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信息

显示子项
中国 陕西 河南 甘肃 新疆 青海 宁夏 西藏 四川 云南 重庆 山西 湖北 湖南 贵州 广东 广西 河北 山东 江苏 安徽 江西 浙江 福建 北京 上海 黑龙江 内蒙古 海南 吉林 辽宁 天津 香港 澳门 台湾

• 精品展览|| 天路长歌——唐蕃古道沿线七省区精品文物联展

天路长歌——唐蕃古道沿线七省区精品文物联展展览信息天路长歌——唐蕃古道沿线七省区精品文物联展展览地点:四川博物院一号展厅展览时间:2020年9月27日-2020年10月27日展览简介唐蕃古道亦称唐蕃驿道,公元7至9世纪唐都长安(今陕西西安)与吐蕃逻些(今西藏拉萨)之间使臣往来的官道。唐蕃双方通过政治联姻,使团往来,经济贸易及文化风俗的彼此影响,使 ...

• 考古前沿|| 山东发现一处旧石器时期遗址

山东发现一处旧石器时期遗址 距今约3万年至5万年 日前从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队员在山东省沂水县跋山水库下游发现一处旧石器遗址。经专家确认,该遗址年代或在旧石器时代中期或晚期。 遗址位于跋山水库溢洪闸下游约300米处。专家结合采集的化石及石制品标本,大致推断为中晚更新世时代文化堆积,距今约3万年至5万年。 据山东省文物考 ...

•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公园开园

  9月23日,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公园正式开园。江西省委副书记、省长易炼红,国家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玉珠,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施小琳,省委常委、南昌市委书记吴晓军,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司长闫亚林,国家博物馆田野考古部原主任、海昏侯墓考古专家组组长信立祥等专家领导出席了开园仪式。海昏侯国遗址管理局党工委书记叶明和介绍情 ...

• 首期云冈石窟研究院研修班开班

9月10日上午,由云冈石窟研究院与晋行记联合推出的首期云冈石窟研究院研修班在云冈石窟研究院游客服务中心多功能会议室开班。云冈石窟研究院院长、云冈旅游区管委会主任张焯,副院长、副主任崔晓霞及我院相关专家学者出席开班仪式。张焯院长、崔晓霞副院长对参加研修班的学员表示了欢迎并分别致辞。开班仪式结束后,张焯院长为在场学员做了《东方佛教第一 ...

• “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在京召开

9月24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工作会,通报了河北康保兴隆遗址等5项重要考古成果。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出席会议。会议聚焦新石器时代重要考古新发现。河北康保兴隆遗址年代距今8500-5200年,初步建立起坝上高原北部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考古学文化序列,是我国北方地区较早的定居性聚落,出土距今7700年左右的炭化黍,是目前有 ...

• 五项考古新成果揭示早期中国的文明基因

9月24日,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发布了河北康保兴隆遗址、浙江余姚井头山遗址、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陕西石峁及寨山石城遗址等五项考古工作新成果。五项考古工作新成果从聚落组织、信仰习俗、动植物遗存、出土遗物、宫城建筑、古城遗址等方面的考古研究,填补了史前考古中国的多项空白,多维度揭示了早期中国的 ...

• 埋在洞里的基因密码——贵州清水苑大洞遗址古基因组研究取得新进展

  在贵州省惠水县摆金镇东3公里的地方,有一处名为清水苑的所在,那里山形峻峭,水势蜿蜒,山与水之间,是一片宽阔而肥沃的河流阶地,一座古老的布依族村寨便扎根于此,村因地名,曰清水苑,这里日出薄雾萦绕,日落炊烟袅袅,一派人与土地和谐共生的美景。清水苑不仅景色迷人,还保存着浓郁的民族风情和文化景观。布依民居吊脚楼、对歌、骑马鞍、过花桥 ...

• 敦煌研究院获授第二批甘肃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

2020年9月17日,第二批甘肃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授牌仪式在甘肃省博物馆举行,敦煌研究院等31家机构被命名为甘肃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第二批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授牌仪式现场(图片来自甘肃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网站)近年来,敦煌研究院利用现有资源,发挥自身优势,以文物保护技术、文物数字化技术、敦煌学研究成果、敦煌文化弘扬展示等领域为重 ...

