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资讯

• 南佐遗址初识——黄土高原地区早期国家的出现

本文原载《文物》2024年第1期,作者是韩建业、张小宁和李小龙。注释省略。南佐遗址位于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西郊的后官寨镇南佐村,坐落于泾河支流蒲河左岸的董志塬上。董志塬是黄土高原最大的塬地,董志塬所在的陇东地区是传说中黄帝部族的重要活动地域,也是以农业著称的周人祖先不窋、公刘等的老家。南佐遗址于1957年由甘肃省文管会调查发现,被认为是一 ...

• 打开古国南佐 传承黄河文明

缘 起南佐遗址坐落于泾河一级支流蒲河左岸的董志塬西部,尘封于地下近五千年,在漫长的岁月里,历经风雨,直到1957年的某一天被考古调查人员重新发现并记录下来,之后和大多数新发现的遗址一样,有了自己专属的“名称”(南佐遗址)和“身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世纪八九十年代前辈学者们先后进行了六次发掘工作,发现了一座迄今为止最大的新石器时 ...

• 方红卫在调研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工作时强调 守护利用好珍贵历史文化遗存 让遗址保护成果更多惠及群众

8月13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方红卫在调研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工作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全国文物工作会议部署,守护利用好珍贵历史文化遗存,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实现文物保护、城市发展、民生改善协调融合发展。在汉城湖大风阁,方红卫俯瞰汉长安城 ...

• 新发现 | 南佐遗址发现仰韶大型环壕聚落 出土遗物丰富显示较高社会发展水平

南佐遗址位于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后官寨镇南佐行政村及附近区域。1958年调查发现,当时被称为南佐圪垯渠仰韶文化遗址。1981年确立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改称南佐遗址。南佐遗址坐落于泾河一级支流蒲河左岸的董志塬西部。董志塬古称“大(太)原”“豳地”,位于马莲河和蒲河两大河流之间,塬面南北长约110公里,东 ...

• 【民族考古】仰韶文化灰坑葬相关问题探讨

Discussion on the problems related to ash burial in Yangshao culture【作者简介】李小龙,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博士研究生。【摘要】在圆形窖穴或土坑中埋葬死者的现象,一般称之为“灰坑葬”,有学者认为这些死者身份特殊或地位低下,故弃置于窖穴内,也有学者认为是祭祀遗存或被处死战俘的处理方式。本文通过对仰韶文化时期典型灰坑葬特征 ...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