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组图】探秘陇蜀古道之青泥道 体验徽县青泥道行进之难

摘要: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经济日报 作者:曹志政 白杨 陈功章  曹鹏雁绘  青泥道  △上世纪六十年代在徽县县城南门外还竖立着一块明代雕刻的书有“通蜀门”三个大字的石碑。  △青泥道遗迹  △青泥岭风光张承荣摄  十月下旬的徽县,多雨。  雨中行进在青泥岭的大山中,山上云雾缭绕,山下雨水随意流淌,脚踩上去便是泥,或许这正是此行探秘青泥道最好的体验了,青泥道字面上看便是与泥有关,与艰险有关。  唐代诗人 ...
来源: 每日甘肃网-甘肃经济日报  作者: 曹志政 白杨 陈功章 

  曹鹏雁绘

  青泥道

  △上世纪六十年代在徽县县城南门外还竖立着一块明代雕刻的书有“通蜀门”三个大字的石碑。

  △青泥道遗迹

  △青泥岭风光张承荣摄

  十月下旬的徽县,多雨。

  雨中行进在青泥岭的大山中,山上云雾缭绕,山下雨水随意流淌,脚踩上去便是泥,或许这正是此行探秘青泥道最好的体验了,青泥道字面上看便是与泥有关,与艰险有关。

  唐代诗人李白的《蜀道难》“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寥寥数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悚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体现了青泥道行进之难。

  由政协徽县委员会主办的“陇蜀古道——青泥道”学术研讨会10月下旬在徽县举行,来自全国各地有关蜀道研究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热议青泥古道、重走青泥古道、体味青泥古道。三天时间里,徽县阴雨绵绵,青泥道行走之险、之难让这些古道研究者在秋雨中体味得淋漓尽致。

  青泥岭,是古蜀道从长安到四川成都途中三道险岭(秦岭、青泥岭、剑门)中的最险山峰,其地理位置复杂多样,算得上最崎岖、最雄伟、最壮观的一岭。徽县境内的青泥道作为古代秦陇入蜀的必经之道陈仓道上的一段,被誉为“秦陇屏障、巴蜀咽喉”,至今隐藏在徽县水阳乡、大河店乡、嘉陵镇、虞关乡境内的青泥岭山脉中。青泥道,因在青泥岭上而得名。

  陈仓道从两当杨店乡进入陇南,古蜀道在陇南境内共有90多公里,在两当和徽县东部的丘陵、山地中蜿蜒盘旋,进入徽县县城就到了青泥岭脚下。据考证,上世纪六十年代在徽县县城南门外还竖立着一块明代雕刻的书有“通蜀门”三个大字的石碑,从这三个字我们可以看出,出了县城南门就踏上了入蜀的古道。

  从徽县县城出发向南绕山而上行进大约10公里,便到了大河店乡的青泥村。大山深处的青泥村在雨雾中显得有几分静谧,村部小广场上的李白、杜甫白色雕像格外醒目,诗仙李白显得神采飞扬,他的标志性动作——手举酒杯正在豪饮;诗圣杜甫则面容清癯,手握毛笔似正在作诗。与二位诗人正对的是一尊巨大的黑岩石,上书“青泥驿”,这便是蜀道上举足轻重的青泥驿,宋以前的历代朝廷都在这里设下驿站供路人歇息。

  穿行于青泥村,青瓦白墙的房屋显得有些古朴,白墙上绘以古人饮酒作诗图或商贾云集的集贸市场交易场景,道路两旁三三两两悬挂“青泥岭客栈”、“青泥岭酒家”字样的彩旗迎风招展发出啾啾的响声,加之深秋时节从树上悠悠飘落的树叶不时映入眼帘,让人有穿越时空来到了古时候繁盛的青泥驿之感,仿佛看到当年店铺林立、酒旗招展、商贾云集、人欢马杂的繁荣景象。

  北宋殿中侍御史赵拚在景佑元年(1034)及以后的几年中数次自长安入蜀走青泥道,他在青泥驿是这样的心境:“暂留山驿又晨兴,西望旌旄想旧朋……境上凭侍逐远境,青泥寒晓入云登。”

