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从刘黑马家族墓出土俑看元代汉军世侯的社会生活与丧葬文化

摘要: 西安近年考古发掘的元代刘黑马家族墓,墓主为刘黑马、刘元振及夫人郝柔、刘元亨、刘天杰,是迄今陕西地区发掘规模最大的元代家族墓地,出土文物众多,尤其是细泥灰黑陶俑和明器具有区域文化特色,真实反映了元朝时期汉军世侯的社会生活、丧葬文化。

西安近年考古发掘的元代刘黑马家族墓,墓主为刘黑马、刘元振及夫人郝柔、刘元亨、刘天杰,是迄今陕西地区发掘规模最大的元代家族墓地,出土文物众多,尤其是细泥灰黑陶俑和明器具有区域文化特色,真实反映了元朝时期汉军世侯的社会生活、丧葬文化。

刘元振墓出土的车马组合俑(正面) 陕西考研研究院藏

刘黑马是大蒙古国窝阔台汗所立汉军三万户之首,其祖父刘伯林于金大安末年成吉思汗大举攻金,兵围西京之时,率先归附,并跟随太傅耶律秃花征金,有招附山后诸州之功,自此成为蒙古国至大元初期协助蒙古征战的一支极为重要的军事力量。

刘元振墓出土的车马组合俑(侧面) 陕西考研研究院藏

刘元振为刘黑马长子,曾从元宪宗由川蜀取道攻宋,以于钓鱼山接降南宋名将刘整一事有功而闻名,袭封为成都经略使,后授为怀远大将军、行军副万户,其夫人郝柔为太原五路万户郝和尚拔都之妹。刘元亨为刘黑马第八子,官任山西东西两路征行千户。刘天杰为刘黑马之孙,隐居于西安市户县罗什里,不仕。

刘元振墓出土的色目人牵驼俑

刘黑马及其子刘元振夫妇墓出土的俑主要类型有男俑、女俑、骑马俑、牵马俑组合、牵驼俑组合、车马俑组合、家畜俑及镇墓俑等。其中牵驼俑为色目人造型,按其陶质陶色及造型不同,可分为两种:第一种陶质较粗,陶色灰褐;突出表现了色目人的络腮胡须,其体形宽肩窄腰,腹部鼓突;头缠巾,身穿右衽交领窄袖袄,腰束带,下着裤,足蹬络缝靴;头部微右扬,右臂曲肘握拳中空似攥物平抬于身前,左手微曲肘握拳中空置于左腹侧,双手做牵引状;直身微前倾,两腿分立;骆驼为双峰,前峰右耷,后峰左耷,驼尾左摆贴于臀上,驼鼻中原插有鼻销,呈抬头正视前方状,体瘦腿长,四足直立,身微前倾,颇具动态。

刘元振墓出土的胡人牵驼俑

第二种陶质细密,陶色灰黑;塑造的色目人俑为深目高鼻,络腮胡须,脑后垂单辫;头戴钹笠帽,帽后垂缨,身穿右衽交领窄袖长袍,腰束窄带,足蹬络缝靴;直身微前倾,两腿分立;骆驼背上覆载有毡毯,驼尾右摆贴于臀上,呈抬头正视前方状,四足直立。

刘元振墓出土的卧羊

刘元振墓出土的卧狗

刘氏家族墓出土的俑在对家畜等小型动物俑的模塑方面,能够把握其造型特点,轮廓线条洗练、细部表现生动,如陶羊、陶犬、陶牛、陶马等。陶羊绵软的流线和祥的眼神,如同网友评论的那样:扁斜的羊唇仿佛还在咀嚼着七百多年前的牧草,陶犬仰着头仿佛还在等待主人手中马上丢弃的牛骨,马儿长长的鬣鬃真实的交错铺盖……具有镇墓性质的陶龙,呈蹲立姿势,前肢直立,后肢蹲于底座上,曲颈弓身翘尾,头部髯毛飞扬,龙鼻前翘,露齿凸睛,极具动感。

刘元振墓出土的载“马扎”俑

刘元振墓出土的卧牛

刘元振及郝柔合葬墓中出土的随葬陶俑可以明显分出两种类型,应与其夫妻先后两次间隔二十七年下葬有关。较早的一批陶俑造型较为粗笨,陶色略呈灰褐色,陶质较酥,陶皮未经打磨光亮,其上残留有彩绘白底,使用模塑手修的技法,细部表现多为贴塑而成;较晚的一批则陶色灰黑光亮,质地较细密,模塑手法成熟,造型标准,细部表现为线刻而成。

刘元振墓出土的陶坐龙


分类: 中文 研究 专家观点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