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资讯

敦煌飞天—萌发期(北凉、北魏、西魏)

摘要: “有金像辇,去地三尺,施宝盖,四面垂金铃七宝珠,飞天伎乐,望之云表。”——《洛阳伽蓝记》汉语“飞天”一词,最早见于东魏成书的《洛阳伽蓝记》。飞天是佛教造型艺术,他的形象源自古老的印度神话,为婆罗门教中的二位小神灵乾达婆和紧那罗。天,在佛教概念中,不仅指天国、天宫,还是对神的尊称,如吉祥天、三十三天等。因此,汉译佛经,用“飞天”这两个字是很贴切的,它专指天宫中的供养天人和礼佛、舞乐的天人。乾达婆和紧 ...

“有金像辇,去地三尺,施宝盖,四面垂金铃七宝珠,飞天伎乐,望之云表。”——《洛阳伽蓝记》

汉语“飞天”一词,最早见于东魏成书的《洛阳伽蓝记》。飞天是佛教造型艺术,他的形象源自古老的印度神话,为婆罗门教中的二位小神灵乾达婆和紧那罗。天,在佛教概念中,不仅指天国、天宫,还是对神的尊称,如吉祥天、三十三天等。因此,汉译佛经,用“飞天”这两个字是很贴切的,它专指天宫中的供养天人和礼佛、舞乐的天人。乾达婆和紧那罗是能歌善舞的天人,后来成为侍奉供养佛的小神灵,司音乐、散花和礼拜之职。每当佛讲经说法之时,以及最后佛涅槃之时,他们都凌空飞舞,奏乐散花。

按佛经所示,飞天的职能有三:一是礼拜供奉,表现形式为双手合十,或双手捧花果奉献;二为散花施香,表现形式为手托花盘、花瓶、花朵,或拈花散布;三为歌舞伎乐,表现形式为手持各种乐器,演奏、舞蹈。根据这三项职能,古代匠师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把一个毫无情节可言的题材表现得淋漓尽致,并逐渐形成完善的程序。

飞天的造型传入中国,有个很重要的发展,那就是强调了音乐性和舞蹈性。它从印度经过西域传到中国内地,经过了一千多年的衍变和发展,日渐完美,形成了中国化的造型。原来印度的飞天持乐器的形象非常少,而伎乐飞天在敦煌石窟已成为主题;原来印度飞天的动态都出自印度的舞蹈,而中国的飞天,从舞姿、服饰等特点看,则受到当时中国社会舞蹈的影响。

敦煌石窟以莫高窟为主,包括榆林窟、西千佛洞、东千佛洞,堪称中国飞天图像荟萃之地。据统计,仅莫高窟就有二百七十多个洞窟绘有飞天四千五百身之多,加上其余石窟,飞天近六千身。

从敦煌飞天的造型衍变、时代特征以及技法特点来看,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四个时期:

一、早期(北凉、北魏、西魏)为模仿萌发期;

二、中期(北周、隋)为转型创意期;

三、盛期(初盛唐、中晚唐、五代)为定型鼎盛期;

四、晚期(宋、西夏、元)为程序化衰落期;

飞天是佛教天宫的精灵,在造型上集中了人间最善良、最美丽的形象,使人觉得亲切并产生佑护感。飞天的美学基调是健康的,表达的是升腾、开朗、乐观的情趣,这也正是飞天艺术的生命力所在。我们将陆续撷取出敦煌石窟艺术中各个时期经典的飞天图像,以飨读者。

萌发期:从西域和中原飞向敦煌(公元421-556)

北凉、北魏和西魏三个朝代,是佛教东传并在河西走廊传播佛教艺术的时期,也是敦煌壁画创始和骤变的时期。飞天艺术一开始就融合了西域及中原的佛教文化形态,并受到中国神话故事的影响,这三种截然不同的意识形态,制约了飞天的创作和演变。

北凉有三个洞窟,飞天造型基本是照搬西域模式绘制。所谓西域模式一是印度原来佛画内容,二是西域传来的人物造型及晕染画法,其特征为面相平圆,躯体短壮,深目大鼻,戴花蔓,披大巾,腰系长裙,半裸赤足,姿态笨重,变色后,呈现粗犷、稚拙的状态。

北魏有九个洞窟,飞天画法较北凉有明显的进步,人体比例适度,比较灵巧,用线准确,粗犷有力,敷色明快,中原飞天与西域飞天比肩飞翔。

西魏存十个洞窟,飞天数量骤增,技法进步,出现三种飞天形式并存现象。一是西域式飞天,形态为光头深目,大鼻大耳,披巾或袈裟,粗犷生动,线条有力。二是中原式,特点是秀骨清像,面貌清瘦,眉目疏朗,头饰双髻,褒衣博带。三是中国神话中的所谓“飞仙”、“羽人”,其形态为兽面、长耳、羽臂、半裸、披巾,多在绘有中国神话题材的壁画中出现。 

萌发期的飞天艺术处于模仿阶段。

分类: 中文 资讯 丝路资讯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