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牧金山 张佳杨|巴泽雷克文化彩陶来源研究及相关问题探讨
在阿尔泰山区,彩陶只存在于巴泽雷克文化之中,它的来源问题值得探究。本文通过对巴泽雷克文化以及欧亚大陆早期铁器时代其它考古学文化彩陶的器型和纹饰比对,认为巴泽雷克文化彩陶是在新疆东部焉不拉克文化彩陶的影响下产生的。并且随着公元前6~前3世纪巴雷克文化的扩张,彩陶从卡通河下游扩散到阿尔泰其它地区。 ... ...
在阿尔泰山区,彩陶只存在于巴泽雷克文化之中,它的来源问题值得探究。本文通过对巴泽雷克文化以及欧亚大陆早期铁器时代其它考古学文化彩陶的器型和纹饰比对,认为巴泽雷克文化彩陶是在新疆东部焉不拉克文化彩陶的影响下产生的。并且随着公元前6~前3世纪巴雷克文化的扩张,彩陶从卡通河下游扩散到阿尔泰其它地区。 ... ...
文章来源原文刊登于《紫禁城》2021年第12期。全文如下:阿特拉克上游河谷(upper Atrak valley)位于伊朗东北部,阿拉达格(Aladagh)山脉和科佩达格(Kopetdagh)山脉之间。在历史上,该河谷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路段,是古代旅行者从美索不达米亚、伊朗中部前往伊朗东部的马什哈德市(Mashhad,伊朗第二大城市),或者穿越科佩达格山脉,前往土库曼斯坦的首都阿什 ...
摘要:在阿尔泰山区,彩陶只存在于巴泽雷克文化之中,它的来源问题值得探究。本文通过对巴泽雷克文化以及欧亚大陆早期铁器时代其它考古学文化彩陶的器型和纹饰比对,认为巴泽雷克文化彩陶是在新疆东部焉不拉克文化彩陶的影响下产生的。并且随着公元前6~前3世纪巴雷克文化的扩张,彩陶从卡通河下游扩散到阿尔泰其它地区。巴泽雷克文化(Пазырыкск ...
图像、观念与仪俗-元明时代的族群文化变迁 作者:张佳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副标题:元明时代的族群文化变迁出版年:2021-5页数:302定价:78.00装帧:平装ISBN:9787100195492内容简介本书从图像学的角度,研究元明之际,政权更替中的上层统治者与下层百姓的观念变迁。从图像出发,研究思想与观念,是目前极为创新的史学研究视角。本书主要以专题研究的形式,图文并 ...
唐代是金银器制作艺术的一个顶峰时代,作为唐都长安所在地的陕西遗存有大量的唐代金银器,这些富丽堂皇、熠熠生辉的金银器在中国工艺史上留下了浓彩重墨的篇章。在陕西发现的众多唐代金银器中,有一些零星散落的金银饰片长期以来少有人关注,它们原本是作为铜镜或器物上的装饰,因为年久脱落或制作之后尚未使用而遗留下来。这些金银饰片通常体量不大,但制 ...
讲座纪要||《西北大学中亚考古工作的进展与展望》 2020年8月14日上午10点,应南京大学历史学院的邀请,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首席考古学家、丝绸之路考古中心主任王建新老师带来了题为《西北大学中亚考古工作的进展与展望》的精彩讲座。本次讲座是南京大学历史学院“世界考古系列讲座”第五场,由张良仁教授主持。 王老师说,之所以开展中亚考 ...
最近,蒙元史成为学界关注的领域,原因无非是因为蒙元帝国的疆域广大,这段历史应当作为一个横跨欧亚的世界史,而不应当仅仅看成是中国一个王朝史。也许,换个世界史角度来看蒙元,历史另有一番意味,这就是所谓“超越国境的历史”。其实,也不妨换个说法,就是蒙元史如何能够既属于世界史,而又可以纳入中国的历史叙述,这就是所谓“世界背景中的中国史” ...
