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前沿

• 书刀在手,文人岂无缚鸡之力?

  相国起刀笔,将军拔屠沽。与武人佩刀执戟不同,文人的功业仰仗于笔和书刀。圣人执此“删诗定礼”,教化万民;小人用之“深文巧诋”,杀人无形。小小一柄书刀,却是与历史书写极相关的物件。  但将书刀作“佩刀形”,文人的环首书刀,似乎和武人的环首刀一样有了武器的意味,承载了某些任侠的精神。前有唐雎“若士必怒……天下缟素”,后有贾岛“霜刃 ...

• 当南开遇见良渚——校地合作开启良渚古城遗址世界遗产保护新篇章

  7月6日,首个“杭州良渚日”暨首届杭州良渚文化周启动之际,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师生赴良渚遗址管理区管委会就合作共建社会实践基地进行电子签约。由生科院潘皎副教授带领的专业实习队到杭开展了良渚古城遗址生态环境考察监测与保护活动,专业实习队师生全程体验了良渚文化周各项活动,参观考察了良渚古城遗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良渚博物院、良 ...

• 世上最古老的寺庙有着宏伟的几何设计

在哥贝克力石阵,考古学家们发现了一些如图中这样的新石器时代环形石阵,这些环形结构的中心有两个T字型石柱,四周环绕着一些较小的面向圆环中央的石柱。(图片来源:© Gil Haklay/AFTAU)最新的研究发现表明,狩猎采集者可能已经按照精确的几何平面规划建造了世界上最古老的寺庙。这一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名为哥贝克力石阵,坐落在土耳其东南部的石 ...

• “云冈学”建设可从敦煌学和故宫学借鉴什么?

近日,“云冈学”建设座谈会在山西太原召开,会议采用视频会议与现场座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张庆捷,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教授吕舟,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荣新江等参与座谈会。与会的省内外专家围绕云冈学的学科建设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澎湃新闻节选相关学者发言予以刊发。云冈石窟造像赵瑞民(山西大学文博学院教授):云冈 ...

• 故宫六百年鉴赏⑯|一半山川带雨痕,从李迪读到傅抱石

近日持续不断的暴雨导致水位上涨、一些乡镇被淹、古桥被毁。南方多雨,风雨之间,历代文人墨客往往借其抒发情怀,“风雨归舟”“山雨欲来”等与“雨”有关的景致被描绘得极为生动,“遇雨赶牛返家的牧童”“披簑戴伞撑船的渔民”“冒雨迎风赶路的农夫”等雨中劳役的生活景象也在画家笔下一一再现。近现代画家傅抱石“风雨”题材的作品更被论者形容为“一半 ...

• 家鸡何处来?——家鸡起源问题又有新进展,或始于东南亚和中国西南部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带着哲学思考的科学问题辗转至今也未被完全解答。抛开这个千古难题,在漫长的岁月里,鸡不仅征服了地球,也征服了人类的餐桌。  鸡有着令人不可思议的祖先——恐龙。目前学术界广泛认为它们起源于兽脚类恐龙。今年年初,《自然》杂志刊登的文章给出了最新证据,一种被命名为“Asteriornis maastrichtensis”(被科学家昵称为w ...

• 学术动态 | 家鸡何处来?—— 家鸡起源问题又有新进展,或始于东南亚和中国西南部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带着哲学思考的科学问题辗转至今也未被完全解答。抛开这个千古难题,在漫长的岁月里,鸡不仅征服了地球,也征服了人类的餐桌。鸡有着令人不可思议的祖先——恐龙。目前学术界广泛认为它们起源于兽脚类恐龙。今年年初,《自然》杂志刊登的文章给出了最新证据,一种被命名为“Asteriornis maastrichtensis”(被科学家昵称为wonde ...