• 牛津大学博物馆移除“种族主义”展品,称与价值观相背

英国牛津大学(Oxford University)皮特里弗斯博物馆( The Pitt Rivers Museum )将其知名的“干缩人头”等藏品从其展览中移除,以致力为博物馆“去殖民化”。这些藏品原本陈列于其“对待死去之敌”的专题陈列部分,已经展示了80余年。博物馆馆长表示,“这些展品强化了种族主义和成见,与博物馆今天的价值观背道而驰。”牛津大学皮特里弗斯博物馆以收藏 ...

•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公园9月23日开园,通票价100元

@中国新闻网 9月17日消息,据“海昏侯”微信公众号消息,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公园开园仪式将于9月23日上午在海昏侯国遗址公园举行。门票预约系统9月17日10点开放,预约成功的游客从23日下午两点后即可入园参观。遗址公园面向游客开放的游览区主要是遗址博物馆、游客中心、刘贺墓园等。通票价格为100元/人次。开园伊始门票优惠价为60元/人次,试行一年,不 ...

• 鹅首曲颈青铜壶内液体:实锤了,是西汉古酒

新华社郑州9月17日消息,今年5月一则新闻刷屏:一尊罕见的鹅首曲颈青铜壶现身河南三门峡,姿态优美的鹅壶惊艳到人们,壶中6斤多重的神秘液体更是留下悬念。现在实锤了,是酒!记者从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经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人员取样检测,鹅首曲颈青铜壶内的液体为西汉早期的古酒,并与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医学方书《五十二病方》中的相关 ...

• 一年一会的奈良之约:第72回正仓院展展示哪些珍品?

今年,因为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全球范围内的艺术活动和展项等多半取消。庆幸的是,10月24日,日本奈良国立博物馆一年一会的正仓院展将如约而至。日前,奈良国立博物馆在其官网公布了“第72回 正仓院展”的完整展品阵容。 今年,正仓院将拿出59件宝物在奈良展出,包括北仓17件、中仓23件、南仓16件、圣语藏3件,其中有4件为首次展出。武器、武具和药物 ...

• 英国一考古遗址发现基督教文物:图案与文字可追溯至5世纪

近日,英国北部诺森伯兰郡的文德兰达考古遗址发现了一只5世纪的杯子碎片,碎片上的文字与图案与基督教密切相关,同一地点还曾发现一座公元5世纪或6世纪的教堂地基。这一新发现为理解该时期英国的历史提供了新的材料。英国杜伦大学教授大卫·佩特正在研究这一发现,他表示,“文物与早期基督及教堂的明显联系非常有重要价值……对于这一发现的进一步研究无 ...

• 故宫收官“御窑瓷器”对比展,“御瓷新见”明代御窑史

景德镇御窑厂是我国烧造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工艺最精湛的官办瓷厂,在中国乃至世界陶瓷的发展史上,占有无比特殊的地位。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在抢救性发掘中,收集到数以吨计的御用瓷器落选品残片。粘合复原出的一千四百多件明代御窑瓷器,与远在故宫的宫廷藏瓷遥相呼应。从2015年至今,故宫博物院已联合景德镇市人民政府举办了5个“明代御窑瓷器”对 ...

• 从陶鹰鼎到罗塞塔石碑,看全球博物馆“馆长天团”推荐的珍藏

全球疫情让艺术爱好者们很难踏上旅程,去参观世界各地的博物馆,亲眼看到那些著名的艺术作品。近日,中国国家博物馆发起的“全球博物馆珍藏展示在线接力”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种遗憾,来自五大洲16个国家级博物馆“接力”介绍各自的馆藏特色和馆藏珍品,拉近了人们与艺术的距离。在“手拉手:我们与你同在”的口号下,来自五大洲16个国家级博物馆的馆长在 ...

• 故宫“御瓷新见”瓷器展,在对比中领略残缺之美

残缺的文物常有更动人处,一件完满的瓷器作为整体存在时易于让人忽略其局部的美——其釉色之灿烂、其胎体之厚薄、其雕纹之精致与所绘花色之润泽繁复。9月21日,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景仁宫开幕的“御瓷新见——景德镇明代御窑遗址出土与故宫博物院藏传世瓷器对比展”中,观众们就能从破碎中领略到美感。去年十月,北京故宫景仁宫曾展出日本最著名的、最能够代 ...

