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泉置遗址
2000多年前,古丝路“国宾馆”的一天!
以“沟通世界: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为主题的
第六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开幕
翻开2000多年前的简牍
汉代中国与中亚国家交流往来的墨书印迹仍在
与今日盛景遥相呼应
那时如何接待重要的宾客呢?
且听一名古丝路“工作人员”一一道来
有关他的汉简多达70余条
……
大家好,我叫弘
是2000多年前丝路古道上一所“国宾馆”的负责人
这所“国宾馆”名叫悬泉置
位于今天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和敦煌市交界处的戈壁滩上
在当时,从长安到敦煌
沿途与悬泉置类似的机构还有很多处
它们由西汉朝廷设立,负责传递公文、接待使团等
想知道那时是怎么接待重要来客的?
我带你们回去看看!
每天天刚亮
身为悬泉置负责人“置啬夫”的我就起床上班了
忙碌的一天开始了
坐进“办公室”里,我开始处理手头的各种文件
先看看近期有没有使团或官员要来
再安排好几十名下属的工作
他们有的打扫驿舍卫生、采购食材
有的负责维修房屋、喂养马匹
这天,悬泉置接到了一封急件
信上说,长罗侯常惠要带着300多人组成的车马队从长安前往乌孙
将在不久后途经悬泉置并留宿
从悬泉汉简的记载可知,悬泉置在接待方面有一套完整的制度
根据所接待人员的身份和职位
我参照规制,安排手下开始准备:
车马队人数众多,悬泉置的存粮恐怕不足,要提前向上级申请调拨
准备多种餐食,还用酒曲自酿了酒水
同时备好帐篷、马匹、车辆等
公元前61年的那个冬日
长罗侯常惠的车马队如约而至
常惠是当时朝廷处理西域事务的专员
这些年,他往来中原与西域之间,曾多次留宿悬泉置
当晚,悬泉置里举行了接待晚宴
摆上桌的食物有牛、羊、鸡、鱼、米等十余种
宴席气氛热烈
天亮后,长罗侯带着休整完毕的车马队启程
我按照惯例将这次招待的花销记在了十几枚木简上
整个接待任务才算告一段落
……
2000多年后,考古学家们在悬泉置遗址上发掘了3万多枚汉简
都是历代曾在这所“国宾馆”工作过的人留下的
记录着这里商贾使者“相望于道”的往事
古今辉映,丝路“驼铃”依旧绵延不息
跨越千年,敦煌依然绽放着交流交往的文明之光
记者:任延昕 何问
漫画:石佳(实习)
鸣谢:甘肃简牍博物馆