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新疆篇之吐峪沟石窟和佛寺遗址
来源:“新疆是个好地方”微信公众号前言新疆地处祖国西北,历来是中西交通要冲和中华文明向西开放门户,历史文化遗产丰富。几代新疆考古工作者历远芳晴翠,涉大漠广川,起文物于地下,飨世人以华章,不仅构建了区域历史文化发展脉络,实证了多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辉煌历史,也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开展“文化润疆 ...
来源:“新疆是个好地方”微信公众号前言新疆地处祖国西北,历来是中西交通要冲和中华文明向西开放门户,历史文化遗产丰富。几代新疆考古工作者历远芳晴翠,涉大漠广川,起文物于地下,飨世人以华章,不仅构建了区域历史文化发展脉络,实证了多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辉煌历史,也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开展“文化润疆 ...
“欧洲盛宴——英国VA博物馆藏吉尔伯特精品展”正在湖南省博物馆对外展出,在特展的90件展品中,有多件采用了画珐琅工艺,见于梳妆套装、袖珍肖像画、鼻烟盒等多种器类之上。珐琅是一种特殊的装饰材料,是以石英、瓷土、长石、硼砂以及金属矿物为原料,低温烧炼成固态后,再经研磨成为粉末状的玻璃态物质。珐琅不能单独成器,必须依附于金、银、铜等金属物 ...
2021年8月至11月,为配合莱芜区嬴城集团土地出让项目,济南市考古研究院对项目占压范围内的墓葬进行了发掘。该墓地位于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口镇街道港里村西约1.5公里。本次考古发掘共清理墓葬29座,除3座无随葬品及其他可资断代的典型特征外,其余墓葬年代涉及汉末魏晋时期、金元时期、清代三个时期,出土完整及可复原器物90余件(组),主要器形有陶壶 ...
古人对山水爱得深沉,一年四季都可寄情。特别是在冬季,白雪茫茫,萧瑟中更添一份壮阔。中国古代画家笔下的寒林冬景图或表现冬日寒林中的明洁之感,或表现冬季山林的清凉秀丽,这与日本画家笔下的冬景又有所不同,比如日本艺术家笔下的《雪中乌鸦屏风》突出的是冬之景的严酷与严酷之美。看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馆藏中还有哪些冬日图景。山水之乐,一年四季 ...
唐邕刻经记碑,位于北响堂第三窟刻经洞窟外北墙西部。是佛教虔诚教徒唐邕,铭记北魏太武帝灭法的教训,也相信当时流行的末法说,他用了四年时间(公元568年农历三月初一到572年农历五月二十六)在北响堂第三窟刻经四部,这些刻经从洞窟入口处的石壁、前廊、以及廊外墙面上,一直延伸至窟外北墙。响堂山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境内,分南响堂山、北响堂山 ...
《永昌古迹碑拓匾额题字展》今日开展啦! 永昌县博物馆社教 2022-01-04 14:53 为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丰富和活跃广大人民群众的节日文化生活,营造喜庆文明、昂扬向上、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2021年12月31日,《永昌古迹碑拓匾额题字展》在永昌县博物馆临时展厅开展,恭祝全县人民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本次展览展出唐代《圣容 ...
【碑刻】明代贾三近《游普照寺诗一章并序》刻石 贾三近(1534—1592)字德修,号石葵,别号石屋山人,明隆庆进士。贾三近出身仕官之家。父亲贾梦龙,字应乾,号柱山,素有文才。贾三近24岁,举山东乡试省魁;隆庆二年(1568)贾三近34岁时,以博学宏词一举成名,高中进士,名次为山东省第一,被选为翰林庶吉士,授吏科给事中。自此,开始宦海政治 ...
山东,古称“齐鲁”,是汉代最为富庶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孔孟之乡、寻仙之地、侠义故里、孝文化发源地。刘邦过曲阜而祭祀孔子,徐福渡海求仙,田横及五百义士的故事流芳千载。“雄踞东方——山东地区汉代文物特展”近期在长沙博物馆对外展出,展览精选了两汉时期山东地区最新及最重要的考古发现,包括章丘洛庄、巨野红土山、长清双乳山、临沂银雀山等汉墓 ...
近日,“冲突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国际联盟”第二届捐助方会议在法国巴黎卢浮宫举办。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依托自身的历史和文化特征,以各种形式向其他国家提供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帮助。从蒙古国到柬埔寨,从尼泊尔到缅甸……中国文物保护工作者持续为国际濒危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中国智慧和方案,让受损的不同文明的代表性建筑焕发光彩。本文回顾了中国保护 ...