• “汉代海昏侯国”明起开园,江西博物馆新馆近日开放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是中国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格局最完整、内涵最丰富的典型汉代列侯国都城聚落遗址。澎湃新闻获悉,明天(9月23日),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公园将开园,海昏侯国遗址出土文物将陆续在遗址博物馆存放和展示。遗址博物馆常设展厅分为基本陈列和专题陈列两个部分,展陈海昏侯国遗址各类出土文物1200余件。此外,筹备已久的江西 ...

• 【考古前沿】湖南:发现两座东汉至两晋墓葬 为江南古民俗研究提供新参考

▲ 考古现场炊煮用具青铜釜、青瓷器、五铢铜钱、陶器……记者20日从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在湖南省资兴市唐洞街道发现的两座东汉至两晋时期的古墓考古发掘已于近日结束,共出土30多件文物。目前正在对出土文物逐一清理修复,并造册入库。这两座古墓均为砖室墓,前后相隔2米,为同一时期墓葬。根据墓砖上菱形、车轮形纹饰特点和出土器物的综合分析,考 ...

• 【边疆时空】文化·地理 | 新疆阜康白杨河流域首次发掘大规模古墓群

排列有序的大规模石棺墓葬群,葬俗罕见的高等级大型墓葬……近日,记者从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在新疆阜康白杨河中游发现大面积分布的石棺墓群,这是新疆目前发现的规模最大的石棺墓群。此外,在下游还发现十余座战国时期高等级大墓,推测可能是贵族墓地。  阜康白杨河古墓群发掘现场。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发现大规模石棺墓群阜康白杨河流域位于

• 2020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年会预通知

2020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年会预通知为落实总书记视察世界文化遗产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时的重要指示精神,依托此前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年会经验基础,创办“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年会”,并同期开展相关专业培训。  本次年会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浙江省文物局、杭州市人民政府主办,杭州市园林文物局、余杭区人民政府、杭 ...

• 闭馆62个月后,河南博物院主展馆恢复开放啦!“复出”的它带来这些惊喜

  9月22日,对于文博人而言最大的惊喜是什么?那非河南博物院主展馆开放莫属!    自2015年7月以来,河南博物院开始实施了震加固工程及陈展恢复提升项目以来,至今主展馆已关闭五年多。  因此,开放的消息一经传出,便立刻引发了公众的关注:    据了解,重新开放的主展馆依旧分为4层,共设有“新石器时期”“夏商时期”“东周时期”“隋唐时 ...

• 一展看尽明代御窑瓷器 故宫又献“御瓷新见”展

  祭蓝釉、浇黄釉、鲜红釉和白釉,在明代祭祀制度中分别被用作祭祀天、地、日、月坛。其中,由于高温下铜离子的发色对温度和气氛要求极为敏感,致使鲜红釉瓷的成品率极低。  22日起,这些罕见颜色的瓷器都可以在故宫博物院“御瓷新见”展上看到。该展将景德镇明代御窑遗址出土一些新发现且未曾展出的重要出土瓷器修复件和残片标本,配以精选的故宫博物 ...

• 四千年前两大都邑今起“相会”,陶寺、石峁联展追迹黄河文明

距今约4300年至3900年山西陶寺遗址,被认为可能是尧都;而距今约4000年左右的陕西石峁遗址是中国已发现的龙山晚期到夏早期时期最大规模的城址,有观点认为或是黄帝居邑。石峁与陶寺遗址二者所存在的年代相差不多,且都处于黄河流域,很多考古发现均表明,两者之间表现出交流互鉴、水乳交融乃至血脉相同的联系。当这两大考古遗址的文物并列展出时,对于中国 ...

• 中国两大史前遗址“合体” 展示4000年前中国早期文明

  距今4000多年的陶寺遗址和石峁遗址百余件文物18日在山西博物院展出,这是两大史前城址首次“合体”问世,共同揭示了中国早期文明的形成和早期国家的基本面貌。陶寺遗址出土的器物。 韦亮 摄民众在参观“黄河文明的标识——陶寺·石峁的考古揭示”展览。 韦亮 摄  “黄河文明的标识——陶寺·石峁的考古揭示”展览是山西博物院筹备一年之久的展览 ...

• 北朝考古博物馆开馆,千余件文物重现东魏北齐文化风貌

  记者获悉,总投资1.66亿元的河北磁县北朝考古博物馆19日正式开馆,1000余件珍贵文物将与公众见面。  北朝考古博物馆馆藏文物是东魏北齐出土的珍贵文物,展品囊括了数十年来相关考古成果,可让人们了解1500多年前文化交汇、民族融合的北朝岁月。  展馆陈列以“走向隋唐”为主题,分为煌煌帝都、巍巍陵寝、泱泱文明3个展厅和一个特别展厅。特别展厅 ...

