秦东陵奥秘的不断揭示,临撞县文物普查队对秦东陵区的勘查格外细心,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他们在秦东陵区调查两处新石器时代遗址时,发现一处1米多高的断崖上有25米长一段花土。在省考古所秦陵工作站的大力支持下,普查队立即组 ...

• 新疆克里雅河上游初现细石器遗址

本报讯 今年9月中旬,中科院塔克拉玛干沙漠综合考察队在于田县克里雅河流域进行了综合科学考察,首次于克里雅河上游发现一处细石器遗址。遗址位于昆仑山北麓濒临克里雅河西岸的三级台地上。地名为巴什康苏拉克。南距普鲁村约10公里。遗址面积约500平方米,海拔约2300米。从散布于地表的诸多石料、石屑中,采集到细小的石核、石叶数十件,有的切割器和刮削器依稀 ...

• 千年珍宝藏地下一朝出土震三晋

本报讯 最近,北魏故都大同发现了我国目前最大的北魏时期古墓群,共计200余座。已出土文物1000余件。大同市位于晋北,北魏时期为都,称平城。近几年来,曾在此发现不少北魏时代墓葬,以这次发现规模最大。墓中出土的木棺绘画,内容反映了有关山野丛林、歌舞饮食、骑马狩猎的场面,摆脱了宫廷生活的豪华气息,是北魏时期世俗生活的真实写照。在画面造型上继承了汉代 ...

• 西昌陆续发现大理国时期火葬墓群

本报讯 近几年来,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的考古人员,在西昌市郊陆续发现大批大理国时期的火葬墓群,并抢救发掘了其中的部分墓葬,获得了一批包括金、银、铜、铁器和陶瓷器等在内的重要文物。还发现了一通刻有大理国“盛德二年”(公元1177年)纪年的火葬墓碑。这对于研究两宋时在云南和川西南等地建立起来的大理少数民族地方政权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迁 ...

• 深港合作发掘香港东湾沙丘遗址

本报香港讯 特约记者彭全民报道 应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的邀请,深圳市博物馆一行6人,于今年10月28日离开深圳到达香港,参加大屿山石壁东湾沙丘遗址的考古发掘这是深圳市博物馆首次与香港考古界合作进行的考古发掘。香港大屿山,旧称大濠岛,位于香港的西南面珠江入海口处,是香港地区最大的一个岛屿、东湾沙丘遗址位于大屿山西南部,西北与石壁隔一 ...

• 以色列近海发现:八千年前海底村落遗址

发布时间: 作者: 本报讯 今年夏天考古学家们在以色列靠近地中海的海港城市海法以南约10英里处的海面下发现一座8000年前的古代村落遗址。 据美国《太平洋垦条旗报》10月10月日报道说,考古工作目前仍在进行。现已挖掘出15枚大部分尚完整的人类、动物骨骼和小麦、小扁豆以及箭头、刀、碗等遗物。 海法考古与海洋研究学院的埃胡德贾和利说:“这座村落是目前 ...

• 内蒙古凉城发现圆子沟人类聚落遗址

内蒙古凉城发现圆子沟人类聚落遗址发布时间: 作者:特约记者本报呼和浩特讯 特约记者王大方报道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在乌兰察布盟凉城县圆子沟村,发掘出一处大型的新石器时代人类聚蒎遗址和大量保存完好的窑洞式房址。圆子沟遗址北依阴山的支脉蛮汗山,南濒烟波浩渺的岱海。依山傍水,得天独厚,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生息繁衍的理想场所。已经发掘出来的窑洞遗 ...

• 杜陵钻探发掘揭示西汉帝陵布局

本报讯(新华社记者王兆麟)为了弄清汉代帝王陵园的布局及地面礼制建筑的形制,考古工作者选择了位于西安东南郊的宣帝杜陵进行了系统的钻探发掘,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杜陵是目前古代帝王陵园礼制建筑中第一个进行系统发掘的古代陵园,今年1月,杜陵被国家确定为第3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随着对外开放和中外文化交流的不断发展,拥有大量文化遗存的中国古代 ...

• 旬邑寺沟石窟壁画发现灾异题记

本报讯 最近,陕西咸阳市文物普查队在旬邑县寺沟石窟壁画上发现6条记载地震、大雨,山洪、冰雹等灾异情况的题记。寺沟石窟位于旬邑县东北10公里处,凿于海拔1100米的石崖上。石窟分3层共11个洞窟,中层和上层少数窟壁存有明代壁画。上层窟壁画内容为经变故事,中层窟壁画内容多为菩萨画像,灾异题记就写在中层窟的壁画上。题记或用毛笔书写,或用树枝刻划,依其内 ...

• 希腊发现三千六百年前古建筑

新华社雅典讯(记者周锡生) 希腊考古工作者最近在爱琴海南部的克里特岛发现一处规模宏大的古建筑。据负责发掘工作的雅典大学考古学教授约尼斯萨凯拉拉斯基估计,该建筑物约建于古希腊米诺斯文化的中期(公元前2000~1600年),大约在3600年时因遭受大地震而倒坍。这一古建筑物位于一个高约1200米的山坡上,长70米,宽40米。整个建筑由十多个房间和作坊以及几个庭 ...

• 日本那须驹形大冢出土的汉式铜镜

日本栃木县那须郡驹形大塚于1974年11月发掘调查,1975年被指定为国史遗迹。墓的形制为方形双室墓葬(日本称之为前方后方坟),葬式为仰身直肢。木棺两端塞有大量木炭,随葬遗物中有稀见的汉式画纹龙虎四兽镜一件及铜镞、铁制两刃小刀等。从墓的形制、葬式及随葬品来看,它属于一座具有日本前期古坟风格的墓葬。画纹龙虎四兽镜面直径13.25厘米,镜背直径12.85厘米, ...

• 阿城发掘出金齐国王完颜晏墓

本报讯 5月17日至22日,黑龙江省文物考古工作者在阿城市巨源乡城子村发掘了一座金代大型贵族墓,出土大量珍贵文物,特别是种类繁多的精美服饰,为我国金代考古所仅见。该墓位于松花江南岸,阿什河东侧的二级阶地上,为夫妻合葬竖穴土坑石椁木棺墓。木棺长2.3米,宽1.4米,高0.9米,棺上用丝织品覆盖,木棺制做考究,边、角均用如意纹银片包饰,棺盖正中置有标识墓主人 ...

• 延安地区查明各类文物点五千余处

本报讯 截止今年7月底,陕西延安地区共查明各类文物点5310处,从而证明举世闻名的革命圣地不仅革命文物得天独厚,而且历史文物也异常丰富。普查中共发现古文化遗址2647处。其中新石器时代1100多处,这些遗址分属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马家窑文化、龙山文化及齐家文化,填补了该地区考古学文化的一些缺环。此外,还发现商周遗址115处,秦汉遗址581处,隋唐 ...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