上海博物馆70年的历史,与无数捐赠人的义举与厚爱不可相分。截至2021年末,上海博物馆馆藏文物102万余件,所藏珍贵文物逾14万件。馆藏文物中有8.8万多件来自各界人士捐赠,其中珍贵文物3.3万余件,一般文物5.5万余件,捐赠品约占馆藏文物总量的8.6%,馆藏珍贵文物总量的23.6%,捐赠者包括个人和集体。澎湃新闻获悉,2022年3月10日至9月4日,上海博物馆将举 ...
记者从2月18日召开的山东省2021年度田野考古工作汇报会上获悉,经过近五年考古发掘,稷下学宫遗址基本确定。位于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齐都镇小徐村西的齐故城小城西门外建筑基址群,被基本认定为稷下学宫遗址。建筑基址平面图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供图据史料记载,稷下学宫始建于公元前374年,因位于临淄稷门之下而得名,存续达150余年。稷下学宫是世界上 ...
80万年前,以广西百色盆地史前手斧人群为代表的中国南方手斧人群,他们是如何生活的?周围环境对他们产生哪些影响?这也是古人类学界长期以来聚焦的热点议题。李浩向媒体展示介绍采自百色盆地的手斧标本。孙自法 摄 中国科学家团队最新合作研究表明,百色盆地古人类采取短距离流动方式和小范围的觅食与栖息策略,他们的手斧原料均为就近取材,手斧 ...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19日在济南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2021年度五大考古新发现,沂水跋山遗址、莱州吕村遗址、邹城邾国故城遗址、济南元代郭氏家族墓地、明清海防遗址考古调查等入选,其中沂水跋山遗址填补了山东省及中国北方地区旧石器时代考古的空白。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新闻发布会。 李明芮 摄 据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廷琦介 ...
长治潞州区明代壁画墓https://mp.weixin.qq.com/mp/readtemplate?t=pages/video_player_tmplaction=mpvideoauto=0vid=wxv_2195103792801579011墓葬概况01长治市潞州区明代壁画墓位于长治市高新区起步区西环路(北环街-高新大道),为配合市政
2021年是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作为中国考古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上世纪20年代泥河湾等地考古工作算起,河北考古也走过了百年历程。一代代河北考古人扎根燕赵大地,接续奋斗,工作力度不断加大,重要发现层出不穷,学术研究水平不断提升,为中国考古学的科学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2021年河北省文物考古学会组织开展“河北百年百项重要考古发现”遴选推 ...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强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增强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举旗定向,亲自谋划、亲自指导、亲自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足迹遍及众多历史文化遗产,对文物工作作出百余次重要指示批示。习近 ...
记者日前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杨玉璋教授团队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合作,对蚌埠双墩遗址出土部分石制工具表面提取到的残留古代淀粉粒进行了植物种属来源和损伤特征分析,首次获取到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人类植物性食物加工工具磨盘磨棒向杵臼组合工具转变的直接证据。相关成果发表在牛津大学主办的国际知名考古学杂 ...
2月14日,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发布了四川古建筑调查最新成果,建立起适用于四川地区的木构建筑断代标尺。该院古建中心的“四川元明建筑”专题数据库,系统科学地调查了川内古建筑100余座,采录并上传了83处古建筑VR数据。此次调查,还重新确认或限定了四川地区23处古建筑的修建年代。 VR数据库让古建筑可“扫码”游览 扫描二维码,“滴”的一声, ...
央视新闻2月11日消息,德国图宾根大学考古人员日前宣布,在埃及尼罗河西岸一处考古点挖掘出1.8万多块约有2000年历史的陶片,上面记载了古埃及人诸多生活细节,比如学生被罚抄。阿斯里比斯古城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10日报道,图宾根大学考古人员与埃及旅游和文物部合作,对阿斯里比斯古城开展考古挖掘,其间发现这些陶片。其中,约80%写有古埃及平民使用的通 ...
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成就了中国“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美誉。 海昏简牍研究团队依据数十枚竹简上的“王会饮义(仪)”等内容,推断其为礼仪类文献。更值得一提的是,这是首次发现的专门记录诸侯王礼仪行事的文献资料。“王会饮义(仪)”竹简的红外扫描图。图片来自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刘贺是汉武帝之孙,一生坎坷,历经帝、王、侯、民四种身 ...
