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前沿

青海拉加寺规划项目调研经验交流| 遗产撷英

摘要: 清源文化遗产微信号 mobiheritage编制文物保护规划是目前我国对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保护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项目实地调研是制定文物保护规划的重要环节,也是之后所有工作的基础。今天分享的案例来自CHCC关于“项目前期研究及现场勘察”的新员工培训,以拉加寺项目的调研工作为例,探讨我们在面对具有活态特征的、仍在延续使用中的宗教遗产时,所采用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拉加寺是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




清源文化遗产
微信号 mobiheritage

编制文物保护规划是目前我国对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保护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项目实地调研是制定文物保护规划的重要环节,也是之后所有工作的基础。今天分享的案例来自CHCC关于“项目前期研究及现场勘察”的新员工培训以拉加寺项目的调研工作为例,探讨我们在面对具有活态特征的、仍在延续使用中的宗教遗产时,所采用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


拉加寺是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类型为古建筑,公布地址为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拉加寺于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由高僧阿柔格西坚赞俄赛始建,其后规模不断扩大。寺院以大经堂为中心,布局严谨、错落有致,是融汉藏建筑艺术为一体的颇具规模的建筑群落。
拉加寺是黄河上游地区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在格鲁派的宗教谱系中,它并不像六大宗主寺那样占据着明显的核心地位。它始建于清代格鲁派寺院大发展时期,历经了宗教改革和文革两次衰落后,于八十年代开始逐步复兴。因此,在项目开始阶段,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问题是应该从什么角度理解拉加寺及其建筑群。
调研前的准备工作
鉴于拉加寺的特点,我们在工作中不仅重视物质遗产方面,更加入了非物质遗产方面的讨论与研究,并且充分借鉴了已有的、成熟的工作经验与成果。
在项目开展前期,我们首先听取之前的同类项目(拉卜楞寺文物保护规划、和日石经墙及和日寺保护规划)经验,探讨了诸如寺院选址、建筑群布局与管理体系构建等关键问题。在此基础上,邀请熟知藏传佛教历史的非遗保护专家——就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艺术研究所的张欣老师加入规划项目组。曾长期跟踪调查格鲁派寺院非遗事项的张老师从塔尔寺的宗教社区出发,分享了塔尔寺酥油花的教学、制作与保护历程,帮助我们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重新审视格鲁派寺院的社区生活。
为了明确拉加寺的遗产构成,项目组经过两次交流会,厘清了需要在现场调研阶段获取的基本信息,制定出详细的调研计划。为了利用有限的时间和人员、协调各种方法、最大程度地获取所需信息,十余名调研团队成员被划分为建筑调查组和非遗访谈组,关注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两个领域。在调研人员组成方面,我们继续邀请非遗专家共同参与,除张欣老师外,专注宗教研究的汤绍波老师与专攻藏传佛教壁画的谢斌老师(谢斌老师不仅是一个懂得藏语的汉族人,而且以藏传佛教格鲁派为信仰)的加入,使我们组成了多学科、多角度的调研队伍。
现场调研工作
在现场调研开始阶段,两组成员首先在当地文物部门和寺管会僧人的带领下,对寺院进行初步踏勘。调研目标不仅局限于十余处文物建筑,而是涵盖了所有组成拉加寺寺院体系的扎仓、佛殿、活佛囊谦、遗址等重要建构筑物及其周边环境。其中,调查组负责对建筑和环境进行拍照与评估,访谈组则在行进中就建筑的创建、维修、管理、日常使用等问题进行事无巨细的询问和记录。正是在这个过程中,调研团队在一座活佛囊谦的佛堂中,发现了69幅珍贵的清代坛城天花。此前,因为寺院没有认识到其价值而未得到重视,使得天花的保存状态较差,调研团队这一及时的发现有助于坛城天花的后续保护工作。如果没有交流会的成果和非遗专家的参与,这座外表破败却承载着重要价值的霍日东活佛囊谦恐怕会被我们遗落。

图/发现清代坛城天花的破败的霍日东活佛囊谦

图/建筑调查组对普通僧舍的调研

图/访谈组在寺管会开展的座谈会,孔中华摄

图/时轮院中正在上课的僧人

初步踏勘结束后,调查组和访谈组分别针对自己负责的内容开展调研。调查组的主要调研对象包括文物建筑及院落、寺内其他建构筑物、道路广场、遗址遗迹、自然及历史环境、附属文物等。调查不仅着眼于建筑形态、质量、街道铺装、院墙材质这类外部物质特征,还关注生活于其中的僧人,他们的生活状态与发展需求对寺院的保护与延续是不可或缺的。在寺管会僧人的带领下,调查组进入每一座能进的僧舍,对僧人进行了简单访谈。调研范围涉及近四百座僧舍中一半具备进入和访谈的条件的僧舍,收集到的信息对工作有重要参考价值。


