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70件文物里的中国”丨天星观楚墓双头镇墓兽

摘要: 双头镇墓兽战国中期湖北江陵天星观1号楚墓出土荆州博物馆藏  文物速览:湖北荆州江陵天星观1号墓出土的这件双头型楚式镇墓兽由座、身、鹿角三部分组合而成,通高170厘米。方体底座上立着凸额、长舌、屈颈、背向的双头兽,头上各插一对华丽高耸的鹿角。这件楚式镇墓兽全身髹黑漆,用红、黄、金三色绘兽面纹,颈部装饰夔纹和连云纹,方座饰菱形纹、云纹、 ...

双头镇墓兽

战国中期

湖北江陵天星观1号楚墓出土

荆州博物馆藏

  

文物速览:

湖北荆州江陵天星观1号墓出土的这件双头型楚式镇墓兽由座、身、鹿角三部分组合而成,通高170厘米。方体底座上立着凸额、长舌、屈颈、背向的双头兽,头上各插一对华丽高耸的鹿角。这件楚式镇墓兽全身髹黑漆,用红、黄、金三色绘兽面纹,颈部装饰夔纹和连云纹,方座饰菱形纹、云纹、兽面纹。整件器物华丽异常,是楚漆器艺术的集大成之作,体现了战国中期楚国手工业技术的发达。

  一、造型奇特的木雕髹漆怪兽

  这种造型奇特、富有创造力和艺术张力的木雕作品最早出现在先秦时期的楚国墓葬中,是先秦楚墓中非常典型的随葬品之一,在同时期其他的墓葬中基本没有出现。它“是楚墓特有的,充分表现了楚国漆器艺术的传统”[1],形成了楚地的一大特色。

  这是什么?源自何物?被用来做什么?楚地先民为什么要制作它?因为出土量有限,文字记载也不多,这些问题一直为学术界不断探讨。最早关注到这些造型奇特的木雕的是日本学者,他们对一批因被盗掘而流落在海外的“镇墓兽”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与研究。学者水野清一将这种新发现的木雕像称作“山神像”;另一名日本学者吉村苣子提出了“夔龙”说。我国对镇墓兽的研究方向分为对其形象和功能的研究两方面。在对镇墓兽形象方面的研究中,早期的研究更偏具象化,认为这是龙或者山神的化身。

  后期的研究更具有开放性,张君先生曾对镇墓兽的功能曾作过一个概括,整理出山神、辟邪、土伯、负载灵魂升天的龙、死神、灵魂看守者、冥府看守者、 灵魂化身和人死而复生前的过渡性存在形式、生命之神、木主和图腾共十一种形象。关于镇墓兽的功能方面的研究,比较集中于镇墓辟邪和引魂升天两种观点。虽然观点繁多,但因为“镇墓兽”这个名称最为符合这些髹漆木雕奇诡、可怖的造型特点,一直被沿用至今。

  楚式镇墓兽流行于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的三百多年里,它的形象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春秋末期至战国早期出土的“祖型”镇墓兽数量最少,头身雕刻简单,面目模糊粗糙,由直颈逐渐发展为屈颈,没有吐出的长舌,大部分没有鹿角。

  战国早期晚段出现的“兽面型”镇墓兽在战国中期盛行一时,也是目前考古出土最多的镇墓兽形制。其最重要的特点是头身面目变得清晰明了,不再是“祖型”时模糊粗糙的样子,凸眼、长舌垂胸、龇牙,形象诡谲恐怖。雕刻造型更加复杂华丽,纹饰髹漆多变,并呈现出长舌垂胸和曲颈的特征。其中单头型镇墓兽最多,有少量双头型镇墓兽。

  

  “似人面型”镇墓兽出土于战国晚期楚式墓葬中,出土量非常少,形制也极为相似。战国晚期镇墓兽衰微,不再如战国中期时那么繁荣,数量急剧减少,雕刻的手法与艺术也回归简单。最主要的变化是头面的雕刻,以拟人的手法愈发接近人面的形态。眼睛不再外凸,变成柔和的一条弯线,鼻子的处理变得扁平。虽仍有长舌垂胸,但没有龇牙,口微微张开。整个头面不复夸张恐怖,显得更加柔和。

  二、鹿角的运用与楚人崇鹿

  楚式镇墓兽基本由底座、头身和鹿角三个部分构成。目前考古发现的第一座楚式镇墓兽出土于湖北当阳赵巷4号春秋墓,这件镇墓兽兽首平坦光滑,没有榫头的痕迹,说明这时的镇墓兽还没有在兽首上添加鹿角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但墓中有单独的鹿角和镇墓兽共同陪葬。随后真鹿角便成为楚式镇墓兽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并与木胎头身、底座逐渐融为一体。

  

◀ 单头镇墓兽

战国

江陵雨台山6号楚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漆木虎座飞鸟 ▶

战国中期

江陵天星观1号楚墓出土

荆州博物馆藏

  从历史地理的角度看,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初的春秋、战国、秦、西汉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二个温暖期[2] 。这段时期楚地气候温暖湿润,降雨充沛,非常适宜于动植物的生长与繁殖。鹿喜欢潮湿温暖的气候环境,战国时期位于长江流域的楚国正是鹿栖居的好家园。

