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前沿

口述历史——1959年博物馆事业训练班

摘要: 我们甘肃省是文物大省,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全省从事文物工作的人员特别奇缺,为了培养人才,更好地投入到各个文博单位,开展各项业务工作,甘肃省文化厅在1959年举办了“博物馆事业训练班”。我院原接待部主任马竞驰先生当年就是训练班的一员,2014年8月马主任在院史陈列馆给陈列中心的工作人员讲述了当年办班的情况。接待部原主任马竞驰先生在院史陈列馆参与“口述历史”活动博物馆事业训练班实际上是中专学校,因为办的是学 ...

我们甘肃省是文物大省,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全省从事文物工作的人员特别奇缺,为了培养人才,更好地投入到各个文博单位,开展各项业务工作,甘肃省文化厅在1959年举办了“博物馆事业训练班”。

我院原接待部主任马竞驰先生当年就是训练班的一员,2014年8月马主任在院史陈列馆给陈列中心的工作人员讲述了当年办班的情况。

接待部原主任马竞驰先生在院史陈列馆参与“口述历史”活动

博物馆事业训练班实际上是中专学校,因为办的是学校,就计划用两年时间分别在敦煌和兰州两地完成学业。敦煌课程就委托敦煌文物研究所来上,学校设在下寺(现在的藏经洞陈列馆),大殿是教室,大门西侧是女生宿舍,东侧是男生宿舍。学校开设了石窟艺术、素描、临摹、石窟测绘、摄影(主要是石窟摄影)等课程。段文杰先生讲石窟艺术,史苇湘先生教素描,欧阳琳先生教临摹,孙儒僩先生讲石窟测绘,李贞伯先生教石窟摄影。老先生们上课认真负责,他们不仅在课堂上讲基础知识,还带领学员上洞窟实习。各位上课的先生们将自己日常工作的切身体会、心得结合到训练班的课堂上,使学员们受益匪浅。

下寺大殿——1959年博物馆事业训练班教室

当年的训练班学员有十六人,好多都是在职人员,有麦积山石窟研究所的所长、炳灵寺石窟研究所的所长,他们都是专家了;多一半是兰州的,有甘肃省博物馆和省考古队的在职人员;还有兰州市文化馆的一位,白银一位,甘南一位,张掖一位;以及武威博物馆馆长(就是当年发现铜奔马的那位,训练班结束不久就担任馆长),瓜州一位,敦煌两位,他们都是来自文物比较多的县市。学员们每天的课程安排的满满的,教学、吃住都在下寺,办了临时食堂,在下寺还挂有训练班的牌子。

考古课原计划在兰州上,地点就在甘肃省博物馆。训练班进行到一半时间,敦煌的课程按计划都上完了,这时正赶上1960年、1961年的困难时期,考古课要是去兰州上,这十六位学员的吃住、教学花费很大,因为没有经费,临时决定考古课还是在敦煌上。当年来敦煌授课的是甘肃省考古研究所的张学政所长,给学员们讲授历史、考古使用工具以及文物保护等课程。室内教学结束后就组织学员实习,实习的地点就选在敦煌新店台对面的戈壁滩,当时选了两座古墓,第一座古墓比较大,也比较完整,表面看起来没有塌陷,打开发现墓道有十二米长,墓门用砖封住了,很完整,墓室是覆斗顶。第二个古墓是合葬墓,规模不大,但也很完整。这就是当时博物馆事业训练班的野外考古实习,课程提前结束了。

训练班所有课程都结束了,这时也是全国的困难时期,省文化厅来人宣布,要精兵简政,学员原来是哪个单位的回原单位上班。马竞驰老师上训练班之前并没有单位,敦煌文物研究所当年也缺人才,就给相关部门写了要人的报告,点名要留下马竞驰老师在研究所工作。过了三个月,批文下来了,马竞驰老师正式成为敦煌文物研究所的一员,从此走上了“保护、研究、弘扬”敦煌文化的道路。

分类: 中文 研究 研究前沿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