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前沿

用文物出境展览讲好“中国故事”

摘要: 发布时间:2018-11-23王卓然出境文物展览是展示国家和民族悠久历史、传统文化、物质创造等内容的最震撼、最亲和、最直观的方式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文物对外交流与合作,从初登国际舞台到全方位、多渠道深化合作,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点到面的发展过程,逐步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一支重要力量,至今举办出境文物展览超过1000场,参观人数超过6000万,在配合外交大局、展示国家形象、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对外文化交流等方面 ...
发布时间:2018-11-23王卓然

出境文物展览是展示国家和民族悠久历史、传统文化、物质创造等内容的最震撼、最亲和、最直观的方式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文物对外交流与合作,从初登国际舞台到全方位、多渠道深化合作,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点到面的发展过程,逐步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一支重要力量,至今举办出境文物展览超过1000场,参观人数超过6000万,在配合外交大局、展示国家形象、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对外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被誉为对外文化交流的“金色名片”。

2018年10月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意见》中明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新时代新任务提出的新要求……文物合理利用不足、传播传承不够,让文物活起来的方法途径亟需创新;依托文物资源讲好中国故事办法不多,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能力亟待增强”。《意见》为新时代开展文物出境展览工作,发挥展览讲好中国故事、建立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转化和开拓性传播等重要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指明了具体的工作目标与工作方向。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从实施层面对新时代出境文物展览讲好“中国故事”提出几点思考与建议。


策展面向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当前,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业已获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成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国际新秩序的共同价值规范。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中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出境文物展览是文明交流互鉴的平台,更应该向世界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展示中国追求和睦、爱好和平、倡导和谐的理念。为此,文物出境展览在内容上要把中国故事提升到全人类命运叙述高度,彰显中国对全人类的发展进步心怀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总书记指出:“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这种大历史观,应该作为新时代文博策展人策展主视角和把握的大原则。策展人和策展团队要加强文化定力,培养文化自觉,树立文化自信,挖掘探索历史与现实、物质与精神、表象与本质之间的逻辑链条,把握时代方向、领会时代价值,最终向观众呈现中华文化连接未来,连接人类共同命运的方向与前景。

要注意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立场和方向,注意坚持弘扬正确的义利观,挖掘和归纳文物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文物中最能克服历史局限性,具有进步和超越意义的价值和理念提炼出来,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为一体,从展览策划这一根本角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做出实践创新,超越现有的思维定式,积极探索开拓新的话语领域,维护和拓展中国表达在对外文化领域的发言权、话语权。同时策展工作也要注意与境外展览举办方密切沟通,在选题上集思广益,积极吸收境外方面的建设性意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了解并尊重当地文化习惯,深入了解对方的文化和理念,尽早就策展思路与境外方面达成共识;找准主题与展览举办地文化上的相似点、相通点、切合点,拉近展览与观众的距离,降低认识理解展览的门槛。促进更深层次的沟通与理解,为在思想认识领域凝聚更加深入广泛的共识创造积极影响。


加强文物研究,审美联系社会


在现有文物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需要开展以展览策划为方向,以展览举办为研究目标的文物专项研究,将展览打磨成蕴含文物研究创新成果的高水平文化产品。针对展览的文物研究应注意从发展、联系、传承、创新的角度深挖文物内涵,提炼归纳符合时代精神、中国价值的特色表达,最终展览对文物的阐释与说明,不仅要涵盖文物本体,还要引申、发散、类比、反推至文物的创造者、使用者、保存者、传承者以及他们的言行、秉持的理念,最后拓展到整个社会的大背景,揭示文物所反映出的社会规律和文化特色。

2014年3月27日,主席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时指出“对待不同文明,不能只满足于欣赏它们产生的精美物件,更应该去领略其中包含的人文精神;不能只满足于领略它们对以往人们生活的艺术表现,更应该让其中蕴藏的精神鲜活起来。”这为文物出境展览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重要的启示:不能将展品的选择停留在强调视觉感官刺激的标准上,要更进一步让体现中国精神、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准则统领展览策划全局。展览不能只满足于给观众提供视觉观赏性,还要尽可能引导观众将对物的审美体验延伸至社会和历史当中,有意识地介绍文物出现的社会环境、文化土壤,层层递进为观众梳理清晰中国文化图景,最后回归文物重点突出其在同时代成为出类拔萃精品的闪光点与开拓性,为观众提供更加完整的逻辑性信息链条和审美过程,最终目的是让展出的文物融入特定的历史社会环境,呈现文物在特定场景下发挥实际作用和影响的动态过程。

此外,文物虽然由不同的单位管辖,但文博单位的策展和配套文物研究工作应该首先寻求建立跨单位合作的机制和平台,或是借助统筹展览资源的第三方机构实现集群化、模式化、制度化的专业性平台,进一步推动策展和文物资源一体化统筹利用,通过稳定框架下的多家单位合作,在策展过程中最大程度地激发智慧的火花。


夯实展览结构,提升展览的整体性


过去文物出境展览往往比较依赖一些观赏性较强的珍贵文物,在产生强大视觉冲击力的同时,展览的主题思想、结构框架、叙事说明等要素在展品的光芒下往往容易被边缘化和忽略,出现“脑体倒挂”的现象。讲好中国故事,首先要明确展品的视觉观赏性不能代替展览的主题与结构,展品应该为展览主题服务,要从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角度出发,重新调整展览主题和展品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文物的媒介作用,从文物中提炼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文化层面上创新性地构建自成特色的对外话语体系。展览结构也要适应中国故事的表达进行新的建构,要将展览内容进行高度的归纳概括,提炼出最能表达展览主题、最能体现展品内涵的文字,通过结构上的加工,强化展览主题与展品之间联系的纽带,既要能反映结构下文物展品在文化内涵上的共性特征,也要在结构与结构间形成相互支撑、彼此呼应、层次清晰、环环相扣的逻辑链条,建立一个独立而完整的话语体系,充分有效地展开和强化展览的主题,为清晰全面地表达展览主题的思想、文化内涵发挥切实作用。根据展览表现主题的实际需求,利用更加灵活的结构把握展览内容的分布,通过结构层级的安排实现展览宏观层面对重点内容的突出表现,掌握展览叙事节奏。


运用多样手段,改进展陈方式


展陈方式和手段直接决定展览的展示效果,好的展陈方式和手段,能在展览说明文字和展品的基础上,向观众传递出额外的信息,例如展厅的灯光能够聚焦文物的细节,颜色和音乐运用能体现文化的特色、引起情绪的变化,而场景还原更是给观众身临其境的浸入式体验,多媒体展示则弥补了文物不可移动和互动的不足。这些方式手段只要与展览主题、结构和展品相呼应,将给观众留下不同寻常的深刻印象。为此应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利用更多、更新的展陈方式和手段,实现表现形式与展品实物、与展览主旨紧密结合。过去举办的文物出境展览,受到人力、物力、沟通等成本的限制,难以充分、有效地诠释展览。当今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为改进展陈方式和手段拓展了巨大的空间和潜力。新时代的文化传播要求和新技术的应用成果提升了展陈方式和手段,应主动探索,大胆利用这些技术与手段,突出展览的文化特色、拓宽展览信息的表达渠道,提升展览表达的感染力,让文物开口“说话”。

分类: 中文 研究 研究前沿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