与此同时,访谈组通过与文物部门和寺管会的沟通协作,召集了包括寺院管理人员(各学院活佛、管家、经师等)和非遗传承人在内的众多僧人,组织了几场座谈会。会上,访谈组详细搜集了关于寺院历史沿革、管理体系、教育体系、宗教活动、传统手工艺以及其他一切与拉加寺宗教文化相关的信息。值得注意的是,宗教活动与节庆不仅是非遗的重要组成,同时与物质遗产相关,它们之中的一部分活动直接在文物建筑中开展,另一部分在寺院周边的山坡、河滩地上举行。空间与人是保护这类非遗的重要方面,这就要求我们在规划中不仅注意周边复杂地质环境对参与活动的僧众人身安全的威胁,在区划划定时还应仔细考虑宗教活动场所与寺院边界的关系。
现场调研时行走拉加寺中,我们对寺院日常氛围的感知也影响了规划目标与策略的方向。目前,拉加寺尚无任何商业开发,唯一的商业设施即是入口处一间贩卖生活用品与纪念品的小卖部。虽然很多僧人安装了电热水器、购买了汽车、用起了智能手机,但寺内虔心向佛的宗教信仰未被现代生活席卷,僧人们依然保持着诵经、学习、修行、礼佛的生活节律。浓厚的宗教氛围渗透在拉加寺社区生活的每个角落,而这正是除了物质遗产之外,寺院历经百年时光、几经动乱也未曾遗失的最难能可贵的价值,也是最需要我们用心保护的。

图/在拉加寺转经的信众

图/早课期间,伙房会为僧人提供奶茶

图/早课在每天清晨举行,海螺与鼓声从大经堂传至整个寺院,僧人们逐渐在广场上聚集
考察西宁塔尔寺作为日程表上的最后一项,也是现场调研不可或缺的一环。选择塔尔寺作为对比研究对象,不仅在于塔尔寺与拉加寺在宗教上有紧密联系(塔尔寺是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父亲转世活佛的寺院,拉加寺则是宗喀巴母亲转世活佛的寺院),也由于已经完成文物保护规划的塔尔寺可以为拉加寺的保护规划制定提供借鉴。在张欣老师的引介下,项目组走访调查了塔尔寺建筑群,并访谈了塔尔寺的寺管会主任,听取了寺院管理者对于保护规划工作的看法,以及在寺院的保护、利用与管理方面的经验。作为一处5A级旅游景区开放的塔尔寺和保持着传统宗教生活的拉加寺各有异同,了解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寺院保护与未来建设发展之间的平衡。

图/考察塔尔寺

图/塔尔寺中的僧人、信众与游客
调研后的总结交流
调研结束后,项目组召开了所内交流会,首先就项目的研究框架、遗产与保护对象构成框架、价值评估要点进行了讨论,其次总结了调研中发现的重点问题,例如地质灾害、基础设施、未来利用发展等,基本明确了接下来的工作方向和工作重点。
现场调研的工作成果回应了项目组最初的疑问,拉加寺丰富多样的物质遗存,见证了其自身历史文化的演变和延承,真实地反映出寺院在经历宗教改革与文革的衰落之后,保持传统状态而逐步复兴的历史发展过程,这也是藏传佛教格鲁派于兴盛期至今在果洛地区兴衰流传的印证。同时,拉加寺是黄河上游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典型格鲁派寺院,其山形水势与寺院格局保存完整、仪轨制度与宗教活动得到了良好的继承,至今仍保持着浓厚淳朴的宗教文化氛围,是果洛地区延承和弘扬传统格鲁派文化的重要载体。
小结

在整个探求答案的过程中,物质遗产与非物质遗产并重的工作思路与多学科协作的力量不容忽视。对于保护拉加寺这样具有活态特征的遗产,除了物质遗存之外,必须认识到“人”的重要性,这不仅意味着尊重当地社区业已建立的文化特色,还需要将保持其活力看作遗产保护的一部分。多学科专业知识的参与则可以帮助我们更高效、更全面、更准确地收集信息,从而获得更加科学的规划成果。

项目名称:青海拉加寺文物保护规划起止时间:2015年10月——至今
项目委托方:玛沁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项目承担方:北京国文琰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有限公司 综合三所进展程度:已完成初步成果,待地方交流讨论
详细了解拉加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成果,可点击查看张欣老师的《青海拉加寺非遗事项考察》一文。
*文中未注明出处的图片均由CHCC综合三所提供。

清源文化遗产
我们是一群工作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第一线的青年,跟您分享实践思考、学术成果、思想碰撞,以及深入遗产地带来的好吃好玩。
*有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话题或疑问,直接微信回复公众号。


微信mobiheritage
网站www.chcc.org.cn



清源文化遗产*专业思维
*国际视野
*协同探索
*分享新知

分类: 中文 研究 研究前沿
关键词:

青海拉加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