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七剑下天山——西大考古这些年在新疆干了什么?
一、东天山地区古代游牧民族大型聚落遗址考古与文物保护(马健副教授)
2001年起,西北大学与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在新疆东天山地区开展古代游牧民族遗存的考古调查工作,发现了一批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聚落遗址。
东天山地区古代游牧民族聚落遗址分布图
石人子沟遗址群遗迹分布图
为了深入开展考古研究工作,2009年,西北大学与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国家博物馆、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哈密地区文物局联合申报的“东天山地区古代游牧民族大型聚落遗址考古与文物保护项目”(以下简称东天山项目)被批准实施,获得国家财政部、国家文物局大遗址保护专项经费的支持。
获得全国十大考古发现的中高台遗址
在基础考古工作方面,东天山项目组在新疆地方文物管理部门的大力协助下从2001年以来,发现并确认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不同规模古代聚落遗址200余处。
石人子沟遗址出土物
2005~2016年,完成巴里坤石人子沟遗址群全面考古调查,发现岩画5000多块、墓葬2000多座、石结构房址1000多座;发掘墓葬200座、石构房址14座。确认该遗址群是东天山北麓规模最大的游牧民族聚落遗址之一,聚落内功能分区明确,包括集中活动、居住的聚居区、集中埋葬的公墓区、举行宗教祭祀活动的礼仪建筑区和岩画区等,聚落中心设有多间房屋组成的复合式建筑群,周缘高地上设有军事防御建筑。
石人子沟遗址出土物
与此同时,东天山项目组织了十余项科学分析项目,包括碳十四测年、全数字地形测绘、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巴里坤湖气候变迁、环境考古、体质人类学、人骨化学、分子生物学、植物考古、动物考古、陶器分析、金属器分析、玉石器分析等等。
东天山地区岩画分期
通过多学科综合分析与研究,项目组建立了该遗址从公元前1300年至公元前后的考古学年代序列和时空框架,揭示了东天山地区古代游牧民族独特的生业模式、生产技术、埋葬习俗、社会结构以及人群迁徙、融合的状况,证实了东天山自公元前1800年开始,就是多个人群融合、多元文化交流的重要区域。
体质人类学研究
在十余年的考古工作中,东天山项目组创新了古代游牧民族聚落考古的理论方法体系;创新了田野考古、文物保护、遗址规划编制同步有效开展的“三位一体” 工作模式;开创了多学科合作、多单位协同的工作模式。石人子沟遗址考古工作先后获评“200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 “2010年度田野考古三等奖”、“2010年度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在项目实施期间,培养考古、文物保护等方向专业人才300多人次。
金属器分析
在未来的工作中,东天山项目组将尽快完成十二五期间项目成果的编纂和发表工作。总结经验,拓宽视野,坚守东天山,继续开展东天山地区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综合考古研究与文化遗产保护与宣传工作;探讨东天山地区不同历史时期东西方文明交流、农牧文化碰撞与融合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学科合作、多单位协同
二. 新疆佛教寺院遗址考古调查与研究(冉万里教授)
2008年以来,开展了哈密地区佛教造像调查、哈密白杨河流域的白杨沟佛寺遗址、哈密庙尔沟佛寺遗址、库车苏巴什佛寺遗址和博其罕那佛寺遗址等重要佛教遗址的考古调查和测绘工作,出土了佛像、玻璃、唐代货币等一批重要文物,初步摸清了新疆佛寺遗址的形制特点。
焉耆七个星佛寺遗址远景——自北向南
通过对七个星佛寺遗址的考古发掘和研究,证明当时焉耆地区是连接龟兹和高昌地区的纽带,在佛教东传过程中曾经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石窟形制更接近于古龟兹区;造像既有犍陀罗风格,同时人物的面部丰满圆润,与犍陀罗造像又有所不同,反映了中原佛教造像艺术对该地区的影响。
期间,发表中型调查报告7篇,撰写的硕士毕业论文5篇,培养了一批佛教考古的专门人才。
11号建筑群中的西寺楼阁式塔