• 2020年山东威海定远舰遗址第二期水下考古调查项目取得重要收获

  9月17日,是清末中日黄海海战126年纪念日,旗舰定远舰凭借其超强的铁甲防护能力,面对日舰围攻,屹立不退。而在山东威海湾刘公岛昔日北洋海军基地东侧海面也迎来一个重大的消息,定远舰遗址水下考古队在广州打捞局的协助下经过10多小时的清淤、穿缆、起吊等环节,最终成功将一块定远舰铁甲起吊出水,从而有幸让世人再次目睹铁甲的真容。经过测绘记录, ...

• 【考古前沿】内蒙古:发现距今8400年至7600年遗址 提供研究东北亚原始形态线索

▲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镶黄旗发现的乃仁陶勒盖遗址。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20日对外消息指,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镶黄旗发现一处乃仁陶勒盖遗址,该遗址距今为8400年至7600年,是迄今为止内蒙古中部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的早期新石器时代人类居住遗址。▲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镶黄旗发现的乃仁陶勒盖遗址。内蒙古自治区文物 ...

• 新发现 | 山西五寨发现元代壁画墓

墓室彩绘倚柱斗拱 2019年10月,山西省五寨县五寨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项目中央大道一期工程中发现壁画墓一座,山西省文物局委派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迅速赶赴现场,对该墓葬进行初步勘察,并组织实施发掘。 该壁画墓位于前所村西北与马五线交叉处。墓葬为竖穴斜坡式墓道,长3.36米,上口宽2.4米、下口宽1.3米,自深2.5米;墓道开口距现地表1.1米。无甬道 ...

• 新发现 | 江苏常州排姆村遗址考古收获

排姆村遗址位于江苏省常州经济开发区丁堰街道排姆村南,西北距潘家塘遗址约3.4公里,东南距圩墩遗址约4公里。遗址区域原为果园,地势比周边相对较高。发掘区航拍 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开辟果园时陆续发现陶片、石器,并伴有墓葬遗骸出土。通过调查得知,遗址东西长150余米,南北宽近百米,总面积约15000余平方米。1989年,曾对遗址进行过小规模试掘, ...

• 新发现 | 山东博兴疃子遗址发现唐代纪年墓和北朝至隋代生产生活遗迹

博兴疃子遗址位于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疃子村西北。2020年4月,为配合山东省委、省政府的小清河应急防汛工程,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对疃子村西北南水北调水渠南岸的古代遗迹进行了考古发掘。本次考古发掘区域面积约3000平方米,清理了唐墓以及北朝到隋代的建筑基址、水井、陶窑等遗迹。 唐代墓葬M1 平面图 本次考古发掘的7座墓葬,分布集中,开口 ...

• 回望5300年!——“河洛古国”文明溯源

  拥有杜甫故里、北宋皇陵等“家底”的河南巩义,又新增一处引以为傲的文化地标——“河洛古国”。有专家称之为“黄河文化之根”。  2020年5月,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双槐树古国时代都邑遗址阶段性重大考古成果,确认位于巩义市河洛镇的双槐树遗址是距今5300年前后的仰韶文化中晚期巨型聚落遗址。有专家建议命名为“河洛古国”。  “根据过去的 ...

• 精品展讯|| 丝路流金——丝绸之路上的金银货币精华展

-展览时间-2020年9月15日——11月29日-展览地点-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精品馆———————————————19世纪的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在地图上画的一条线揭开了丝绸之路的神秘面纱。之后,德国历史学家阿尔巴特·赫尔曼(A Herrmann)将这条路的概念拓展到丝绸等商品能达到的国家和地区,从地理上把这条横跨 ...

• 【考古前沿】河南:三门峡出土鹅首曲颈青铜壶内不明液体被查明

今年5月一则新闻刷屏:一尊罕见的鹅首曲颈青铜壶现身河南三门峡,姿态优美的鹅壶惊艳到人们,壶中6斤多重的神秘液体更是留下悬念。现在实锤了,是酒!记者从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经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人员取样检测,鹅首曲颈青铜壶内的液体为西汉早期的古酒,并与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医学方书《五十二病方》中的相关记载颇为相符,是可以止血 ...