去年北京考古工作和大遗址保护取得新进展,考古发掘项目120项、发掘面积11.6万平方米,出土文物约5000件(套)。周口店遗址、琉璃河遗址、大葆台汉墓、明定陵4处考古遗址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2月13日,北京历史文化保护专场新闻发布会在2022北京新闻中心举行。北京市文物局二级巡视员、新闻发言人刘洪昌作出上述表示。 刘洪昌介绍称, ...
从江苏省连云港市博物馆获悉,该市海州区近日发现唐代大型建筑基址,项目总发掘面积约2100平方米。此次共发掘清理魏晋南北朝至清代墓葬44座,唐宋时期建筑基址2处,出土各类文物及标本共计260件(套)。 2021年9月至12月,为配合连云港海州体育馆二期项目基本建设,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徐州博物馆、连云港市博物馆联合对该项目地块内古代文化遗存进行 ...
山西运城盆地雄踞“以关中(陕西)、晋南、豫西为中心的中原”的中部。自1926年李济先生发掘山西夏县西阴村遗址至今,运城盆地成为探索中国文明起源与发展问题的重要核心区域之一。 据调查,运城盆地东部缺少大规模发掘的仰韶时代早期聚落遗址材料,因此,深入了解运城盆地腹地仰韶早期的聚落形态、文化面貌及其生业方式等问题成为中华文明起源进程 ...
在介绍西安时,会提到“十三朝古都”,但你知道“十三朝”的第一朝是西周吗?你知道西周王朝的都城镐京是怎样一座都城吗?哪里是宫殿?哪里是宗庙?哪里是手工作坊区?如果今天要绘制一幅镐京的地图,有没有可能呢?认识历史离不开考古学。日前,记者专访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镐京遗址文物勘探和发掘项目负责人岳连建,听他讲述考古人员是如何一点点 ...
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讯2022年春节前夕,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馆藏精品壁画数字化建设项目成功获批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 数年前,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就开始谋划馆藏精品壁画数字化建设项目的申报方案。2019年6月,方案通过河南省文物局批复,后经多次上报、申请,终于获得国家文物保护资金的支持。该项目落地是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多年不懈努力的成果 ...
从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获悉,近日,安徽省2022年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陆续获国家文物局批复,其中繁昌窑遗址、人字洞遗址考古发掘项目名列其中。人字洞遗址 图片来自繁昌区委宣传部 据介绍,繁昌窑遗址2020-2021年的发掘已经揭示了繁昌窑遗址五代文化堆积层和窑场生活区的分布迹象。2022年的发掘,拟结合繁昌窑基础及配套设施环境整治工程建设项目,在 ...
从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2021年11月,考古人员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发现一处距今4000年前朱开沟文化遗址,清理发现了房址和墓葬等多种文化遗物。这些新发现为探讨朱开沟文化内涵增添了新材料。沙日塔拉遗址出土的石刀(资料照片 图片来自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 这个距今4000年前的朱开沟文化遗址被命名为沙日塔 ...
2021年年底以来,西安市新冠疫情肆虐,12月23日零时起全市各地实行封闭式管理,整个城市似乎被按下了暂停键。这一时期正值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太平遗址考古队在位于西安市西咸新区沣东新城斗门街道办事处的太平村太平遗址进行紧张的考古勘探和发掘工作。为适应疫情防控形势,太平遗址考古队服从当地党和政府安排,暂时停止了野外考古勘探与发掘。考 ...
虎年开工第一天,杭州、南京、苏州、扬州、合肥等地纷纷飘雪。时值正月春雪,现实中江南婉约雪景与黄公望《九峰雪霁图》、文徵明 《寒林晴雪图》、唐寅《柴门掩雪图》等两相对照,顿感江南的冰清玉洁,一派肃穆静谧。皑皑白雪,在中国传统诗、书、画中一直有着独有的地位与审美。“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是唐代柳宗元的诗境。 ...
虎乃百兽之王,无比雄健,凶猛异常 。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称虎为“山兽之君”,可见古人早就对虎怀有敬畏之心 。我们的祖先曾以虎的威猛作为沟通天地神祇、驱邪崇镇之物。在中国古代玉器史上,以虎为母题的玉器占有一定数量,其宗教含义远重于装饰作用,是原始先民信仰的物化形式。在农历壬寅虎年,澎湃新闻梳理了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中国 ...
