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前沿
新疆哈密地区古代人群的变迁与交流
《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新疆哈密地区古代人群的变迁与交流模式研究》所搭建的研究时空框架,是以新疆哈密地区为空间依托,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为时间维度完成的。研究涵盖了在这一时空框架内的天山北路墓地、焉不拉克墓地、五堡墓地、寒气沟墓地、亚尔墓地、拜其尔墓地、黑沟梁墓地共七处古代墓地出土的古代人类遗骸。
在研究过程中,根据遗骸标本保存情况和拟解决的问题,分别利用了生物人类学、分子遗传学和地球化学等不同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从不同视角对这一时空框架内古代居民的体质特征、遗传结构和生业模式进行了多学科的综合探讨。本研究的结论,揭示了在这一时空范围内古代人群的动态发展过程,也为讨论该地区人群、文化和自然环境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提供了一手素材。
01
哈密地区古代人群动态的发展过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结合该地区考古学文化的发展序列,这三个阶段是前后相继的连续发展过程。
第一阶段,以天山北路墓地人群为代表。在这一阶段中,天山北路文化已经体现出鲜明的自身特点。尽管在其中有大量受到甘青地区青铜时代文化影响的痕迹,也不乏西来的文化因素的影响,仍掩盖不住其自成系统的本质。此时,麦作农业与粟黍农业同时存在,并分别在当地居民的食物结构中占有了一定的比例;畜牧业初具规模,可以保证肉类食品的基本供给。从人群的发展情况看,人群处于扩张状态,除其自身发展外,来自欧亚大陆东西两个部分的居民都对该人群的扩张有所贡献。人群的体质特征,保持着共性下存在差异的动态平衡状态。
第二阶段,以焉不拉克墓地人群为代表。在这一阶段中,该地区早期的天山北路文化已经过渡到焉不拉克文化。焉不拉克文化的墓地在该地区的分布也最为密集。这表明文化发展下的人群仍处于扩张的状态。焉不拉克文化居民延续了天山北路文化居民的体质特征,在稳定连续发展的前提下,体质特征表现出了更强烈的共性。
第三阶段,以东天山地区的黑沟梁墓地人群为代表。经过第二阶段的发展,到了这一时期,畜牧业更为发达,可以为居民提供充足的肉类保证。粟黍类的种植变得弱化。在这一时期,来自北亚地区的游牧人群对该地区的影响变得更为直接,非常有可能在更晚的时期导致了这一地区原住民的迁徙。该地区居民体质特征的动态发展平衡,在这一时期被打破了。
02
在该地区目前还没有年代更早人群的发现,所以,天山北路文化居民是该地区早期人群的代表。但从天山北路墓地人群的体质特征分析,该人群并不是典型的人群形成最初阶段。共性和差异的同时存在,体质特征的相对稳定,都表明不同来源居民的融合已经进行了相当长的时间。这种高度融合同时在文化上也有明显的体现。这种融合是在当地完成的,还是融合之后存在人群迁徙,也还不能有定论。将视野放大到整个新疆地区,尚没有可供参考的早期本地人群。最新的关于新疆罗布泊小河墓地居民古代DNA的测试分析结果也许对这一问题的最终解决会有所提示。小河墓地居民生存的年代,与天山北路人群生存的年代相若。从小河墓地居民的遗传结构分析,该墓地的祖先人群并不是在当地形成的。天山北路人群是否也存在这种情况,是阐明该地区人群起源的一个关键问题。
焉不拉克文化,是天山北路文化发展的延续。在各个方面,焉不拉克文化都保留了该地区文化的传统因素。非常遗憾的是,这一文化人群的发现虽然数量很多,但受埋藏环境、研究历史等因素的影响,为本研究提供的标本数量并不多。
本研究所应用的分子生物学和地球化学的研究手段,都没有涉及这一时期的标本。从生物人类学角度体现出人群的稳定发展和共性加强,仅是本应保留信息的一个侧面。所幸在这一历史时期的艾斯克霞尔墓地和艾斯克霞尔南墓地又有新的发现。为本研究今后的深入和细化提供了新的资料。
至公元前后,哈密地区的文化和人群受到的外来因素影响更为猛烈。汉政权和匈奴人群的活动范围在该地区互有进退,势力此消彼长。这为分析该时段内哈密地区的人群构成和交流方式增加了难度。近年来,东天山地区的一系列重要发现,为进一步研究该时段的人群和文化都提供了新的素材。本研究中的黑沟梁墓地人群,尚不能作为该地区该时段人群的典型代表。但如果从食物结构的肉食强势、体质特征出现长期骑乘的迹象、遗传结构出现了北亚因素等诸多证据来管中窥豹的话,到了这一时期,当地人群的构成和生业模式,都发生了比较明显的改变。对这一时期古代居民的研究,不可回避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居民的族属问题。据古代典籍记载的月氏、匈奴等古代民族的活动范围都涵盖了这一地区。但如何将古代人群与记载中的古代民族一一对应,仅从生物人类学研究所得的体质特征出发,是难以实现的。因为族属的判定,主要的证据还应该是文化的归属与认同。但这也并不是说生物人类学的研究结果对这一论题的解决毫无帮助。对黑沟梁墓地居民遗传结构的分析中,已经辨识出两个女性个体的遗传构成与已知贵霜王朝样本存在联系。因为贵霜王朝本为月氏所建立,这个测试分析的结果,至少在黑沟梁墓地人群和古代民族月氏之间,划上了一条细细的连线。
03
与考古学文化研究中的器物一样,生物人类学所面对的古代人群,也是静态存在的。本研究结果所显示的动态过程是否契合历史的真实,需要更多的研究成果来不断验证。
本研究的初衷,是在古代人群的生物属性和文化属性之间寻找联系,讨论人群的形成过程和人群之间的交流模式。在有接触的人群之间,分辨出或接受、或适应、或抗拒的不同结果。选择新疆哈密地区,也正是因为其在地理位置和文化格局中的“咽喉”与“孔道”的特殊地位,人群变化会更为明显,所携带的信息也更利于捕捉。
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哈密地区古代人群的发展,在天山北路文化时期和焉不拉克文化时期,都体现出了“融合”为主的趋势。即以本地人群为主,不断受到周边地区文化因素的影响,在此过程中,同时伴有少量人群的流动。到了黑沟梁墓地人群生活的时段,“融合”模式渐渐式微,影响人群更迭的因素更为复杂,“征服”和“替代”可能变为了此时人群间关系的主要模式。
本文由孙莉、王琳玮 摘编自 魏东 著 《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新疆哈密地区古代人群的变迁与交流模式研究》“结语”。内容略有删节、调整。
978-7-03-052884-1
本书是新疆哈密地区青铜—早期铁器时代居民体质特征的综合研究。全书从人体形态学、病理学、人口学、分子生物学与地球化学等多个学科视角,对哈密地区发现的天山北路墓地、拜其尔墓地、黑沟梁墓地、亚尔墓地等出土的古代人类遗骸标本进行了全面考察。在此基础上,结合人类学与考古学研究成果,总结了这一时空框架内,该地区古代人群体质特征存在着从初期同化、融合最终走向多元并存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