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陈家洞石窟

摘要: 简介 陈家洞又名龙眼山石窟,深居关山峡谷,南依云台,北接佛崖,峡外与宁夏固原县胭脂峡景区相连。开创于北魏晚期,是利用天然崖坎,以石条、土坯砌墙建洞而成。窟群分布在长100米、高60米的崖壁上,现有洞窟9座,清代及民国时期的石碑6通,金代“天德四年”和“泰和年”题记两处。在河床北岸有北魏摩崖造像三尊,唐代残塔一座。三尊造像雕于高5.5米、 ...


简介

陈家洞又名龙眼山石窟,深居关山峡谷,南依云台,北接佛崖,峡外与宁夏固原县胭脂峡景区相连。开创于北魏晚期,是利用天然崖坎,以石条、土坯砌墙建洞而成。窟群分布在长100、高60的崖壁上,现有洞窟9座,清代及民国时期的石碑6通,金代“天德四年”和“泰和年”题记两处。在河床北岸有北魏摩崖造像三尊,唐代残塔一座。三尊造像雕于高5.5、宽5、长5许的青灰色砂岩巨石之上。这块巨石两侧凹凸不平,呈斜坡状,东侧平正。古代匠师巧妙地在这块天然石块平正的一面雕成三尊高5许的巨型造像。三佛均为立式,中间佛高5.1,施无畏与愿印,右侧佛高4.9,左侧佛高4.7,均施无畏印。三佛均作高肉髻,面相方圆,双目微睁,笑态可掬。身着通肩袈游裟,胸前结带,外露僧祗支。大衣前摆垂于腹下,衣袖宽大拖于腿下,衣纹呈弧形阶梯状。下着密折长裙,赤足立于莲台之上,分别为迦叶佛、释迦牟尼和弥勒佛。在

三佛的背光外,雕有小坐佛13尊,背部均为尖拱形背光,结跏趺坐于莲台上。在大佛左侧右壁上,有“泰和年四月二十一日梁石记至”题记一处。这三尊巨佛虽经千百年风雨侵蚀,但仍保存完好,堪称北魏石刻艺术中的珍品。唐代砖塔建于长10.7、宽6、高4.1的龟形巨石之上。为唐代的七级玲珑宝塔,与三巨佛相为映衬,现残存四层半,具有鲜明的盛唐造塔风格。塔为空心楼阁式,塔底呈平面六角形,系砖木结构(其中木构件已朽无存)。现存四层半,残高约8,外径5,内径2.8,壁厚0.7。塔的每层出檐较浅,各角均有简单的仿木装饰,每面正中檐下有一朵仿木斗拱,呈六角形角锥体,从其风格来看,砖塔应为唐僖宗文德年间所建。


传说

传说这里本来没有洞峡,也没有龙眼山,只一山高耸。相传,在东晋泰和年间(366_370),两山崩开,闪出石佛大像3尊。据清康熙十一年(1672)立的《重修龙眼山寺碑记》载:“……若稽古,晋泰和年间突出三尊石佛,妙相庄严,挺立于礅岩波浪之中……至唐僖宗文德时雷轰电掣,朗见神龙天矫、飞吼,开豁眼眸,霞光照彻丛林,故当日土人记瑞乃呼名为龙眼山。”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立的《重修龙眼山碑序》也载:“吾郡有龙眼山……石佛出现,老幼惊奇,迨至唐时,蛟龙腾天……。”

按此传说,在晋泰和年前后就开辟了陈家洞石窟。这仅仅是个传说。现存最早的是摩崖三立佛,雕于北魏晚期,也就是说至晚在北魏晚期这里已开始建窟。

摩崖三身石雕立佛每身高5左右,是本石窟的主体。均作施无畏与愿印,高肉髻,面相清癯,微带笑意,颈长,两肩窄,躯体修长,披肩大衣下垂,胸前结带,衣纹呈有规律的波浪形,赤足立于莲花形台基上,为北魏晚期造像。

在三佛像的佛影光圈里,又雕有l3个小坐佛,莲台基高o.3 左右。众小佛双手微拢,笑态可掬,和蔼可亲,表现出宗教的世俗化特征。这种造像形式,在庄浪地区众多石窟中是仅有的。

三大佛像虽然经风雨侵蚀,仍保存完好,栩栩如生,只中间一佛少一耳。传说佛祖赶一群石羊去堵石门口的洪水,路上被樵夫讥笑,佛祖生气,撕下自己的一只耳朵,施展法力,终于堵住了洪水。现在在石门口的山上塑有耳朵寺,四季香火不断,以纪念这一佛传故事。另外,石窟附近有一残塔,位于峡谷中一大石台上。残高8.为六角仿木结构,现仅剩四层半。建塔翻译佛经,从此山场更兴盛。


历史及现状

陈家洞石窟自北魏创修以来,宋、元、明、清诸代均有修葺。清初以前建有三清宫、大雄寺、玉皇阁、玄帝殿、观音洞、圣母祠、韦驮庵等。清同治年间遭兵燹毁。清光绪中叶后,又曾几度修葺,但终未恢复原貌。

20060525,云崖寺和陈家洞石窟作为南北朝至元时期文物,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这几年,当地群众自发建起了大佛殿、三圣殿、关帝君庙和子孙宫等,面貌已大为改观。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相传为佛祖诞生日,附近的村社都要在陈家洞隆重设祭。

分类: 中文 相关遗产点 遗产数据库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