新疆佛教考古调查研究工作,为佛寺遗址的保护提供了价值评估和重要依据,有利推动了苏巴什等遗址的申遗成功。对新疆佛教遗址的调查、发掘与研究已经充分证明:新疆的古代佛教文化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新疆佛教遗址的考古学发掘与研究,对于维护祖国的统一、维护边疆的稳定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未来的工作中,将以苏巴什遗址为重点,逐步开展环塔里木盆地等佛教遗迹的调查与发掘,系统揭示新疆地区佛教特点、形成及与周边文化关系。
三.新疆哈密地区烽燧调查(赵丛苍教授)
2014年以来,在哈密地区文物局的支持下,对哈密、喀什等地的烽燧遗址展开调查,取得初步成果。调查地点包括哈密市周边的了墩烽燧、七角井烽燧、艾斯克霞尔遗址(烽燧)等11处遗址。
哈密市了墩烽燧
从构筑方法来看,21座烽燧中,石基与土坯垒砌结合修筑烽燧占得比例最大,其次为土坯垒砌修筑的烽燧,再次为石头垒砌修筑的烽燧。烽燧的地理位置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在山顶(较为缓平的山顶,或较为陡峭的山顶),共12座;第二类是在较低缓的平原,共9座。分布于山顶的烽燧主要为石基与土坯垒砌结合修筑烽燧和石头垒砌修筑的烽燧为主。
墩墩山烽燧
从分布特征来看,天山以南的烽燧分布呈现锐角形分布,这也许与天山以南哈密地区自古以来重要的战略地位密不可分。天山以北的烽燧呈现出线性分布,根据烽燧的分布走势可将其归结到三条主要线路:巴里坤东-西北东南向线性分布;巴里坤东-南北向线性分布;巴里坤南-东西向线性分布。
天山南路烽燧分布示意图
新疆地区古代军事遗存是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考古工作对欧亚大陆古代历史变迁研究有重要意义,未来将以此为重点方向,开展项目申报和后续调查研究工作。
四.新疆额敏也迷里故城遗址调查与研究(刘瑞俊讲师)
2013年至今,在额敏地区开展了系列考古调查工作,发现一处大型居住遗址,并进行考古发掘。遗址内有大量灰坑遗迹,出土铁犁、铁锸等农业工具和碳化的农作物颗粒等;有大面积作坊区,出土大量骨、角制品等手工艺品。出土钱币包括窝阔台钱币、崇宁通宝、正隆通宝等。出土陶器具有明显的东、西文化差异。发现了古回鹘文、汉文等文字。
也迷里故城地形图
通过多学科综合研究,推断该遗址是一处定居遗址,主体遗存的时代为西辽、蒙元时期,极有可能是“也迷里”故城遗址。目前,已基本明确了遗址的大致范围,及城址区、作坊区、墓葬区等不同的功能区。遗址北部的众多高台应不同分工的手工作坊遗迹,如制陶作坊遗址、铜铁器制作加工遗址、手工业管理人员居住区等。
“也迷里”故城的发现和确认,对研究西辽、蒙元时期新疆地区的社会、历史、文化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未来将以“也迷里”故城遗址为重点,逐步拓展新疆地区宋元时期遗址的调查与研究工作,构建两辽、蒙元考古学文化序列。
五.新疆文物保护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刘成副教授)
新疆地区的文物保护技术研究,本着“发挥优势、服务地方”的思路,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全面支持新疆文物保护工作。2006年以来,在新疆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开展了新疆地区的古代岩画、露天石刻、石窟、青铜器、皮毛文物、土遗址等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工作。实施了包括呼图壁康家石门子岩画、哈密地区岩画、石人子露天石刻、阿勒泰彩绘岩画、克孜尔石窟、自治区馆藏青铜器、哈密五堡出土皮毛文物、交河故城等遗存的多方位保护研究工作。
呼图壁康家石门子岩画
2006年至今,以呼图壁康家石门子保护项目为中心开展了岩画的保护、展示研究。目前已完成岩画保护规划、地质病害调查与岩画生物病害调查、岩画的环境监测、岩画航拍摄影与三维建模、岩画画面制作研究、岩画排水沟工程等工作。
康家石门子岩刻画双马神图
以阿尔泰地区彩绘岩画为重点,开展岩画的测年、保护技术研发。包括唐布拉塔斯岩画、阿勒泰市敦德布拉克岩画、哈巴河托干拜岩画等遗存。利用航拍、高清摄影、三维建模取得的岩画信息,用地层学原理分析岩画间的打破关系与相对年代;利用铀系列法测年、光谱法等方法,分析岩画的绝对年代;进行岩画保存状态评估与病害分析。
敦德布拉克4号彩绘岩画
从2006年开始,持续参加新疆土遗址的保护,参与多项国家课题研究计划和保护工程项目,并以交河故城为突破点,持续跟踪土遗址的保护技术研究,其技术已经在 在全疆起到示范作用。
研制新型材料复制品
在可移动文物方面,开展皮毛类、金属类文物保护修复项目多项。在高寒地区露天保存草原石人的保护研究中,制定了“濒临毁灭的文物原物迁移、复制品代替”等原则,利用三维成像技术的现场数据采集,研发成功复制品制作材料和工艺。在预防性保护方面,对克孜尔石窟进行监测、分析和环境评估,为科学保护提供了重要依据。