• 博士专栏 | 石器技术与人群流动和文化互动 —— MIS3阶段嵩山东麓及华北石片石器研究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毕业季。此时,众多的博士研究生穿上红色的学位服,完成了他们人生中重要的一段旅程。作为他们博士阶段的研究成果汇报——博士论文,也在这段日子通过答辩最终完成。读博期间,是很多学者青年时代最具思维活力和创造性的阶段,其所撰写的博士论文既是他们数年来辛勤和智慧的硕果,也是奠定他们未来研究方向和领域的里程碑。完结沉甸甸的 ...

• 台北故宫今展王羲之《大道帖》(传)、汉《曹全碑》拓本

书法是汉文化圈特有的艺术,长久以来在中国文化传统中蔚成体系,也自然应用在日常生活里,了无古今的隔阂。有关中国书法从古到今发展的历程,始终是大家关心的课题。澎湃新闻获悉,今天(7月4日)起,“笔墨见真章——台北故宫博物院书法导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北部院区展出,展览时间跨度从汉至民国,呈现历代名家墨迹包括汉《曹全碑》墨拓本轴、传晋王羲 ...

• 降龙归瓶:石涛《十六罗汉图》卷的核心与寄托

十六罗汉是中国人物画中最古老而流行的题材之一,历代画作的母题和构图有大致模式,其中的降龙罗汉惯例持钵。清代石涛的《十六罗汉图》卷却在中段用约略三分之一的幅面描绘一罗汉持瓶降龙,此段云水澎湃,龙颜惊愤,迥异他段的清和闲散。降龙归瓶的图像晚明时出现于吴彬和丁云鹏的画作,应与当时的心学思潮及诠释收心理论的通俗小说《西游记》有关。石涛作 ...

• 北京猿人的发现研究与失踪

如今的周口店遗址与北京猿人复原像 郭林摄  小山村里震惊世界的大发现  中国的古脊椎动物学发展比较晚,在科学技术较为落后的上个世纪,很多人还不了解化石是什么。虽然普通百姓不懂,但化石常伴我们身边,中医里面有一味药材“龙骨”,就是哺乳动物的化石。中药里小小的骨头,引来了不少外国学者寻找化石。1914年瑞典地质学家安特来到中国担任北洋政 ...

• 空间考古引领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新时代

河洛古国——双槐树遗址青台“北斗九星”遗迹无人机照片(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李安拍摄于2019年8月27日)“考古与遥感起飞,遗产共光谱一色”。文化遗产是我们这个星球文化多样性的重要载体,是过去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见证,是全人类共同拥有的宝贵财富。当前,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文化遗产面临着各种自然与人为破坏的风险,使得地球的文化多样性正 ...

• 馆长对话|闵行博物馆:从三千年前的马桥文化看到社区非遗

去年重新开放的上海闵行博物馆的常设展包括“上海县七百年展”“马桥文化展”“中国民族乐器文化展”等,其中,“马桥文化展厅展出了距今3900~3200年前马桥文化时期的150余件器物,而“上海县七百年展”和“中国民族乐器文化展”则生动全面地展示了现闵行区版图内的地域历史发展脉络及民族乐器文化。近期,闵行区推出了“云非遗”等项目,展现闵行悠久的非 ...

• 历代清帝爱读什么书?台北故宫新展“院藏善本古籍”里有答案

若以量而言,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的善本古籍不谓丰,然孤本佳椠往往而在,既可资考镜中国传统学术源流与图书印刷装帧的发展,亦可供校勘后代各种传本,在古文献资源保存与版本目录学术研究方面,具重要意义。澎湃新闻获悉,从昨天(6月13日)起,“院藏善本古籍选粹”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开幕展出,展览分“清宫藏书”及“访旧搜遗”两大单元。前者旨在说明前 ...

• 江南文化的独特基因在哪里——关于考古学视野下的“江南”

结合上海博物馆正在举行的“春风千里:江南文化艺术展”,本文基于考古学视野,为江南历史文化研究提供长时段的视角,并通过考古出土的物质遗存构建出江南文化的历史过程。不论是公众还是学者,都有各自心中的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是诗词中的江南,“烟雨空濛”“云山柳岸”是中国绘画中的江南。考古学视野 ...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