• 考古揭示汉魏洛阳故城内大街宽34米,1500年前车辙清晰可见

  汉魏洛阳故城是中国历经朝代最多、使用时间最长的都城遗址,经过考古工作者几十年来的苦苦寻觅和不懈努力,其历史真容日渐清晰。最近,考古人员首次发掘内城西明门内大街遗址,不仅让汉魏洛阳故城的一条东西向主干道得以再现,还直观展现了500多年间的朝代更替。  多期路土叠压 车辙清晰可见  汉魏洛阳故城遗址由三个城圈组成,从内到外依次是宫城 ...

• 中国博协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将召开| 海上丝绸之路(广州)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研究中心挂牌

中国博物馆协会将举办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  9月15日,国家文物局网站发布《关于召开中国博物馆协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的复函》,全文如下。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关于召开中国博物馆协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的复函办人函〔2020〕786号中国博物馆协会:你会《关于召开中国博物馆协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的请示》(中博协请〔2020〕19号)收悉。经研究,同意你会召开 ...

• 甘肃省黄河流域“三区”文博人才培训班在西北大学开班

开班式现场甘肃省文物局副局长白坚致辞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院长马健致辞开班式现场合影留念9月14日上午,由甘肃省文物局主办,国家文物局(西北大学)文博人才培训示范基地承办的2020年甘肃省黄河流域“三区”文博人才培训班在西北大学太白校区开班。甘肃省文物局副局长白坚、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院长马健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来自甘肃省黄河流域50个县 ...

• “华章重现——曾世家文物特展”开幕 “曾伯克父”青铜器群追索回国后首次京外展出

  2020年9月12日,“华章重现——曾世家文物特展”在湖北省博物馆开幕。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国家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玉珠致辞并宣布展览开幕,湖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许正中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刘玉珠致辞指出,此次曾伯克父青铜组器在湖北博物馆展出,是国家文物局助力湖北疫后重振、支持湖北文物工作的重要举措。本次展览遴选汇集了曾国遗 ...

• 云南金沙江中游地区旧石器考古取得新进展——鹤庆龙潭遗址考古发掘

  龙潭遗址位于大理州鹤庆县黄坪镇财丰村委会定光自然村簸箕湾以北约20米处的缓坡耕地内,分布范围约2000平方米,为金沙江中游地区——财丰河旧石器遗址群的代表性遗址之一。遗址于2010年调查时发现,2013年至2016年,在开展我所“金沙江中游旧石器考古调勘与研究”重点课题项目期间,发现了原生文化堆积。近年来,由于耕作取土和雨水冲蚀等原因,遗址文 ...

• 陕西修复东汉时期青铜摇钱树

  经过陕西省文物保护工作者两年多的清理和保护,近日,一件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的东汉时期青铜摇钱树被成功修复。  这件青铜摇钱树出土于宝鸡市高新区郭家崖村西的郭家崖墓地。2017年11月至2018年2月,为配合当地学校建设,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与宝鸡市考古研究所联合组队,对建设用地发现的文物遗存进行了发掘,摇钱树出土于一座砖室墓中,根据墓葬形制 ...

• 首期云冈石窟研究院研修班举行结业仪式

9月13日,首期云冈石窟研究院研修班在我院游客服务中心多功能会议室举行结业仪式。云冈石窟研究院副院长、云冈旅游区管委会副主任崔晓霞及我院相关专家学者及全体学员参加仪式。仪式以一段回顾视频开场,回顾了学员们在研修过程中学习、研讨、实践、创作等环节的点滴故事。4天的时间里,来自祖国不同省份城市的学员们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思想碰 ...

• “黑石号”与《上海年鉴》相逢: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记忆

海上丝绸之路历经千年洗礼,留下了璀璨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存。当“黑石号”这艘满载六万余件中国唐代文物的商船从印度尼西亚爪哇海域被打捞而出,它成为了目前证明中国和阿拉伯地区进行直接贸易的最早考古证据,也让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更加鲜活。“黑石号”出水长沙窑瓷器如今,这艘唐代沉船的文物在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永久展出,并将于2020年9月15日 ...

• 苏轼代表作与他的朋友圈

故宫600周年之际的特展“千古风流人物——苏轼主题书画特展”这些天正在故宫博物院展出。展览共展出78件套文物精品,以故宫博物院藏品为主,同时得到了天津博物馆的支持,藏品的时代跨度从北宋至近现代,类别涵盖书画、碑帖、器物、古籍善本等。此次特展筹展组组长郁文韬为此次展览中的部分精品进行解读。9月9日,“千古风流人物——苏轼主题书画特展”展 ...