1月27日,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汉二陵博物馆、海上丝绸之路(广州)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研究中心主办的“寻迹羊城——2021年广州考古新发现”展览在南汉二陵博物馆正式开展。 2021年,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努力做好广州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研究、传播和传承工作,积极配合国有土地收储及城市建设工程开展考古工作。240宗考古项目,1.2亿平方米 ...
2021年12月24日,河北省文物考古学会主办的2021年河北六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在石家庄召开,经过12月23日、24日两天的项目汇报会,12月24日下午,评委会经过综合评议,最终投票选出2021年河北六大考古新发现。2021年河北六大考古新发现名单(按时代早晚顺序)尚义四台遗址崇礼邓槽沟梁遗址行唐故郡东周遗址邯郸后百家村北墓地临漳邺城遗址正定开元寺南遗址20 ...
今年是虎年,在十二生肖中,虎排行第三,称为寅虎。在古典文献里,虎又常被称作“啸风子”“山君”“於菟”,集形、色、神、力于一体,自古以来被称为百兽之王。在宗教观念中,虎既是天上的星宿之神,也是天门的守护神,不论是佛教,还是道教、萨满教都把它当作超自然的神力加以崇拜。在美术领域里,不论是文人墨客还是民间艺人均塑造了许多老虎的艺术形象 ...
穿越千年,诗画舞蹈间,感受宋风雅韵。朱唇、远山眉、山峰发髻、青绿长裙……央视虎年春晚,源自宋代名画《千里江山图》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选段“青绿”一出场,从社交媒体到微信朋友圈,都迅速被刷屏。更多观众被宋代艺术之美击中了,称其是“神仙团队打造的神仙作品”“一场中式审美的盛宴”。澎湃新闻获悉,这一由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故宫博物院共同 ...
1月31日晚,农历除夕夜,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大面具亮相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与全国人民共庆新春佳节!青铜大面具。江聪摄青铜大面具宽131cm、高71cm、深66cm,重131斤,是目前已知三星堆遗址出土的体量最大、保存状况完好的大型青铜面具。其宽颐广额、棱角分明,眉部、眼睛、嘴唇等线条流畅、皆突出于面部,粗长眉作扬起状,面具的两侧 ...
农历虎年来临之际,三星堆“盲盒”又上新,8号“祭祀坑”发现一只虎头虎脑的青铜龙虎“神兽”。头上有双角、金底虎斑纹兽身、半龙半虎、造型诡异……负责8号“祭祀坑”发掘的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赵昊介绍,这又是一件前所未见的青铜器,暂时将它命名为虎头龙身青铜像。“当提器物上面压的最后一层象牙时,我们都很期待,因为现场发掘人员都确信,将 ...
2022年1月18日,“考古中国:红山社会文明化进程研究项目”启动会举行了线上会议。国家文物局考古处处长张凌、三级调研员胡传耸、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许红英、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局长曹建恩、河北省文物局副局长韩立森、项目学术顾问郭大顺、王巍,项目学术指导组专家出席本次会议。参加此次会议的还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辽宁省文物考古 ...
2022年,举世瞩目的北京冬奥会即将开幕。文化是北京冬奥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澎湃新闻获悉,为了推动文化遗产与冬奥赛事有机结合,助力北京冬奥,“逐梦冬奥——冬景绘画暨体育文物特展”今天在辽宁省博物馆开幕,展出北宋李公麟(传)《明皇击球图卷》、明钱榖《雪栈图卷》、清张宗苍《雪溪帆影图卷》等,其中既有描绘冬景的图景,又可以一窥古代的体育活动 ...
1月26日至5月8日,“钟鸣盛世:紫禁城和承德避暑山庄藏钟表联展”在故宫博物院乾清宫东庑展厅呈现。澎湃新闻记者在展览现场看到,本次展览将故宫博物院和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馆具有代表性的钟表收藏合璧展出,其中故宫博物院参展钟表40件,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馆参展钟表20件,制作年代从18世纪延续至20世纪初。展厅中播放着录制的钟表叮叮当当的悦耳声音,令人 ...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与秦陵博物院合作,在国际权威期刊《科技考古》(Archaeometry)上发表了最新的研究成果。研究人员在秦兵马俑上新发现了一种多用途的复合材料,这种材料被广泛用于兵马俑制作中的填补、粘接,抹平等工艺中。研究人员表示,在过去秦陵兵马俑坑的考古发掘过程中,他们在陶俑的头冠部、胳膊处,包括陶马腹部、腿部的断裂处等很多部位,都 ...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河南洛阳金村8座东周王陵被盗掘,大量珍贵文物流失海外,成为中国考古之殇。时隔90余年,旨在厘清洛阳金村东周王陵区文化遗存基本情况的考古调查与勘测工作日前启动。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平乐镇金村东周王陵区地表现状 (图片来自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记者27日从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此次洛阳金村东周王陵考古调查与勘测 ...