昨日,观众在展厅观赏精美文物。记者 张宇明 摄原标题:快来“唐蕃古道——七省区精品文物联展”寻找文成公主的印记本报讯(记者 张佳) 全长3000余公里的唐蕃古道,不仅留下了文成公主的足迹,也留下很多民族交往、文化交流、贸易往来的珍贵历史。10月25日,“唐蕃古道——七省区精品文物联展”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展开了一幅民族交流的历史画卷。“唐蕃古道 ...
中国学界关于迦陵频伽的专题研究,肇始于台湾学者张水财《佛教迦陵频伽鸟之研究》一文,该文认为“佛教艺术中其(迦陵频伽——笔者注)造型是上半身为人、下半身为鸟之相,目前于中国境内所发现之年代最早者,推定为东魏武定七年(549 A. D.)所作。以之与中、印两地原有之人头鸟神比较,发现其图像乃转化自印度紧那罗人头鸟之形,而非源于中土。”2014年, ...
秦公一号大墓曾因出土一套完整的天子葬仪“黄肠题凑”备受瞩目,但在其大墓旁边还有一个巨大的车马坑,却鲜有人知。4月9日上午,秦公一号大墓车马坑考古发掘工作启动仪式在宝鸡先秦陵园博物馆举行。
“玫瑰花的全部价值,只有夜莺才知道”,这是伊朗诗人哈菲兹的诗句。同样的,伊朗考古的辛苦与愉悦,只有去过才会懂。 2018年7月15日傍晚,南京大学考古文物系师生和其他成员一行10人,从乌鲁木齐的地窝堡国际机场登上飞机,开始了为期四十天的伊朗考古。 我们首先到达德黑兰,在这里停留两天,办理一些事务。我们当中的大多数人都是第一次来到伊朗,因此茶余饭后便相约出门逛街。七月的德黑兰十分燥热,整个城市
本报讯(首席记者张佳)9月3日,记者从省考古研究院获悉,为期两个多月的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考古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联合考古队在吉尔吉斯斯坦红河古城西侧发掘了一个佛寺遗址。 红河古城位于吉尔吉斯斯坦楚河州坎特镇,距离首都比什凯克约30公里。被发掘的红河古城西侧佛寺遗址主要由3个土堆组成,本次发掘的是位于东南部的土堆。联合考古队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对红河古城进行了全方位记录。在佛寺遗址的勘探中,更是第一次 ...
本报讯 (首席记者 张佳 实习生 王祎玥) 今年是秦汉栎阳城建城2400周年,在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里,珍藏着两枚跟秦汉栎阳城有关的秦封泥。8月16日,“秦汉雄风——纪念秦汉栎阳城建城2400周年精品展”在书法博物馆开展。因商鞅变法发生在栎阳城,这个距西安东北50公里的地方,在中国历史上被誉为,中国古代的法治之都、改革之都。栎阳城在秦献公孝公 ...
你听说过哈萨克斯坦的国宝“金人”吗它因为稀世罕见一直只在哈萨克斯坦展出如果您对“金人”感兴趣那么机会来了5 月 15 日,由大唐西市博物馆与哈萨克斯坦中央国家博物馆联合举办的《欧亚大草原早期游牧民族文化——哈萨克斯坦中央国家博物馆文物精品展》在大唐西市博物馆一楼遗址大厅隆重开幕。难得一见的哈萨克塞种战士“金人”就在其中。1969年,在距离阿拉木图50公里处伊塞克湖岸边,哈萨克斯坦塞种时期的战士“金
作者:张佳 来源:西安晚报北齐首席翻译墓志公布 曾为突厥可汗翻译佛经 本报讯 (首席记者 张佳) 早在2006年时,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的建设工地内,发现了一方隋朝亲卫骠骑将军刘世清的墓志,近日这方墓志同隋唐高阳原(今长安区大学城区域)内出土的其他130方墓志公布与众,这位将军的传奇经历走进了大众视野。刘世清墓考古挖掘现场 记者 张宇明 摄 墓志显示主人名玄字世清,他去世时位列隋朝亲卫骠骑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