  在很多文献的记载中,也提到了楚国的鹿。《管子·轻重戊第八十四》记载了管仲以“鹿之谋”征楚的经过。文中说:“桓公问管子:‘楚之强国,举兵伐之,恐力不能过,奈何?’对曰:‘公贵买其鹿。’”巨额的利润,诱使“楚人释其农而田鹿”,最后荒废农事,卖鹿得来的钱根本不够买粮食,导致楚国国内大饥荒。在面对来袭的齐国时,楚军人饥马瘦,“降齐者十分之四,三年而楚服”。当时“楚之男于居外,女子居涂”,捕鹿的盛况空前,几乎达到了全民参与的程度。《韩非子·说林下》中记载:“有欲以御见荆王者,众驺妒之。因曰:‘臣能撽鹿。’见王,王为御,不及鹿;自御,及之。王善其御也,乃言众驺妒之。”为了向楚王展现自己的御术,时人迂回地采用驾车猎鹿的方法展现自己实力高超。

  楚国盛产鹿,拥有丰富的鹿资源,鹿本身的价值又极高,捕捉也不是非常困难,因此楚国一直有猎鹿的传统。因为获得的原料充沛,鹿角器、鹿形器和以鹿为纹饰装饰的器物在楚国就比较普遍了。

  鹿是长寿的动物,在中国人心中一直被视为代表吉祥幸运的神兽。很多书画和雕刻作品中都有鹿的形象,均用以寄托人们美好的愿景。在楚国墓葬中鹿的元素可谓是无处不在的,很多墓葬中出土了卧鹿和鹿角器。江陵天星观1号墓出土了两座残破的木鹿,江陵溪峨山楚墓出土了1件鹿架鼓,江陵九店墓地出土了1 件木鹿。出土的卧鹿均色彩鲜艳,手法简明流畅,形象生动。充分展现出了鹿浑圆饱满的体态和丰满矫健的身姿。卧鹿神态虽然安静恬淡,但是眼神机警,充满了盎然生趣。若不是对鹿这种生物充满喜爱,观察入微,楚人不会刻画出这么栩栩如生的形象。鹿元素一再地被频繁使用,表现出了当时楚人对鹿的重视。除了卧鹿,墓葬中还出土了很多鹿角器,比如信阳长台关1号墓出土的2件双鹿角器,江陵天星观1号墓出土的虎座飞鸟。

  

  楚人对鹿的喜爱不仅表现在于墓葬中大量使用与鹿有关的陪葬品,在日常生活中鹿就非常受人们的欢迎。屈原在其名作《楚辞·九歌·湘夫人》中写道:“麋何食兮庭中?蛟何食兮水裔?”由此可见楚人对鹿的喜爱——不仅会猎鹿,更会将之视为宠物饲养在庭院中。而且饲养鹿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是大夫这样权贵阶层的特权。这也与镇墓兽流行于楚国权贵阶层之间,只有大夫级别的高级墓葬中才会出土楚式镇墓兽相吻合。不仅如此,楚国还有不少以鹿命名的地方,比如仁鹿山、仁鹿谷、仁鹿庙等[3],充分表明鹿在楚人眼中是仁慈、好运和吉祥的象征,用鹿命名是为了福泽一乡。

  

  三、楚人的“不死与永生”

  

  祖先们在科学还不够发达、对自然的认知还不成熟的时候,当生活中出现难以理解的现象时,会运用现有的、原始的理论来解释这些现象。这些理论有可能慢慢演变为宗教。根据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的说法:“世界上没有无宗教无巫术的民族。

  

  楚国相信巫术,崇尚巫觋,在楚先民的原始信仰中,自然界的万物都是有灵性的,万事万物中都蕴含着神灵。楚人的信仰中并不存在一个至高无上、通灵一切的神,他们信仰的神是一个广泛而模糊的概念。龙、凤鸟、鹿在楚人眼中都是拥有神秘力量的灵兽,可以帮助他们与天上的神灵进行沟通。所以,饕餮纹、夔龙纹、凤鸟纹等纹样在镇墓兽上运用广泛。但镇墓兽上所绘纹饰并没有固定的程式,有极强的变化性。他们将这些元素使用在墓葬中,希望能完成此世与彼世的连接。

  

  楚人习惯厚葬:精心修建墓葬;随葬品豪华丰富,充分体现墓主人生前的喜好与身份地位;有陪葬与殉葬……这种“事死如事生”的做法表现出楚人对死亡的重视。楚人有着天生的浪漫情怀,对未知的世界有很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比如《楚辞》虽然是屈原撰写的伟大文学著作,但屈原在诗中描绘的精神世界是当时楚国社会的普遍心态的反映。楚人追求自由无我的境界,重视生命。他们认为人的肉体可以死去,但精神或者说灵魂是长存的;而死后鹿角与镇墓兽相结合,对镇墓兽的功能起到强调补充的作用——鹿的灵气可以帮助镇墓兽载魂升天,守卫墓主人。

  

注释:

[1]. 李学勤 . 东周与秦代文明 [M]. 北京 : 文物出版社 , 1984:126.

[2]. 竺可桢 .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J]. 考古学报 , 1972(01):15-39.

[3]. 宋人刘斧志怪小说《青琐高议》中《仁鹿记》一篇引蒋彦(字明诚)《地理志》语。参见刘斧 . 青琐高议 [M]. 上海 : 上海古籍 出版社 , 2012:122.

相关链接

文献链接

《管子·轻重戊第八十四》

《韩非子·说林下》

《楚辞·九歌·湘夫人》

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

文物链接

江陵雨台山6号楚墓 单头镇墓兽

江陵天星观1号楚墓 虎座飞鸟

-《70件文物里的中国》-

上海博物馆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统筹:诸诣 吴在君 邱慧蕾

  版权说明

  “博物馆评论MuseumReview”微信公众平台发布的图文均为版权作品,仅供订阅用户阅读参考。其它网站、客户端、微信公号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获得授权,并注明“博物馆评论MuseumReview”版权信息。敬谢!

  Contact us

  联系方式

  bwgpl@musereview.cn

  博物馆评论

  MuseumReview


  长按二维码关注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