克孜尔石窟保护
六.新疆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工作(周剑虹讲师)
2010年至2015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开展了昌吉回族自治州的康家石门子岩画、哈密市石人子沟遗址群、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托干拜2号墓地和喀什地区的麻赫穆德·喀什噶里墓等多项文物保护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
新疆开展的文化遗产规划项目
巴里坤石人子沟遗址群的保护规划工作在保护范围划定上,根据“分片分区、疏密结合、视阈分析”的原则,结合地形地貌特征和视觉通廊划定保护范围。在征地利用方面,制定“远近结合、类型结合、保用结合”的方针,旨在建立能够传承文化价值的考古遗址公园。遵照文物工作方针中“加强管理”的要求,建立管理体制,落实管理责任,设立能够有效承担遗址群保护管理工作的专业机构。
石人子沟遗址群规划
托干拜2号墓地的保护规划思路是依托博物馆,建立哈巴河县考古工作基地,展示哈巴河境内出土的文物,并将文管所作为区域的考古工作基地,对周边区域的考古遗址进行全面调查,弄清遗址本体的内涵,及周边区域的遗址分布情况。以博物馆为依托,通过科学的考古调查,绘制哈巴和县以及阿勒泰地区的遗址分布网络图。依托博物馆设立文物保护的实践中心,通过对已发掘遗址对严格的环境控制,实施加固工程,稳定土遗址的结构,确保遗址安全。
哈巴河托干拜2号墓地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规划从遗址保护面临的核心问题出发,针对问题,提出不同的解决方式。通过设立管理机构,形成完善的管理办法,实现对遗址的有效管理保护基础上,选取特征性的遗产价值要素,运用先进的展示方式和措施,实现遗产价值“活起来”,实现遗址服务于公众的目标。
哈巴河托干拜2号墓地保护规划
七.新疆科技考古工作(温睿教授)
近年来,在新疆自治区各级文物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科研平台,围绕东天山、也迷里故城遗址、苏巴什遗址等重点项目,开展了多方位科技考古研究,取得重要成果。以某类遗物(陶瓷器、玻璃器、人骨、动植物遗存、玉石器等)为对象的综合性的科技考古研究,为考古、文保、遗产管理研究提供了科技支撑。
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巴里坤石人子沟遗址群进行的多学科综合研究,包括古环境、古地貌、陶器产地、植物考古、动物考古、玻璃珠成分与工艺、人类食谱、体质人类学、冶金考古等多个方面。例如,以料珠为切入点的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表明:西沟遗址出土的玻璃珠均为钠钙体系,使用植物灰作为助熔剂,使用了锑酸铅作为乳浊剂,使用缠绕法制作;石人子沟遗址出土的玻璃均为铅钡体系,使用铅作为助熔剂,使用模制法制作。因此可以推断:西沟遗址玻璃珠来自中亚或新疆本地,而石人子沟遗址玻璃珠来自中原。
西沟遗址1号墓(M1)
体质人类学研究的主要工作地区有:东疆有巴里坤石人子沟墓地人骨、吐鲁番交河故城遗址人骨、北疆有托克逊鱼儿沟墓地人骨、呼图壁石门子遗址人骨、南疆有和静小山口墓地人骨的体质人类学研究。以石人子沟遗址为例,推测出古代先民的食谱,发现石人子沟先民骨骼上的创伤及功能压力痕迹,表现出该地区先民将骑乘作为生活的常态,不同人群间的战争频繁。未来,拟在新建地区建立人骨资料采集、记录的规范,统一业界标准。
新疆加依墓地出土玻璃珠
通过植物考古学研究,发现石人子沟遗址裸大麦(青稞)占据植物遗存的统治地位,大量夏熟麦田杂草显示出大麦是在夏天收获的,大麦是在居住遗址外进行脱粒工作的。裸大麦校正测年(bata实验室)为356~61 cal. BC( IIIF1 H45),这是目前新疆地区唯一的大麦测年数据。
石人子沟先民骨骼上的创伤及功能压力痕迹
动物考古学研究团队对新疆巴里坤石人子沟遗址出土骨器、额敏也迷里故城遗址动物遗存进行形态鉴定、测量、记录,建立数据库,并结合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结合DNA技术、民族学调查,拟复原当时遗址的环境,探讨古代居民的经济生活、生产方式。
新疆各遗址出土动物骨骼研究
2016年,对哈密绿松石采矿遗址进行了初步调查,发现两处大规模古代采矿遗址,即黑山岭遗址和天湖东遗址。科技考古团队将继续在新疆地区开展多学科综合考古研究, 将新疆地区科技考古研究放入丝绸之路大背景下,探讨东西方人群之间的迁徙流动、文化影响、体质特征变迁、生业模式与环境的关系等问题。
哈密绿松石矿遗址及采集标本
本文转自 NWU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