  在2000多年的风雨沧桑中,青泥岭见证了多少金戈铁马、英雄壮举,又承载了多少凄楚美谈、悲欢离合?据《唐史》记载,天宝8年,唐明皇李隆基为了让他的爱妃杨玉环吃到四川涪陵的新鲜荔枝,下令开辟入蜀官道。自京都长安出发,穿宝鸡、越秦岭到凤州,过两当、河池(今徽县)上青泥岭,到长举沔水,过广元入剑门到成都,沿路设108个驿站,青泥驿就是其中的一个。

  据“新修白水路碑记”记载,宋嘉佑二年,为避开青泥岭之险,绕道而行的白水路修成,青泥驿被废弃,当时,仅裁撤的邮兵就有一百五十六人,驿马一百五十六匹,该驿站和递铺每年为朝廷节省的粮食达五千石,喂马的饲料堆成堆要一万人伸直胳膊才能抱拢,解除契约的执事役夫达三十余人。而新修的白水路上却增加阁楼栈道二千三百零九间,供传递文书的人沿途休息的邮亭、驿兵驻扎的营房、转运大批货物计数编号的纲院三百八十三间。通过对比,可见青泥驿当年的繁华程度。

  如今,在青泥村依然可寻见遗留下来的碾盘、枯井、对窝、马槽等。据悉在青泥岭23.5公里的区域范围内,分布着历代摩崖石刻及碑刻有71方,隋唐以来的寺庙建筑共8座,北周的石窟石造像1处。

  过了青泥驿,前方便是青泥岭的主峰铁山,继续往山里走,新铺的水泥路只能一辆汽车通过,大约不到十分钟车程,路旁赫然立着一尊黝黑的石碑,碑名为“远通吴楚”。碑文大致清晰:“徽县至虞关之通道也,自石家峡至杏树崖二十余里,路皆崔嵬,险阻可畏。自明以来,虽崎岖如故,往来负载莫不寒心。但功力浩大,难以举动。己巳秋,四方左右奋发起念,同心协力,悉内一旦成功,爰立二碑,以示不朽云。捐资人,首领……嘉庆十六年四月吉日。”的字样。记载了青泥道自明代以来的通行路线、险易程度及当地百姓自发维修青泥道的情况。远通吴楚,展示了当时的山民们对外面世界的向往。

  沿水泥路再行进三五百米,在青泥村辛家吊沟村北面的石崖上,一处明代留下的摩崖石刻保存完整,因其横额上刻有“玄天神路”四字,当地人一般叫它“玄天神路”碑,又名“新刊修路碑记”。碑文说:“上自青泥岭,下至青泥河,土路坍塌,顽石阻隔,往来奔走不便,人人所忧虑者。今众等集乡约会,各施资财粮石,发心修理道路。”这是青泥古道上关于路的又一处历史见证。

  秋雨绵绵,雨雾蒙蒙,窄窄的盘山水泥路上沾满泥土,汽车走在上面时而会打滑,过了玄天神路碑行进大约五公里,水泥路也到了终点,只有窄窄而泥泞的土路。要想感受古人脚下的青泥道,只有弃车而走,在一段小溪窄处随行的当地向导介绍说:“这正是当年青泥道经过处,河面上裸露出来的石块上一个个小窝貌似就是古人骡马留下的足印。”跨过小溪,半裸露于山坡上的石阶大约就是青泥道最明显的遗迹了,只容一人通过并延伸向茂密的荆棘深处。坡度大约有60度,记者手脚并用爬上了古道,稍有抓不稳就有滚下山坡的危险,腿在发抖,难以想象当年古人还背有粮草行囊,如何一路翻过青泥岭走向川蜀大地。

  难怪杜甫在翻越青泥岭时留下了“始知五岳外、别有它山尊”、“朝行青泥上、暮在青泥中”的诗句;与杜甫同时代的元稹也在《青云驿》一诗中写到:“苕绕青云岭,下有千仞溪。徘徊不可上,人倦马亦嘶……闻名意惨怆,苦坠牢与狴。”

  徽县青年学者曹鹏雁曾这样描写他在2011年探查青泥古道的情景:“我独自沿典华山青泥河谷溯流而上,再次进行了探险。这道早已荒废,已全然找不见旧路踪迹。河谷内激流轰鸣、大石磊磊、荆棘丛生。山谷左侧多为悬崖,绝无通行的可能,山谷右侧由牛羊践踏出的小径不时被激流、巨石、荆棘阻断。穿行于谷间,随时就得跳越深涧巨石,猫身钻狼牙刺丛。满坡的森林黑压压一片,遮天蔽日。黑漆漆的树丛之内,乌梢大蛇挡于道中,见人直往脚下扑来,剧毒的竹叶青蛇挂在树梢晃荡,倍感阴森恐怖。”