• “回家”的圆明园太湖石身世或存疑

一则《圆明园狮子林流散文物“回家”》的新闻报道近日颇受关注,报道称,一块流散在北京市西城区前孙公园胡同31号居民院中的圆明园狮子林太湖石,正式启程回归圆明园遗址公园,这也是圆明园回归文物中首块有诗句的太湖石。赏石研究学者俞莹从石与座的关系、石头的品位、石头上面的两首乾隆御题诗刻铭等方面分析认为,此石身世或存疑。这方太湖石长1.3米, ...

• 发掘完整器物超三千件,云南建水古瓷窑遗址考古取得重要进展

央视新闻客户端9月11日消息,今年7月开始,云南省考古研究所对云南红河州建水县的窑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历时数月的考古发掘取得重要进展,出土文物众多,目前,田野工作已完成过半,大部分探方进入收尾阶段。碗窑村本次考古发掘地点是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城北的碗窑村,村中有一处被称为五彩山的区域,分布着大量的五彩瓷土,从建水土陶厂厂区向北延续500余 ...

• 曾伯克父青铜器群从日本追索回国后在湖北展出

微博@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 图新华社武汉9月12日消息,12日,位于武汉东湖之畔的湖北省博物馆迎来疫后恢复开放的第一个大型文物特展——“华章重现——曾世家文物特展”。去年从日本成功追索回国的曾伯克父青铜组器首次“回家”在湖北参展,丰富精美的出土文物,揭示了未为史书所载的曾国700余年的历史,让观众更好地领略荆楚文化的独特魅力。“华章重现—— ...

• “一筇万里”与“烟云供养”——关于担当的长卷作品

“一筇万里——担当书画艺术展”正在山西博物院举行,150余件展品,从诗、书、画等方面向世人展现担当这位明末清初艺术大师的成就。担当的传世画作以立幅、册页和手卷居多,可见手卷是担当最为钟爱的创作类型之一。相比立幅和册页,担当的手卷作品有着独特的画面呈现方式、复杂的表现内容,是担当绘画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同时,长卷作品的创作年代贯穿了担 ...

• 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大展:从明太祖谥册看到“宫城一体”

始建于明朝永乐四年(1406年)、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的紫禁城已经在中华大地上岿然屹立了600年,为庆祝紫禁城建成600年,故宫博物院举办了系列纪念活动,澎湃新闻获悉,作为纪念展之一的“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在今天正式于故宫午门开幕,展出的展品中,包括明代永乐“青玉明成祖谥册”,《朱瞻基行乐图》、太和殿上的脊兽、乾隆参与设计 ...

• 关于严格执行莫高窟B类门票分时段预约参观制度的通知

通 知各旅行社及游客朋友:随着全国疫情防控形势的不断好转,进入9月份以来,莫高窟接待专列及大型团队数量明显增多,且不按预约时段参观的现象较为突出,致使全天客流分布不平衡,高峰时段管理压力增大。为确保游客及文物安全,提升游客参观体验,加强旅游开放管理,在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时,莫高窟进一步严格执行B类门票分时段预约参观制度。1、B类 ...

• 450余件文物展现紫禁城六百年时光

  天上紫微垣,地上紫禁城。自明永乐十八年建成后,这座城里住过24位皇帝。作为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和宫殿营造思想的集中体现,紫禁城用600年的时光,讲述了一个传承与发展的故事;她的建造者、使用者将智慧和财富凝结于这座城中,而如今,她的守护者们,为了她的延年益寿,为了她的“丹宸永固”,一代一代、殚精竭虑、全力以赴——“丹宸永固——紫禁城建 ...

• 一座望京门 千年建城史 宁波发布望京门考古成果

 宁波考古界捷报频传。当人们还沉浸在井头山贝丘遗址的考古成果中,品味8000年前沿海史前文明的画卷时,6月13日在“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特殊时刻,宁波又发布望京门地块考古成果,重点再现宁波(明州)自唐末始建罗城以来1000多年的城市发展脉络与兴废更替。明州罗城(望京门段)遗址  两次抢救性挖掘惊喜不断  望京门,又名朝京门、迎恩门, ...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