春节将至,法国正在举办一场以中国明清山水画为主题的特展,纾解旅人们的思乡之情。澎湃新闻获悉,由巴黎赛努奇博物馆和香港艺术馆联合举办的“世外丹青:至乐楼藏明清士僧书画展”于11月在巴黎市立赛努奇亚洲艺术博物馆开幕,展期持续至3月6日,横跨整个农历新年。“至乐楼”是已故慈善家及收藏家何耀光先生(1907-2006)的书斋,以明末清初的书画最负盛名 ...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华夏服饰文化不仅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更彰显着深层的精神追求。澎湃新闻获悉,1月25日,“云想衣裳——丝绸之路服饰文化特展”在成都博物馆开幕。展览通过对丝绸之路沿线服饰文化发展、变迁的解读,探讨中国传统服饰在民族融合中的不断发展,彰显中华民族作为“衣冠王国”的艺术成就。展品囊括荆州市马山战国墓的 ...
从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在2021年三峡后续大遗址保护项目考古发掘中,考古队在奉节白帝城遗址内,发现一处明代瞿塘卫右千户所大型建筑基址。白帝城遗址考古发掘前地貌(局部)。 图片来自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这是重庆境内首次发现明代卫所建筑,将为业界研究明代卫所制度、卫所公署建筑布局与营造提供重要的实物资料。在陈家包发掘区的瞿塘 ...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1月23日讯(全媒体记者 吴岱霞)2021年新冠病毒的阴影依然笼罩在世界上空,湖南考古人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迎来了又一个丰收年。1月21日至23日2020—2021湖南考古汇报会同时在线上线下同时举行。 在澧阳平原探索中华文明起源和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线索 澧阳平原是湖南考古的圣地,是探索中华文明起源和长江中游文明进程 ...
从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继在钓鱼城遗址考古中发现军事设施、政治设施后,研究院在2021年度工作中首次发现宗教设施及生活生产设施,填补了相关空白,进一步丰富了钓鱼城遗址南宋文化遗存内涵。 钓鱼城考古区域俯瞰图。 图片来自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钓鱼城位于重庆合川区嘉陵江、涪江和渠江三江交汇处,占地2.5平方公里。据 ...
https://mp.weixin.qq.com/mp/readtemplate?t=pages/video_player_tmplaction=mpvideoauto=0vid=wxv_2240977393949655044 江村大墓位于西安市东郊白鹿原上,北距世传为汉文帝霸陵的“凤凰嘴”约2000米,东距窦皇后陵800米
钟表是清代宫廷丰富典藏中非常特殊与珍贵的门类。故宫藏钟表在世界钟表收藏中占有重要地位。澎湃新闻获悉,1月25日,“钟鸣盛世:紫禁城和承德避暑山庄藏钟表联展”在故宫博物院开幕,合璧展出故宫博物院和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馆具有代表性的钟表收藏。展品既有西方国家的名家之作,也包括清宫做钟处、广州、苏州等地的国产精品。紫禁城和避暑山庄作为清代政 ...
澎湃新闻获悉,故宫博物院2022年开年首场大展“何以中国”1月25日开幕,130多件文物上起石器时代下至清代,包括石器、陶瓷、玉器、青铜器、金银器、书画等各种门类,包含何尊、长信宫灯、藏文《四部医典》等声名远播的国宝重器。展览将跨越壬寅年春节、北京冬奥会、清明节等重要节日。展览概括而鲜明地呈示华夏大地何以中国,中华民族何以伟大,中华文明何 ...
从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在2021年重庆市万州天生城遗址考古工作中,新发现一批新石器至商周时期、汉至六朝时期、宋代、明代、清代至民国的遗存。其中,汉至六朝遗存为首次发现,进一步拓展了该遗址的历史沿革。万州天生城遗址考古区域。 图片来自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天生城遗址位于三峡库区腹地——重庆市万州区周家坝街道天生城社区,地处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