  然而,无论有多少艰难险阻,路还是要走。

  唐宋时期,由于青泥道是自古秦通蜀之要道,因此属交通大动脉,南来北往的商贾贸易经此转运。南边的茶叶、丝绸、造纸、印刷发展很快,加上南方的手工业,如青瓷、扬州的制玉业等源源不断沿长江输到嘉陵江运往长安,而西北的盐、铁器、种子、美玉等源源不断输入江南,这期间青泥道十分繁忙。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天梯石栈相钩连。”千百年来李白的《蜀道难》成了千古绝唱,青泥古道千百年来也在文人骚客的笔下积淀了深厚文化,一部关于路的历史文化。

  宋嘉佑二年,为避青泥道之险而新修的白水路建成以后,青泥岭上的马帮驼队、邮差商旅虽然得到了分流,但古道峻岭上行色匆匆的脚步依旧没有停止,随着1933年316国道和1957年宝成铁路的建成,青泥古道终于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走进了历史的博物馆。2015年10月1日,十天高速公路(湖北十堰至甘肃天水)正式通车,此路正从青泥岭脚下通过,不论是前往成都还是西安,都不再遥远也不再艰难。

  近年来,徽县把青泥古道文化作为县域文化的核心来抓。徽县成立青泥古道文化研究会,对青泥古道的历史变迁、文化价值、保护开发等进行深入研究。投资750万元,改善基础设施、保护文化遗存,把大河店乡青泥驿原址青泥村打造成了全省美丽乡村和乡村旅游示范村。

  △青泥道上野果栗子、橡子等随处可见。

  △秋日青泥道上铺满了五彩树叶

  △嘉陵江双龙崖栈道遗迹

  △青泥道上出土的石马槽

  △青泥道遗迹

  △“远通吴楚”碑,记载了青泥道自明代以来的通行路线、险易程度及当地百姓自发维修青泥道的情况。

  △摩崖石刻上书“玄天神路”,又名“新刊修路碑记”。

  △大山深处的青泥村在雨雾中显得有几分静谧。

 

  相关链接:

  徽县,古称河池,青泥岭位于县城东南秦陇蜀三省交界之地,有鸡鸣三省之说,宋人杨粹中诗云:“山犹连蜀道,人却作秦音”,陆游也有诗云:“城郭秦风近,村墟蜀语参”。从这蜀道秦音、秦风蜀语中我们听得到徽县自古以来与川蜀、秦巴的渊源。从地理的角度看,青泥岭北锁秦陇,南控巴蜀,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

  蜀道的概念非常宽泛,包括古时各地通往古代蜀地的道路以及蜀地范围内的道路。以成都为原点来说:自成都向北,由陕入蜀的,有翻越秦岭到汉中的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古时汉中属蜀国),有从汉中翻越大巴山入蜀的金牛道、米仓道、荔枝道,有由甘肃入蜀的阴平道;自成都向西,有连接西藏通西域的茶马古道;成都以南,有由云南入蜀的五尺道和在此基础上拓展可通向南亚的西南丝绸之路;成都以东,有自三峡溯长江而上的水道。

  其中翻越秦岭到汉中的陈仓道,它的具体路线就是从陈仓向西南出散关,沿嘉陵江上游(故道水)谷道至今凤县,折西南沿故道水河谷,经今两当(汉故道)、徽县(汉河池)至今略阳(汉嘉陵道)接沮水道抵汉中,或经今略阳境内的陈平道至今宁强大安驿接金牛道入川,而青泥道就是陈仓道上的一段。

  据《史记》记载,这条古道从殷商通蜀,秦以前称故道,汉代称陈仓道和嘉陵道。青泥岭以北至陕西宝鸡为北故道,以南至陕西汉中沔水接金牛道这段为南故道。历史上把这条故道总称为蜀道。它从长安到成都全长约1626公里。唐代开辟入蜀官道,系国道大动脉、入蜀之高速公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